摘要
以全国616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应用修正的FAO-Penman-Monteith最大可能蒸散模型,计算近30年的最大可能蒸散和干湿指数;分析降水量、最大可能蒸散和干湿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年代际距平变化,研究我国近30年来干湿状况变化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各要素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年代际变化明显.近30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最大可能蒸散和干湿指数呈减少趋势.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近30年来湿润程度有所增加,在新疆北部和藏东川西滇北地区变化趋势显著.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全国的平均状态掩盖了区域间的差异,在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时应分区域描述.分析区域的干湿状况必须综合考虑水分的收支.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636-1642,共7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104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I0G-A02-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所长基金项目(SJ10G-A00-06)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