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波抗原修复法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微波抗原修复法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中的应用孙保存赵秀兰章明放林建韶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普及,双标记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但该技术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不易获得满意结果。利用微波辐射对组织抗原进行修复可明显提高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我们在对克隆病组织中...
作者
孙保存
赵秀兰
章明放
林建韶
机构地区
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出处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9-25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双标记技术
微波抗原修复法
分类号
R361.2 [医药卫生—病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0
1
纪小龙,曹晓哲,胡南南.
微波炉在临床快速病理技术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5,11(4):334-336.
被引量:13
2
黄莺,李秀林,王康敏,苏宝山.
微波在石蜡切片抗原性恢复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3):268-269.
被引量:2
3
顾长芳,张雷,汪迎.
应用压力锅和微波炉法进行石蜡切片抗原修复的比较[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6,25(6):377-378.
被引量:8
4
印志琪,王政禄,张学义,田瑞华,李恩鸿.
一种改良的肝穿刺活检标本快速制片方法[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14(1):80-80.
被引量:4
5
杨金镇.微波配合真空技术在石蜡组织块制备中的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24(2):108-108.
6
杨金镇.微波在组织冰冻切片中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23(4):127-127.
7
熊正文 等.胰蛋白酶尿联合消化处理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敏感性的探讨.北京军区医药,1993,5:461-461.
8
熊正文.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抗原修复的研究进展[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2):124-126.
被引量:74
9
王琳芳,蛋白质与核酸,1998年,252页
10
牛兆山,邹伟,项锋刚,郭成浩.
不同固定剂对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3):180-18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9
1
刘俊,陈宣世,龙汉安.
三种不同抗原修复法对二种免疫组化染色法的影响[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27(5):440-441.
被引量:2
2
龚玲玲,曾俊,林宜先,徐惠森.
微波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检测中的应用[J]
.医学新知,1997,7(3):129-129.
3
韩昱晨,贾心善.
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修复处理方法的改进[J]
.解剖科学进展,1998,4(2):192-192.
被引量:2
4
王宏艳,王玉国,孙红年,张淑东.
用微波技术处理肾穿组织的新方法[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161-162.
5
韩恩善,张雪.
微波技术在病理免疫组化中的应用[J]
.宁夏医学院学报,1999,21(6):461-462.
被引量:7
6
刘华庆.
淋巴瘤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16(4):342-343.
被引量:2
7
蔡新华,郭志坤,王庆志.
微波炉和高压锅抗原修复与不修复免疫组织化学效果的定量对比分析[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1,10(2):237-238.
被引量:5
8
张雪,陈晓雅,韩恩善.
微波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中的应用[J]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4):204-205.
9
蔡新华,郭志坤,冯艳玲.
微波抗原修复对乳腺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J]
.解剖学杂志,2003,26(4):403-4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毕阔,梅雪,周小鸽,孙岚,刘伟.
EB病毒编码的小RNA荧光双重标记技术的建立[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5):559-561.
被引量:4
2
朱传红,刘艳,黄光照,刘良.
毒鼠强中毒大鼠脑神经元GABA_A α1受体的检测[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21(S1):7-9.
被引量:3
3
唐从国,王金生.
微波快速石蜡切片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2):2561-2562.
被引量:3
4
魏波,郑鸿.
高压锅和微波抗原修复法的对比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3A):611-612.
被引量:4
5
朱忆凌,周丽菲,黄渊,徐少杰,吕益新.
高压锅和微波炉加热抗原修复方法的比较[J]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6):503-504.
被引量:1
6
杨举伦,宋蜀伶,李霞,赵玺龙,蔡琳.
高原地区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12):1115-1117.
被引量:2
7
林虹,姜汉国,吴冬梅,林琼燕.
抗原修复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和C-erbB-2蛋白表达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33-135.
8
何书海,李洵,赵慧英.
下丘脑IFN-γR和ER免疫组化双标技术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51-5452.
被引量:1
9
李颖,胡运韬,马汀,马志中.
不同抗原修复法对视网膜石蜡切片相关功能蛋白表达检测的影响[J]
.眼科研究,2010,28(1):15-18.
被引量:1
10
唐从国.
关于病理制片技术处理失当问题的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9):1503-1504.
被引量:6
1
赵春礼,王珂,鲁强,张国风.
HRP和单胺氧化酶双标记技术的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6,17(4):290-292.
2
张士发,许静,梁再赋,王良明,冯永山,顾绍裘.
单双标记技术对T细胞亚群测定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14(4):273-274.
被引量:1
3
魏波,郑鸿.
高压锅和微波抗原修复法的对比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3A):611-612.
被引量:4
4
刘淑琴,秦英,钱国桢.
丙烯醛固定,PAP与胶体金免疫电镜双标记技术在神经细胞内抗原标记的应用[J]
.解剖学杂志,1989,12(4):263-266.
被引量:1
5
庄志,顾红兵,朱灿宏.
IL-1和IL-6在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3):38-40.
被引量:7
6
王雪岷,周长满,单文戈,鄂玲玲.
甘丙肽和经典神经递质在大鼠和家兔背根神经节细胞内共存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
.解剖学报,1997,28(1):20-23.
被引量:1
7
刘杰文,Wynt.,Ed.
人骨髓基质细胞中某些细胞因子和特异性标记的免疫电镜定位[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12):619-622.
被引量:6
8
胡玉珍,张万会,朱运龙,王复周,梅琦,陈健康,赵超.
免疫化学染色和放射自显影双标记技术在培养的大鼠垂体前叶细胞中的应用[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11(2):176-178.
被引量:1
9
刘华庆.
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J]
.贵州医药,2000,24(2):67-68.
被引量:3
10
王雪岷,周长满,鄂玲玲,单文戈,苏慧慈,张远强.
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在家兔和大鼠脊神经节细胞内分布与共存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
.解剖学杂志,1997,20(3):243-247.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