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苦荞麦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被引量:
17
Studies on Heredity Parameter on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of Bitter Buckwhe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试验结果表明,苦荞麦株高、千粒重等遗传力较高,早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株粒重等遗传力低,应放宽选择标准,增加选择世代。株粒重虽然与产量高度相关,但遗传变异系数较小,直接选择效果差,可通过选择株高、株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提高株粒重的目的。
作者
杨明君
郭忠贤
陈有清
杨如达
郭庆瑞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19-20,共2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苦荞麦
遗传参数
农艺性状
分类号
S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45
参考文献
1
1
唐宇.苦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的初步研究[J].荞麦动态,1990,(1):3-6.
共引文献
1
1
杨玉霞,吴卫,郑有良,王俊,李建,邬昌禄.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19-6721.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147
1
胡银岗,冯佰利,周济铭,柴岩.
荞麦遗传资源利用及其改良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101-109.
被引量:19
2
边巴卓玛.
西藏引种荞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西藏农业科技,2014,36(2):30-38.
被引量:6
3
杜双奎,李志西,于修烛.
荞麦蛋白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4,25(10):409-414.
被引量:31
4
王莉花,殷富有,刘继梅,叶昌荣.
利用RAPD分析云南野生荞麦资源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J]
.分子植物育种,2004,2(6):807-815.
被引量:40
5
邹学校,马艳青,戴雄泽,张竹青,刘荣云,陈文超,周群初,李雪峰.
湖南辣椒地方品种资源的因子分析及数量分类[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1):37-42.
被引量:48
6
王健胜,柴岩,赵喜特,吉万全.
中国荞麦栽培品种的核型比较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6):1114-1117.
被引量:19
7
杨克理.
我国荞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品种资源,1995(3):11-13.
被引量:39
8
罗中旺,李凤英,王桂珍.
中国苦荞生产开发现状及内蒙古自治区苦荞发展设想[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6):17-19.
被引量:20
9
邓琳琼,黄云华,刘拥军,时功荣,吴春雁,陈庆富.
普通荞麦(Fagopyru m esculentum)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6):705-709.
被引量:3
10
唐国顺,毛建昌.
大巴山区荞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1996,42(4):10-1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7
1
梁富勇,田开山,高俊,宁朝辉,张学伟.
旱地优质荞麦的高产栽培模式[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B12):96-97.
被引量:7
2
靳建刚.
右玉县荞麦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B12):99-100.
被引量:7
3
刘志毅,田振荣,程旭峰,黎兆阳,高宏基.
西吉县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B12):138-138.
4
杨玉霞,吴卫,郑有良,王俊,李建,邬昌禄.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19-6721.
被引量:30
5
孙华,宋忠旭,李良华,彭先文,郭万正,梅书棋.
中国大白猪SⅡ_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70-2371.
被引量:9
6
游萍,邓林琼,许中燕,蹇黎,胥献宇,张以忠.
荞麦主要农艺性状研究[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9(4):112-115.
被引量:2
7
李月,石桃雄,黄凯丰,汤晓辛,何娟,简永,陈庆富.
苦荞生态因子及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1):35-41.
被引量:34
8
汪灿,胡丹,杨浩,阮仁武,袁晓辉,易泽林,宋志成,赵丹.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多重分析[J]
.作物杂志,2013(6):18-22.
被引量:39
9
郭菊卉,石桃雄,黄凯丰,陈庆富.
普通荞麦重组自交系(RIL)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2):518-522.
被引量:3
10
刘新梅.
旱地荞麦栽培技术要点[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6):13-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5
1
马成瑞,向达兵,万燕,欧阳建勇,宋月,唐正松,刘建英,赵钢.
不同苦荞品种花和籽粒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分析[J]
.作物杂志,2020(1):35-40.
被引量:2
2
张久盘,杨崇庆,常克勤,穆兰海,杜燕萍.
荞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2019,0(22):107-109.
3
边巴卓玛.
西藏引种荞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西藏农业科技,2014,36(2):30-38.
被引量:6
4
吴占福,于海兴,田树飞.
獭兔主要繁殖性状遗传力的初步估测[J]
.中国养兔,2011(8):8-10.
被引量:3
5
周立平.
长白猪主要性能测定及遗传参数估计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4):122-124.
被引量:8
6
游萍,邓林琼,许中燕,蹇黎,胥献宇,张以忠.
荞麦主要农艺性状研究[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9(4):112-115.
被引量:2
7
李寸欣,于海兴,田树飞,崔倩,吴占福.
獭兔主要繁殖性状遗传力的初步估测[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133-135.
被引量:2
8
刘福长,刘继瑞,郝静,刘次鹏.
陕南一年两熟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3):256-257.
被引量:2
9
沈君叶,俞英,王茜,马裴裴,朱士恩,史文清,王雅春,张勤.
母猪繁殖力性状影响因素分析及遗传参数估计[J]
.遗传,2012,34(5):591-596.
被引量:52
10
高卿,张永伟,林团荣.
播种期对荞麦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0(3):28-29.
被引量:14
1
王玉富,颜忠峰,乔广君,路颖,吴广文,王殿奎,范娟,杨立军,果瑞平,赵桂芝.
亚麻种子的含油率及其遗传与相关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3(2):14-17.
被引量:1
2
马宏斌.
苦荞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浅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203-205.
被引量:6
3
王瑞,宁锟,王怡,杜连盟.
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模型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1996,5(1):1-5.
被引量:14
4
靳存旺,王小兵,于美玲,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恵,吴晓华.
不同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及其在后代中遗传规律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2016,44(1):7-11.
被引量:5
5
田伯红.
夏谷穗长的遗传模型及适宜选择世代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1999,3(4):5-7.
6
卫云宗,乔蕊清,许纲垣,谢福来,刘玲玲,宁东贤.
小麦抗旱性遗传模型及适宜选择世代的分析[J]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4):49-52.
被引量:1
7
李玉玲,吕德彬,吴晓军,董永彬.
普×爆自交和回交后代连续选择效果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5,20(1):12-16.
被引量:5
8
张志民,周青,郑丽敏,杨慧风,王凤菊,陈亚光,范华兵,徐淑霞.
大豆蛋白质遗传和生育期间积累规律的研究进展[J]
.大豆科技,2017(1):36-39.
被引量:7
9
林宝刚,张冬青,丁厚栋,张尧锋,余华胜,华水金,邵美红,刘化宙.
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方法探讨[J]
.浙江农业学报,2016,28(12):1979-1984.
被引量:4
10
姜龙,慈佳宾,张野,杨伟光.
玉米矮秆耐密材料的遗传参数分析[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2):41-42.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