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配合物中析出金机理探讨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评述了从若干金配合物中析出单质金的机理和条件。提出了一些比较符合实际的见解和观点。
作者
郑大中
郑若锋
机构地区
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出处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Chemical World
关键词
配合物
金
析出机理
分类号
O614.123 [理学—无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11
1
《矿物岩石》2003年(第23卷)总目次[J]矿物岩石,2003(04).
2
冯守忠.
吉林省五凤—五星山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J]
.贵金属地质,1994,3(4):241-247.
被引量:10
3
郑大中.
表生条件下金的迁移形式和富集机理[J]
.陕西地质,1994,12(2X):70-76.
被引量:11
4
郑大中.
若干有争议的溶金机理的探讨[J]
.化学世界,1994,35(10):509-512.
被引量:9
5
赵伦山,高大忠,李嘉.
热液成矿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动力学——以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为例[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4,19(3):337-344.
被引量:14
6
郑大中.
热液中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化学模式[J]
.四川地质学报,1993,0(4):280-287.
被引量:17
7
李林华,任振湖.
内蒙古红花沟金矿成矿地球化学模式[J]
.地质与勘探,1993,29(5):45-49.
被引量:2
8
何文武.
广东河台金矿金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的研究[J]
.地质找矿论丛,1991,6(3):40-45.
被引量:5
9
郑大中.
活性碳吸附金机理的探讨[J]
.地质地球化学,1991(5):59-61.
被引量:12
10
王剑锋,周振冬,邓斌.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富集机理及赋存状态[J]矿物岩石,1985(01).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芮行健,朱韶华,刘抗娟.
新疆阿尔泰原生金矿基本特征及区域成矿模式[J]
.地质论评,1993,39(2):138-148.
被引量:67
2
朱裕生.
论矿床成矿模式[J]
.地质论评,1993,39(3):216-222.
被引量:34
3
郑大中,郑若锋.
矿石中金的化学物相分析新方法[J]
.黄金,1993,14(3):55-60.
被引量:20
4
梁经冬,刘建军,刘成义.
过氧化氢在氰化浸金工艺中的应用[J]
.矿冶工程,1993,13(1):49-51.
被引量:3
5
T. M. Seward,魏春生.
金的热液地球化学[J]
.地质地球化学,1993(1):37-47.
被引量:7
6
赵伦山,现代地质,1993年,7卷,增刊,16页
7
吕古贤,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地质,1993年
8
赵伦山,J Geochem Exploration,1989年,33卷,91页
9
於崇文,现代地质,1989年,3卷,3期,267页
10
Drummond S E,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5期,10页
共引文献
63
1
郑大中.
金的高温热液地球化学新探[J]
.四川地质学报,1996,16(3):267-273.
被引量:8
2
郑大中.
银活化迁移富集的化学模式[J]
.四川地质学报,1994,14(4):265-275.
被引量:2
3
张咏青.
碘量法测金时分析误差及其消除[J]
.甘肃冶金,2004,26(3):71-71.
4
郑大中,郑若锋.
矿石中金的化学物相分析新方法[J]
.黄金,1993,14(3):55-60.
被引量:20
5
郑大中.
若干有争议的溶金机理的探讨[J]
.化学世界,1994,35(10):509-512.
被引量:9
6
郑大中.
金矿床氧化带配呈合物迁移的机理──与姚敬劬先生商榷[J]
.黄金,1994,15(11):19-22.
被引量:8
7
祁进平,陈衍景,Franco Pirajno.
东北地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J]
.矿物岩石,2005,25(2):47-59.
被引量:141
8
郑大中,郑若锋.
氰化堆淋法提金过程中汞的污染与治理的研究[J]
.黄金,1995,16(9):50-54.
被引量:9
9
尹冰川,安国英.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世界地质,1995,14(1):56-60.
被引量:1
10
郑雅杰,郭伟,白猛,杨兴文.
氯金酸的制备及其热分解[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16(11):1976-198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5
1
郑大中.
金的高温热液地球化学新探[J]
.四川地质学报,1996,16(3):267-273.
被引量:8
2
姜泽春.
地学领域里的纳米科学问题[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14(4):262-266.
被引量:14
3
张生,柳少波.
金氯配合物高温热力学常数研究现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14(3):184-185.
被引量:1
4
杜乐天,陈安福,王驹,黄树桃.
地球的排氢作用[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14(3):193-195.
被引量:34
5
芮行健,朱韶华,刘抗娟.
新疆阿尔泰原生金矿基本特征及区域成矿模式[J]
.地质论评,1993,39(2):138-148.
被引量:67
6
李鑫,李忠,韦利飞,肖静,肖利民.
