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良姜的温里药理研究
被引量: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温里药高良姜的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有抗溃疡、抗腹泻、调节肠运动、利胆及镇痛、抗炎、抗缺氧、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作用,与中医温中散寒、温经止痛、温通血脉和回阳救逆功效相符。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机构地区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理研究室
出处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24-326,共3页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高良姜
药理学
温里作用
温中散寒
温经止痛
分类号
R282.710.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59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47
参考文献
8
1
张明发,段泾云,陈光娟,沈雅琴,宋廷平.
高良姜温经止痛的药理研究[J]
.陕西中医,1992,13(5):232-233.
被引量:7
2
朱自平,陈光娟,张明发,沈雅琴.
高良姜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J]
.中药材,1991,14(10):37-41.
被引量:15
3
许青媛,于利森,张小莉,陈瑞明.
高良姜及其主要成分对实验性血栓形成及凝血系统的影响[J]
.陕西中医,1991,12(5):232-233.
被引量:5
4
张明发,沈雅琴,许青媛.
高良姜对缺氧和受寒小鼠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6):26-27.
被引量:3
5
张明发,范荣培,郭惠玲,李蕊梅,胡悦,李石蓝.
温里药兴奋离体肠管作用机理探讨[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3):15-17.
被引量:12
6
张明发,范荣培,郭惠玲,李蕊梅,解公林,李石蓝.温里药镇痛作用研究[J]陕西中医,1989(05).
7
张明发,范荣培,郭惠玲,李蕊梅,解公林,李石兰.温里药对小白鼠胃肠推进运动及药物性腹泻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88(04).
8
张明发,范荣培,郭惠玲,李蕊梅,李石蓝.温里药对小白鼠胃排空及离体兔小肠活动的影响[J]中医杂志,1984(1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明发,范荣培,郭惠玲,李蕊梅,李石蓝.温里药对小白鼠胃排空及离体兔小肠活动的影响[J]中医杂志,1984(12).
2
上海市医学化验所.临床生化检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4
张明发,范荣培,郭惠玲,李蕊梅,李石蓝.温里药对小白鼠胃排空及离体兔小肠活动的影响[J]中医杂志,1984(12).
5
《中成药研究》1982年第1—12期总目录[J]中成药研究,1982(12).
6
张明发,沈雅琴.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与其温里功效[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0,2(4):59-64.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29
1
陈湖海,王鹏.
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04,22(6):327-330.
被引量:16
2
张明发,沈雅琴,朱自平,王红武,刘小平.
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IV.镇痛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4):1-4.
被引量:48
3
张明发.
附子温里药理的研究[J]
.陕西中医,1994,15(2):88-91.
被引量:24
4
黄红丽.
增强实验探究性的尝试[J]
.生物学通报,2005,40(5):30-32.
被引量:2
5
张明发,沈雅琴.
肉桂的药理作用及温里功效[J]
.陕西中医,1995,16(1):39-42.
被引量:43
6
张明发.
花椒的温里药理作用[J]
.西北药学杂志,1995,10(2):89-91.
被引量:19
7
王岚,彭成,郭力.
附子大黄配伍对阳虚便秘动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2):82-85.
被引量:30
8
叶娟,高文远,孙立亚,刘新桥,张铁军,陈海霞,王书军.
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076-1078.
被引量:2
9
朱自平,张明发,沈雅琴,王红武.
厚朴对消化系统的药理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1):686-688.
被引量:51
10
凌智群,魏居国,程宝宏,刘茂英,潘磊.
花椒功效的初步考证[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4):73-76.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159
1
梁龙,魏戌,于杰,冯敏山,尹逊路,杨克新,银河,周帅琪,李凯明,孙凯,谢瑞,朱立国.
肾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8):67-73.
被引量:6
2
张珵,余成浩,彭成.
川产道地中药材干姜与生姜的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2,3(6):56-58.
被引量:12
3
沈雅琴,陈光娟,朱自平,张明发,刘晓云,王德华,马树德.
中药荜澄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2):18-21.
被引量:21
4
袁银忠.
肾着汤临床新用[J]
.河南中医,2004,24(7):14-14.
被引量:2
5
屠鹏飞,贾存勤,张洪全.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22-28.
被引量:74
6
吴清和,操电群,黄萍荣,向路.
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对应激性溃疡大鼠溃疡形成及表皮生长因子和白介素-2水平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6):17-18.
