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博客与舆论监督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博客的内涵 博客概念由方兴东等先行者于2002年8月引入国内,但其概念的普及得利于两大事件:一个是王吉鹏事件,一个是木子美事件.前者就是一个典型的舆论监督事件.以王吉鹏为首发表在博客中国网站上要求清除互联网黄毒的一系列文章,直接促发全国上下互联网扫黄运动的开展.
作者
张顺军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2005年第9期79-80,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舆论监督
博客
中国网站
王吉鹏
互联网
事件
先行者
方兴东
木子美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朱文慧.
新世纪新闻评论的创新之举[J]
.新闻与写作,2004(9):6-7.
被引量:3
2
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王俊秀.
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初论[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2):80-86.
被引量:114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胡文龙.
简论新闻评论改革和发展趋势[J]
.新闻与写作,1997(3):11-15.
被引量:5
2
陆宏兵.《DIY新闻人记录“9·11”》[N].南方周末,2002/9/12,031.
3
未知.《网站的社会责任——从木子美谈起》[N].《北京晚报》,2003年.
4
李红艳.《博客——复活网络精神》[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3年.
5
方兴东.《对博客世界的误解、担忧和污染》[EB/OL].www.blogchm.com,2003年11月.
6
闵大洪.《网上舆论的形成及特点》[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3年.
7
sieveOuting.《把你网站里的重要新闻纳入博客正是时候》[N].崭新科技,2003年11月.
8
sieveOuting.《把民间博客网站纳进新闻网站》[N].崭新科技,2003年11月.
9
博客中国.《博客道德规范》倡议书[EB/OL].www.blogchian.com,2003年11月.
10
孙坚华.博客——个人出版2.0》[A]..《博客》序[C].,2003年8月..
共引文献
114
1
徐剑.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1):63-70.
被引量:39
2
郭淑娟.
论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
.新闻界,2011(3):40-41.
被引量:12
3
谢清果,张苹.
记者博客的困境与出路[J]
.东南传播,2007(12):31-32.
被引量:3
4
唐娜.
博客的文化之路[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2):125-126.
被引量:1
5
彭勤.
网络博客辅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试探研究[J]
.大家,2012(11):240-241.
6
周海英.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70-172.
被引量:31
7
张顺军.
博客与新闻传播[J]
.新闻前哨,2005(1):8-9.
被引量:6
8
庞大力.
传播学角度的博客研究[J]
.当代传播,2005(2):38-40.
被引量:32
9
项国雄,赵敏.
2004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回顾[J]
.传媒观察,2005(7):44-47.
被引量:1
10
张晨阳,张国良.
200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回顾[J]
.新闻大学,2005(3):3-10.
同被引文献
34
1
顾培东.
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
.法学研究,1999,21(6):17-29.
被引量:180
2
冯莉,陈维维.
博客:传媒出版方式的转型[J]
.今传媒,2005,13(08X):48-49.
被引量:3
3
杨媚.
从伦敦大爆炸看“博客时代”对传统传播理论的挑战[J]
.新闻知识,2005(9):39-40.
被引量:4
4
李明顺.
[博客营销]以个人为中心高效传播[J]
.投资与营销,2006(1):34-35.
被引量:14
5
曾凡斌.
中美博客发展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比较探讨[J]
.江淮论坛,2006(1):86-91.
被引量:6
6
汪寅,黄翠瑶.
“博客”文化现象探析[J]
.云南社会科学,2006(3):120-123.
被引量:25
7
叶明,张珊莉.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8):174-177.
被引量:21
8
张雷,娄成武.
“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4):99-102.
被引量:38
9
胡云生.
官员博客的双面判断[J]
.决策,2006(9):30-31.
被引量:2
10
胡云生.
“官员博客”: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J]
.人大建设,2006(10):36-3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童小玲.
中国博客的新闻化发展趋势初探[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5):112-116.
被引量:1
2
彭语良.
浅析博客在高校网络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B06):40-42.
被引量:2
3
周玉婷.
网络思想博客与舆论引导[J]
.东南传播,2009(7):58-60.
4
张名阳.
传统传播惯例的挑战者——博客[J]
.新闻传播,2010(5):106-106.
被引量:1
5
葛玮华.
论博客在大众传播中的价值和影响[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71-72.
6
肖莎.
政治类博客及其影响力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165-166.
被引量:1
7
吴楠.
对律师博客现象的法律解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1):183-185.
8
杨磊.
政府公关视域下的“政府博客”问题分析[J]
.青年与社会(下),2013(2):1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朱武,张树辉,周建国.
基于博客平台的高校团学工作初探[J]
.科教文汇,2010(3):178-178.
被引量:9
2
姚锦云,潘陆益.
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1(29):53-55.
被引量:3
3
黄伟.
“政治博客”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J]
.编辑之友,2012(7):23-24.
4
周宁.
微博应用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
.统计与管理,2015,0(2):87-88.
被引量:1
5
王永芳,王亚栋.
中文博客中标签特征分析[J]
.农业网络信息,2016(11):100-103.
被引量:3
6
王路.
互联网个人空间的文化导向[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1):56-64.
1
康素.
博客时代下的过客[J]
.中国经济周刊,2005(50):43-43.
2
管守文.
探求鲁迅研究与现代传媒的互动关系——评王吉鹏主编的《鲁迅与中国报刊》[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43-144.
3
陈益锋,孙婕(摄影).
王吉鹏:“粉丝时代”的颠覆者[J]
.中国新时代,2006(6):44-45.
4
News Roundup[J]
.ChinAfrica,2016,8(8):7-9.
5
贺卫方.
“世纪中国”网站:记录并塑造变革时代[J]
.南风窗,2006(24):26-26.
6
李旭.
网络博客:法律给了多大自由[J]
.信息网络安全,2006(4):16-17.
被引量:4
7
骆云伟,卢成南,马斌.
金华:电子商务迈大步[J]
.经贸实践,2004(10):23-25.
8
朱继东,袁晶明.
中国网站性困资本[J]
.企业家(武汉),2001(16):9-11.
9
方兴东.
方兴东 说博客[J]
.大视野,2006,0(9):20-20.
10
刘心武.
亿唐Amazon总裁有股份的中国网站[J]
.新经济,2000(3):38-39.
青年记者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