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4,共3页
Applied Linguistics
同被引文献82
-
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观[J].博览群书,2003(8):28-31. 被引量:2
-
2周庆生.中国“主体多样”语言政策的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32-44. 被引量:49
-
3胡壮麟.语言规划[J].语言文字应用,1993(2):11-20. 被引量:29
-
4郭熙.汉语、汉字和汉语现行记录系统运用中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J].语言文字应用,1992(3):29-36. 被引量:12
-
5李青梅.海峡两岸字音比较[J].语言文字应用,1992(3):42-48. 被引量:12
-
6邱质朴.试论语言资源的开发——兼论汉语面向世界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3):111-123. 被引量:56
-
7祝吉芳.英源性字母词及英源性原语词对汉语词汇的渗透[J].科技术语研究,2004,6(2):16-18. 被引量:4
-
8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45-251. 被引量:236
-
9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马小玲.“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J].语言文字应用,2004(4):41-47. 被引量:25
-
10郭熙.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2(3):33-39.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9
-
1郭熙.论华语视角下的中国语言规划[J].语文研究,2006(1):13-17. 被引量:40
-
2郭熙.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54-59. 被引量:25
-
3马菊红.关于科技名词术语规范化的问题与思考[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2):16-18. 被引量:8
-
4刘文楠,杨阳.试论汉语语言生活的双语制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5):93-94. 被引量:1
-
5李建华,钟玲,叶湘.从语言环境和语言意向看我国的汉、英语关系[J].中国外语,2011,8(2):17-22. 被引量:3
-
6罗黎丽.从“小姐”一词谈媒体语言监管和社会称谓语的使用[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7):79-80.
-
7陈伟,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新取向:全球化语境——《新自由主义与应用语言学》综评[J].外国语,2013,36(1):82-87. 被引量:1
-
8沈骑,夏天.论语言战略与国家利益的维护与拓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4):112-118. 被引量:19
-
9朱杰.浅谈应用语言学当前形势和发展[J].文史月刊,2012,0(S3):176-176.
二级引证文献96
-
1郭书谏,沈骑.濒危语言保护与语言规划:以苏格兰盖尔语战略规划为例[J].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1(1):20-30.
-
2丛琳,程润峰.对比视角下语言治理的内涵与理论定位[J].语言学研究,2022(1):170-181.
-
3周庆生.中国语言政策研究七十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60-71. 被引量:34
-
4刁晏斌.论华语研究的六个视角[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2(2):257-272. 被引量:3
-
5郭熙.现代华人社会中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J].南开语言学刊,2007(1):131-143. 被引量:19
-
6李霄翔,陈峥嵘.微观权力理论对双语教育语言规划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120-124. 被引量:2
-
7郭熙.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54-59. 被引量:25
-
8郭熙,祝晓宏.海外华语传播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2007(1):44-48. 被引量:10
-
9曾炜.变异视角下的语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1):84-90. 被引量:10
-
10丛岩.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语言规划的对立统一原则[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5):84-86.
-
1曹浩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19(1):113-116. 被引量:1
-
2唐红芳.从语言三要素看“学得”与“习得”[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9(3):118-120.
-
3刘梅丽,康妮娜.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1):92-93. 被引量:1
-
4覃学岚.中学英语三阶段教学刍议[J].外语界,1991(2):43-46. 被引量:1
-
5王丽娟.商务英语的语言学学习[J].进出口经理人,2014(S1):206-207.
-
6傅敬民.如何培养与提高翻译能力[J].英语知识,2010(2). 被引量:3
-
7中国语言学发展战略高级论坛纪要[J].语言研究,2005,25(3):127-127.
-
8李一民.语言学得与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本教研,2008(3):13-15.
-
9李秀峰,王仲秋.语言学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6):66-67. 被引量:5
-
10朱馨.政协会上 委员们议了些什么——浙江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侧记[J].今日浙江,2010(3):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