被引量:9
7
张明发.
附子温里药理的研究[J]
.陕西中医,1994,15(2):88-91.
被引量:24
8
林宇红,徐建华.
组胺释放剂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1994,25(1):42-47.
被引量:8
9
关玲,权丽辉,徐丽珍,丛浦珠.
广藿香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6):355-356.
被引量:34
10
陈昌亮,黄文青.
十种广东地道药材的性状鉴别[J]
.中药材,1994,17(5):20-2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0
1
陈湖海,王鹏.
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04,22(6):327-330.
被引量:16
2
黄红丽.
增强实验探究性的尝试[J]
.生物学通报,2005,40(5):30-32.
被引量:2
3
吕玮,蒋伶活.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
.中国药业,2006,15(3):19-21.
被引量:102
4
唐春萍,江涛,陈少仪,陈艳芬,杨超艳.
高良姜总黄酮对兔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5):23-25.
被引量:19
5
王文兰,张丽萍,黄贤荣.
HPLC-DAD测定高良姜药材中山奈素的含量[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3(3):210-211.
被引量:3
6
侯红瑞,陈玲,冯毅凡,张志平.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高良姜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10):258-260.
被引量:14
7
黄慧珍,杨丹.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9,36(1):77-80.
被引量:38
8
张明发,沈雅琴,朱自平,王红武.
木香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J]
.中国药业,1998,7(5):34-35.
被引量:3
9
杨传彪,樊福敏.
对中药道地性认识的源流与研究近况[J]
.基层中药杂志,1998,12(1):55-56.
被引量:6
10
罗辉,蔡春,张建和,莫丽儿.
高良姜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1998,21(7):349-351.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247
1
王睿,张雨佳,冯雪松.
GC/MS法测定草豆蔻中桤木酮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594-2597.
被引量:2
2
雎学强,陆敏.
胃萎方治疗中青年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704-2706.
被引量:3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王显.
心脉病证风药分类与应用专家建议[J]
.中国循环杂志,2015,30(S02):116-134.
被引量:10
4
程伟贤,陈鸿雁,张义平,谭理想,高树鹏,古昆.
蜂胶中黄酮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S1):245-247.
被引量:3
5
黄云,陈玲,候红瑞,冯毅凡,张喜梅,李晓玺,李琳.
大孔吸附树脂对高良姜素吸附纯化特性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4.
被引量:4
6
赵欣,张健.
高良姜素对肺癌肿瘤细胞DNA拓扑异构酶的抑制及细胞杀伤作用[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5):479-485.
被引量:12
7
郑伟华,林丽珠,陈淑德,詹锋,饶珈琦,谢德荣,郝明志.
香砂养胃丸对化疗所致上消化道副作用的抑制作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6):424-426.
被引量:11
8
陈湖海,王鹏.
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04,22(6):327-330.
被引量:16
9
黄红丽.
增强实验探究性的尝试[J]
.生物学通报,2005,40(5):30-32.
被引量:2
10
王沪渝,吴燕,徐平红,曾玉晓,石宏.
中药苍术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的临床研究[J]
.现代护理,2005,11(8):603-604.
被引量:8
1
苏桂颖.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J]
.中外医疗,2010,29(13):140-140.
被引量:1
2
王伯仕.
生化汤中何不用干姜[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2):1541-1541.
3
李晓菲,李小会.
《伤寒论》干姜药对应用探析[J]
.现代中医药,2017,37(2):73-75.
被引量:5
4
刘晓晖.
从《金匮要略》痰饮“当以温药和之”谈四逆汤对痰饮病的治疗[J]
.光明中医,2012,27(11):2178-2179.
被引量:1
5
黄琴.
吴鞠通温病误治救逆经验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10):435-436.
6
李艳玲.
归脾汤加减治误救逆一得[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5,11(4):33-33.
7
李祖勤.
《伤寒论》救逆思想初探[J]
.中医药研究,1992,8(5):16-18.
被引量:1
8
张明发,许青媛,沈雅琴.
温里药温通血脉和回阳救逆药理研究(续完)[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2):38-38.
被引量:3
9
齐放,王秀娟.
温经汤之我见[J]
.陕西中医,2007,28(4):479-481.
被引量:3
10
吴鹏,王璐琳,李崇瑞,王健,虞梅.
化积胶囊治疗肝积60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2):109-110.
陕西中医
199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