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调整退休年龄研究综述
被引量: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退休年龄的观点进行总结,以了解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我国应该提高退休年龄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实际上也是在鼓励推延退休。但是,推延退休面临的主要障碍是此措施与现在国内就业紧张状况之间的矛盾,本文也对这方面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最后介绍了有关如何调整退休年龄的方案。
作者
李娟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2,共5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提高退休年龄
弹性退休制度
就业
分类号
DF39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64
同被引文献
159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97
参考文献
13
1
左学金.
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养老保障:挑战与政策选择[J]
.中国人口科学,2001(3):1-8.
被引量:69
2
史柏年.
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支付[J]
.人口与经济,2001(2):71-76.
被引量:39
3
符齐华.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利弊谈[J]
.中国保险,2004(11):27-29.
被引量:25
4
潘锦棠.
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J]
.中国社会保障,2004(8):27-27.
被引量:6
5
林宝.
中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时机和方案选择[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25-31.
被引量:48
6
朱稜.
论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5):7-10.
被引量:15
7
潘锦棠.
世界男女退休年龄现状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03(1):103-107.
被引量:48
8
林义.
关于我国退休制度的经济思考[J]
.当代财经,1994(1):9-13.
被引量:25
9
柳清瑞,苗红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J]
.人口学刊,2004,26(4):3-7.
被引量:114
10
埃斯特勒·詹姆斯,罗靖,林义.
国有企业、金融市场改革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互动效应——中国如何解决老年保障问题?[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3):45-5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1999年2月20日:中国跨入老年型社会[J]
.人口研究,1999,23(5):32-32.
被引量:11
2
丘海雄,陈健民,任焰.
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
.社会学研究,1998(4):33-39.
被引量:199
3
李珍.
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J]
.经济评论,1997(1):87-92.
被引量:64
4
皮立波,杨生斌.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J]
.人口研究,1997,21(6):32-34.
被引量:7
5
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1999年~2001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1999(80):2-17.
被引量:1
6
张敏杰.
中外家庭养老方式比较和中国养老方式的完善[J]
.社会学研究,1994(4):85-92.
被引量:29
7
彭希哲,黄娟.
人口态势对我国家庭模式的影响[J]
.社会学研究,1996(2):29-35.
被引量:3
8
林宝.
中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时机和方案选择[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25-31.
被引量:48
9
林义.
关于我国退休制度的经济思考[J]
.当代财经,1994(1):9-13.
被引量:25
10
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促进增长的政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1994)..
共引文献
364
1
黄远飞.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一个新的评估框架[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3):138-154.
2
于长永.
延迟退休年龄:基于退休源头视角的争议透视[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1):11-21.
被引量:12
3
卢驰文.
中国职工社会保险与财政、GDP之关系研究——基于2000-2019年的数据[J]
.中国经济报告,2022(6):120-131.
4
李倩倩,陈鹏军.
中国城镇职工同龄退休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延迟退休背景[J]
.财经问题研究,2020(3):103-110.
被引量:12
5
刘华平.
提高退休年龄与人力资源充分利用[J]
.社科纵横,2007,22(8):70-72.
被引量:1
6
郭文臣,于冰.
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对其养老金的影响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77-80.
被引量:11
7
苗红军,穆维.
推迟退休年龄 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J]
.党政干部学刊,2003(2):31-32.
被引量:1
8
桑敏兰.
论中国妇女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J]
.宁夏党校学报,2003,5(6):88-92.
被引量:11
9
林宝,张妍.
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社会工作,2010(18):27-30.
被引量:21
10
柳清瑞,苗红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J]
.人口学刊,2004,26(4):3-7.
被引量:114
同被引文献
159
1
唐俊,肖焱.
和谐社会中的养老保障公平问题探究[J]
.行政与法,2008(7):54-56.
被引量:1
2
雷小峰,唐益军.
延长退休年龄 完善养老保险——对深化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考[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S1):33-34.
被引量:14
3
穆怀中,贾洪波,苗鸿.
城镇老年人口养老金需求预测分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03(2):22-23.
