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旱地农业区对咸水灌溉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旱地农业区对咸水灌溉的研究和应用甘肃农业大学蔺海明地球上虽水域面积占70%,但淡水量仅占0.56%。随着世界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与日俱增,淡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特别在世界广大旱农地区水资源不足更是限制农业...
作者
蔺海明
机构地区
甘肃农业大学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5-47,共3页
World Agriculture
关键词
农业区
旱地
咸水灌溉
研究
分类号
S27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89
同被引文献
73
1
郭太龙,迟道才,王全九,马东豪,杨武成.
入渗水矿化度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的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84-87.
被引量:49
2
毛振强,宇振荣,马永良.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及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z1):20-25.
被引量:32
3
王全九,叶海燕,史晓南,苏莹.
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微咸水入渗特征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51-53.
被引量:49
4
张琼,李光永,柴付军.
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J]
.水利学报,2004,35(9):123-126.
被引量:109
5
逄焕成,杨劲松,严惠峻.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和作物产量影响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599-603.
被引量:108
6
Ataf Hamdy.
咸水灌溉实施及管理的研究进展(英文)[J]
.农业工程学报,1993,9(3):34-44.
被引量:6
7
王洪彬.
沧州地区利用地下微咸水灌溉分析[J]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8(4):4-5.
被引量:18
8
苏莹,王全九,叶海燕,史晓楠.
咸淡轮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5,24(1):50-53.
被引量:42
9
吴忠东,王全九,苏莹.
微咸水进行农田灌溉的研究[J]
.人民黄河,2005,27(5):52-54.
被引量:26
10
刘静,高占义.
中国利用微咸水灌溉研究与实践进展[J]
.水利水电技术,2012,43(1):101-104.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8
1
史晓楠,王全九,苏莹.
微咸水水质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J]
.干旱区地理,2005,28(4):516-520.
被引量:35
2
吴忠东,王全九.
不同微咸水组合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和冬小麦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1):71-76.
被引量:77
3
吴忠东,王全九.
微咸水钠吸附比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入渗特性的影响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1):231-236.
被引量:46
4
张豫,王立洪,胡顺军,陈秀龙,马洁,王兴鹏.
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绿洲棉田土壤盐分的时空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
.节水灌溉,2010(1):23-25.
被引量:8
5
严晓燕,李涛,王兴鹏.
微咸水膜下滴灌棉花根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10,29(4):72-75.
被引量:1
6
廉晓娟,李明悦,王艳,张余良,王立艳,王正祥.
微咸水淋洗重壤质滨海盐土的盐分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252-256.
被引量:7
7
陈启民,王新英,刘茂秀,褚奋飞,史军辉.
咸水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运动规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8):92-95.
被引量:1
8
徐秉信,李如意,武东波,张燕,曹云娥.
微咸水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6):13914-13916.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
189
1
王育强,管瑶,贺兴宏,李会文,范德宝.
淋洗灌溉模式对不同质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7):137-145.
被引量:1
2
樊丽琴,沈婧丽,王旭.
微咸水-改良材料协同调控对碱化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23,42(S01):65-69.
3
栗涛,王全九.
淡水入渗模型对咸水入渗过程的适用性[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4,32(1):80-85.
被引量:4
4
刘静,高占义.
中国利用微咸水灌溉研究与实践进展[J]
.水利水电技术,2012,43(1):101-104.
被引量:41
5
张伟.
咸水灌溉研究进展[J]
.山西水利科技,2012(1):12-13.
被引量:8
6
王艳娜,侯振安,龚江,肖丽,马丽.
咸水资源农业灌溉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2):393-397.
被引量:29
7
肖娟,雷廷武,李光永.
水质及流量对盐碱土滴灌湿润锋运移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88-91.
被引量:15
8
杨树青,史海滨,杨金忠,沈荣开.
干旱区微咸水灌溉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J]
.水利学报,2007,38(5):565-574.
被引量:19
9
吕刚,吴祥云.
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494-499.
被引量:108
10
周彩景,刘军,王益权,赵加瑞,祁迎春.
有机物质类型与含量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2):115-120.
被引量:10
1
白秀梅,卫正新,郭汉清,贺志坚,许国平.
晋北旱地玉米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289-291.
被引量:17
2
祖世亨.
松嫩平原40年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态影响的对策[J]
.生态农业研究,1996,4(2):78-81.
被引量:4
3
何满喜,王桂霞.
内蒙古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分析与前景预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1):115-119.
被引量:7
4
董文津,张成哲,林兰兰.
辽西节水农业分区及节水灌溉措施探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5):36-38.
被引量:1
5
段会玲,高红建,郑广勋,常松焕.
旱地农业区加强集水工程建设的意义[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7):27-27.
6
郑华平.
抗蒸腾剂的作用[J]
.世界农业,1985(9):27-29.
被引量:3
7
林书竹,常桂峰,任广云,刘刚.
旱地农业区膜囊水袋抗旱灌溉技术及效益[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3,23(5):51-53.
被引量:1
8
董钦鹏,程小丹,王艳霞,杨密.
缓释技术在玉米抗旱上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技,2008(2):47-47.
9
王介章.
赞“一炮轰”农业技术的施肥法[J]
.农业考古,1986(2):21-22.
10
龚光炎,张素菲,高照信,任素坤,张鸿程,李恭志.
河南省旱地农业分区及其发展战略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9,8(S1):33-37.
世界农业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