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植物性农药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物性农药的研究与发展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李捷,乔雄梧,朱九生,秦曙从植物中寻找农药活性物质,判明结构,使之成为创新农药有效母体,是创制新农药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高、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
作者
李捷
乔雄梧
朱九生
秦曙
机构地区
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39,共3页
World Agriculture
关键词
农药
植物性农药
杀虫剂
研究
发展
分类号
S482.3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190
1
王华嵩,赵才道,康文,胡建国,张和琴,储吉明.
辐射不育雌柑桔大实蝇释放效果[J]
.核农学通报,1993,14(1):26-28.
被引量:12
2
张钟宁,刘珣,娄照祥,李宏文,朱树勋,邹丰.
蓼二醛对蚜虫的拒食活性[J]
.昆虫学报,1993,36(2):172-176.
被引量:45
3
丁岩钦.
论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J]
.生态学报,1993,13(2):99-106.
被引量:167
4
冷欣夫.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1994,31(1):48-51.
被引量:29
5
臧二乐,李萍.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现状[J]
.农药,1994,33(4):5-7.
被引量:32
6
史刚荣.
次生物质在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中的意义[J]
.生物学杂志,1994,6(4):11-13.
被引量:13
7
丁中海,王喆,潘国隆,金洪钧,陆海天,刘冬姝.
联苯胺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1):52-54.
被引量:12
8
钟平.
印楝杀虫剂的杀虫作用和机理[J]
.植物保护,1995,21(5):30-32.
被引量:22
9
徐洁莲,韩日畴,刘秀玲,曹莉,杨平.
应用苹果蠹蛾线虫防治荔枝龟背天牛幼虫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1):12-16.
被引量:22
10
王晓容,李素春,田世尧,梁关生,卢辉红,高佳莉.
泰山1号昆虫病原线虫对棉铃虫幼虫和蛹的致死效果[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3):227-23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王洪亮,王丙丽,李朝伟.
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4(3):40-42.
被引量:14
2
陈昂,张战泓,刘勇,罗香文,何明远,张松柏,张德咏.
3种植物源农药对鹌鹑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53-6255.
被引量:12
3
尤民生,王海川,杨广.
农业害虫的持续控制[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28(4):434-440.
被引量:36
4
邱海燕,刘奎,谢艺贤,张欣.
香蕉根颈象甲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5):979-985.
被引量:1
5
覃伟权,彭正强,刘济宁.
植物次生物质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02,22(6):60-68.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李冠衡,于晓森.
园林常见树种病虫害调查与防治[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1):83-84.
被引量:17
2
李鹏鹏.
6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急性毒性评价及中毒症状观察[J]
.世界农药,2012,34(3):44-46.
被引量:6
3
徐正浩,崔绍荣,何勇,李迪,赵明,张旭,余柳青.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和害虫防治[J]
.植物保护,2004,30(4):8-11.
被引量:35
4
罗晨,岳梅,徐洪富,张芝利.
EPG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J]
.昆虫学报,2005,48(3):437-443.
被引量:34
5
李国元,邓青云,华光安,胡波.
红栀子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动态[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3):245-249.
被引量:2
6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梅志坚.
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J]
.茶叶科学技术,2005(3):1-3.
被引量:4
7
杨朗,陈恩海,黄小翠.
甘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可行性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57-60.
被引量:2
8
王茂明.
福建省蔬菜病虫害发生态势与综合治理[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2):60-63.
被引量:2
9
戴沿海.
松突圆蚧为害对马尾松针叶主要次生物质的影响[J]
.华东昆虫学报,2006,15(2):103-106.
被引量:7
10
何书海,韩丙军,彭黎旭.
昆虫抗药性研究进展及其新农药开发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5):75-80.
被引量:4
1
曹涤环.
植物源农药的优点及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科技,2012(12):41-42.
被引量:10
2
曹涤环.
植物源农药的优点及研究发展趋势[J]
.科学种养,2016(4):57-58.
被引量:3
3
[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玉米现场会在山西召开[J]
.农药市场信息,2013(16):51-51.
4
黄文耀,李钟华.
我国自主创新农药进入农业防治主战场[J]
.今日农药,2009(4):15-16.
5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构建农药管理的“6大体系”[J]
.植物医生,2006,19(2):12-12.
6
姚德.
创新农药管理机制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10(8):43-43.
7
陈友订.
原生质体衍生稻自交第一代的特性和生产力[J]
.种子世界,1991(3):36-36.
8
朱正方.
从植物中寻找农药活性物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2,4(3):73-88.
被引量:9
9
三晋植保精英[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2):80-80.
10
赵静,吴聪慧,张维瑞.
杜仲内生菌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5):1204-1205.
被引量:3
世界农业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