除湿材料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4,23(8):811-815.
被引量:36
7
郑大中,郑若锋.
矿石中金的化学物相分析新方法[J]
.黄金,1993,14(3):55-60.
被引量:20
8
蔡长金.
我国的金矿物分类及其主要特征[J]
.黄金,1993,14(6):1-6.
被引量:4
9
周凤英,李兆麟.
胶东台上金矿成矿机制模拟实验研究[J]
.地质论评,1994,40(5):456-465.
被引量:4
10
王瑛.
电镀用金盐的制造方法概要[J]
.贵金属,1994,15(3):48-5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郑大中.
金的高温热液地球化学新探[J]
.四川地质学报,1996,16(3):267-273.
被引量:8
2
郑雅杰,郭伟,白猛,杨兴文.
氯金酸的制备及其热分解[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16(11):1976-1982.
被引量:7
3
郑大中.
高寒干旱地区金矿氧化带金的次生富集机理[J]
.四川地质学报,1998,0(1):42-49.
被引量:3
4
郑大中.
铂族元素迁移富集机理的新探[J]
.四川地质学报,1997,0(2):148-156.
被引量:5
5
郑大中,郑若锋.
论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的化学模式─—与毛景文先生等商榷[J]
.四川地质学报,1997,0(4):268-278.
被引量:3
6
郑大中,郑若锋.
胶东金矿金的迁移富集机理新探[J]
.地质实验室,1998,14(2):105-11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廖宗廷,袁媛.
纳米科技与矿床学研究[J]
.铜业工程,2004(3):1-4.
被引量:10
2
郑大中,郑若锋.
论氢化物是成矿的重要迁移形式[J]
.盐湖研究,2004,12(4):9-17.
被引量:22
3
郑大中,郑若锋.
论天然水晶形成机制[J]
.云南地质,2005,24(1):22-31.
被引量:3
4
郑大中,郑若锋.
萤石成矿机制的探讨[J]
.四川地质学报,2005,25(3):149-155.
被引量:20
5
苏尚国,沈存利,邓晋福,汤中立,耿科.
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全球主要铂族金属矿床类型[J]
.现代地质,2007,21(2):361-370.
被引量:21
6
郑大中.
四川木里耳泽金矿的成矿机制新探[J]
.黄金,1997,18(6):8-10.
被引量:4
7
窦海清,冷慧娟.
对河台金矿成矿作用的新构想[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07,23(3):49-55.
8
郑大中,郑若锋.
论氢化物迁移成矿机制──兼论钒钛磁铁矿成矿的化学模式[J]
.四川地质学报,1998,0(4):32-40.
被引量:23
9
郑大中.
铂族元素迁移富集机理的新探[J]
.四川地质学报,1997,0(2):148-156.
被引量:5
10
郑大中,郑若锋.
论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的化学模式─—与毛景文先生等商榷[J]
.四川地质学报,1997,0(4):268-278.
被引量:3
1
崔成强,张瀛洲,时康,周绍民.
IrO_2-SnO_2上氧析出机理[J]
.无机化学学报,1991,7(2):165-168.
被引量:6
2
于力,汤淑芳.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锭中镁[J]
.有色金属,2009,61(2):129-130.
被引量:3
3
张树霞,高书燕,郑洪河,王键吉.
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作稳定剂制备纳米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4):174-175.
被引量:1
4
汤顺清,陆耘,曾汉民.
硫脲基纤维的制备及其对Au^(3+)氧化还原吸附性能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1995,11(1):34-38.
被引量:12
5
王风云.
甲醇水溶液中醋酸离解常数的理论计算[J]
.华东工学院学报,1990(3):77-82.
6
普继琼,汤燕萍,唐海彦,期丽芬.
气相色谱法测定13种有机磷类农药条件优化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13(4):23-25.
被引量:3
7
蒋永祥,叶丽,汤淼荣.
茶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同时测定[J]
.分析试验室,2007,26(1):97-101.
被引量:36
8
林伟平,符若文,汤丽鸳,陆耘,曾汉民.
用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吸附、还原Au^(3+)的研究(Ⅱ)——氧化还原过程的初步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2):287-291.
被引量:2
9
林伟平,符若文,汤丽鸳,陆耘,曾汉民.
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吸附、还原Au^(3+)的研究(Ⅰ)——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对Au^(3+)的吸附行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2):283-286.
被引量:8
10
王桂英,贾明君,于剑锋,李雪梅,张文祥,蒋大振,吴通好.
常温常湿条件下Au/Fe_(2)O_(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稳定性[J]
.催化学报,2000,21(6):569-573.
被引量:10
化学世界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