被引量:7
4
桑敏兰.
论中国妇女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J]
.宁夏党校学报,2003,5(6):88-92.
被引量:11
5
林戈,鲍曙明,孙晓明.
建立以家庭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J]
.人口研究,1999,23(2):55-60.
被引量:35
6
丁煜.
退休年龄有弹性吗?[J]
.社会,2000,20(7):20-21.
被引量:5
7
杨艳琳.
关于与我国再就业有关的十个重要问题的讨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3):10-18.
被引量:3
8
朱稜.
论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5):7-10.
被引量:15
9
欧翠珍.
对我国低龄退休现象的经济学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6):34-40.
被引量:5
10
李珍.
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J]
.经济评论,1997(1):87-92.
被引量:64
引证文献
29
1
沈诣.
我国退休年龄是否应该调整?——国内相关研究综述[J]
.西北人口,2006,27(5):32-35.
被引量:10
2
张华宁.
对推迟我国退休年龄的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2006(12X):93-93.
被引量:4
3
李魁.
对延长我国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分析[J]
.丝绸之路,2009(8):99-101.
被引量:4
4
柯海丽.
浅析我国柔性退休年龄政策效应[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9-21.
被引量:7
5
侯伟伟.
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可行性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8):24-25.
被引量:2
6
解梅娟,刘晓玲.
对我国老龄化趋势下退休政策调整问题的探讨[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1):25-27.
被引量:6
7
荣莉,林健.
国外退休年龄研究及研究建议[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28(5):16-19.
被引量:7
8
袁廿一.
延长退休年龄影响人力资本的传导机制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11(4):29-34.
被引量:16
9
杨晓娇.
中国退休年龄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7):82-82.
被引量:7
10
王辛梓.
养老金给付与退休年龄政策关系探讨[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4):279-280.
二级引证文献
97
1
胡阳.
关于推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探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4):65-65.
被引量:4
2
邵国栋,朱小玉,刘伟.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延迟退休年龄合理性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2007(5):53-56.
被引量:29
3
王富祥.
女性公务员“玻璃天花板”障碍及其对策[J]
.全国商情,2009(23):135-136.
被引量:3
4
于艳丽.
我国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是否应该调整——国内相关研究综述[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72-75.
被引量:2
5
解梅娟,刘晓玲.
对我国老龄化趋势下退休政策调整问题的探讨[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1):25-27.
被引量:6
6
徐逸君.
改变或不:我国退休年龄是否需要变革——由上海市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引发的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4):4-7.
被引量:2
7
罗振.
对我国女性退休制度调整的建议[J]
.企业导报,2011(3):15-15.
被引量:2
8
高玉玲,王裕明.
弹性延长退休年龄的文献综述[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8):7-9.
被引量:14
9
宋晓雪.
对于中国当前“内退制度”的几点思考[J]
.现代商业,2011(24):196-196.
被引量:2
10
李印慧.
探讨我国退休年龄的延迟——从上海柔性退休年龄政策谈起[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3):100-101.
被引量:10
1
武威.
西藏自治区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适用性研究[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4).
2
于欣华.
退休劳动者工伤保险法律问题研究——兼论工伤保险法与劳动法的“爱与恨”[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3):1-9.
被引量:12
3
陈欢.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探究[J]
.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0(10):101-102.
4
刘小楠.
关爱抑或歧视——男女不同龄退休制度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24(4):63-67.
5
潘锦棠.
关于“男女同龄退休”若干问题问答[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24(4):57-62.
被引量:3
6
刘铮,潘锦棠.
男女退休年龄问题研究(三篇)[J]
.甘肃社会科学,2005(5):93-98.
被引量:21
7
董晓曦,井伟.
对我国《海商法》第9条第1款的质疑[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1):127-129.
8
兰磊.
反倾销制度的福利效果实证考察[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5):112-121.
被引量:5
9
姜晓川,杨建锋,沈桥林.
《劳动合同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8(11):164-167.
被引量:7
10
任志强.
明清时期田宅相邻关系研究[J]
.北方法学,2012,6(2):104-109.
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