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效应及其模型研究
被引量: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简述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一般效应,着重分析了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研究中的间伐考虑。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机构地区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83,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关键词
间伐
林分生长
林分收获
数学模型
分类号
S753.5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427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518
参考文献
5
1
杨永祥,战铁铮,白沙林.
云南松林分系统的形成与演变[J]
.林业科学,1991,27(3):199-209.
被引量:12
2
唐守正,李希菲,孟昭和.
林分生长模型研究的进展[J]
.林业科学研究,1993,6(6):672-679.
被引量:95
3
Liu J,For Sci,1995年,41卷,1期,43页
4
唐守正,林业科学,1991年,森林资源现代化经营管理增刊,8页
5
常昆,林业调查规划,1984年,6期,29页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李希菲,唐守正,王松林.大岗山实验局杉木人工林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编制[J]林业科学研究,1988(04).
2
张少昂.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生长模型和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03).
3
唐守正,李希菲,温永昌.全国用材林资源发展趋势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86(01).
4
张大勇,赵松岭.森林自疏过程中密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5(04).
5
曾伟生,于政中.
异龄林的生长动态研究[J]
.林业科学,1991,27(3):193-198.
被引量:9
6
关玉秀,张守攻.
竞争指标的分类及评价[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4):1-8.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104
1
雷相东.
机器学习算法在森林生长收获预估中的应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1(12):23-36.
被引量:30
2
杨永祥.
论单层同龄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6):685-691.
被引量:5
3
李明军,叶宁,王永,刘洪斌,蒋胜海.
自动力套管补贴加固技术及其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2):296-296.
4
杜纪山,唐守正.
同龄林直径变动系数动态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6,9(2):109-113.
被引量:3
5
苏姗姗,郑小贤.
长白山过伐林区天然林红松生长过程分析[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06,32(1):12-14.
被引量:6
6
龚光程.
建立科学的消防管理体系增强企业防火防灾能力[J]
.安全生产与监督,2006(2):44-46.
7
陆道调,秦武明,杨来安,刘运华,伍善荣.
马占相思工业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研建[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25(2):4-6.
被引量:2
8
王琳,苏喜友.
森林生长模型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2):117-120.
被引量:2
9
肖君.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林业勘察设计,2007,27(1):7-10.
被引量:5
10
陈绍安.
多形林分生长模型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2):7-1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27
1
毛志宏,朱教君,刘足根,谭辉,曹波.
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内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组成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01-1207.
被引量:69
2
王慧.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影响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2):76-78.
被引量:14
3
姜磊,陆元昌,廖声熙,李昆,李根前.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分直径结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1):126-130.
被引量:44
4
林武星,叶功富,徐俊森,谭芳林,洪伟.
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更新方式综合效益分析[J]
.林业科学,2003,39(S1):112-116.
被引量:16
5
潘辉,张金文,林顺德,赖银华,王丽梅.
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林业科学,2003,39(S1):106-111.
被引量:49
6
李江才.
杉木红锥混交林间伐试验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S1):119-123.
被引量:10
7
曾国容,黄文震,林灵活,吴强.
抚育间伐林分样圆群调查法的探讨[J]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S1):36-38.
被引量:3
8
牛云,刘贤德,张虎,苗毓鑫.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渗透功能的分析与评价[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z1):35-38.
被引量:23
9
李春明,杜纪山,张会儒.
间伐林分的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04(3):52-55.
被引量:11
10
陈高,代力民,姬兰柱,邓红兵,郝占庆,王庆礼.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Ⅰ.模式、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43-1749.
被引量:102
引证文献
34
1
雷相东,陆元昌,张会儒,张则路,陈晓光.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5,41(4):78-85.
被引量:172
2
刘素青.
飞播马尾松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J]
.林业科技,1999,24(3):4-6.
被引量:1
3
陈东莉,郭晋平,杜宁宁,郭小宇.
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效应的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4):9-11.
被引量:6
4
明安刚,张治军,谌红辉,张显强,陶怡,苏勇.
抚育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碳贮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3,49(10):1-6.
被引量:72
5
高东启,邓华锋,王海宾,程志楚.
基于哑变量的蒙古栎林分生长模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1):61-64.
被引量:16
6
高东启,邓华锋,程志楚,王海宾,陈丽聪.
蒙古栎间伐林分和未间伐林分生长模型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2):50-54.
被引量:15
7
吴东山,聂剑才,黄振辉,罗永林,杨章旗.
营林措施对马尾松和杉木中龄林的影响[J]
.广西林业科学,2014,43(1):46-50.
被引量:3
8
尤文忠,赵刚,张慧东,郭元涛,颜廷武,魏文俊,毛沂新.
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5,35(1):56-64.
被引量:91
9
高东启,邓华锋,蒋益,程志楚.
油松林分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35(1):42-46.
被引量:11
10
陈天成,柳杰,张芸香,郭晋平,郭跃东.
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强度间伐的生长效应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2015,44(2):13-1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518
1
康剑,梁寒雪,蒋少伟,朱火星,周鹏,黄建国.
竞争和气候对新疆阿尔泰山西伯利亚五针松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20,44(12):1195-1202.
被引量:9
2
张旭峰,吴水荣,Manfred Lexer,陈绍志,余洋婷.
森林生态系统混合斑块模型模拟机理、应用及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20,33(1):1-7.
3
殷爱萍,吴苗,余治家,李卓,王正安,马杰,佘萍,贾宝光.
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23,64(10):49-53.
4
陈德洋.
不同施肥处理对桉树人工林大径材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335-338.
被引量:5
5
刘健.
我国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19(35):49-51.
6
梁启程.
我国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19(35):43-45.
7
杨胜利,崔相富,陈绘画.
浙江省仙居县马尾松林分树种结构调整[J]
.林业勘察设计,2007,27(2):154-155.
被引量:1
8
雷相东,陆元昌,张会儒,张则路,陈晓光.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5,41(4):78-85.
被引量:172
9
林平,刘勇,李国雷,于海群,吕瑞恒.
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158-161.
被引量:21
10
王树力,袁伟斌,杨振,马凤鸣.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工业人工林的模拟间伐[J]
.植物研究,2006,26(6):750-755.
1
邱辉,虞木奎.
湿地松抚育间伐技术及林分收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19-21.
被引量:5
2
薛青红,杜守山.
羊种布鲁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2004,38(12):26-30.
被引量:4
3
陈建珍,李任波.
云南松更新及经营研究进展[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2):84-87.
被引量:5
4
王文杰.
动物营养学研究发展趋势[J]
.天津农业科学,1998,4(A00):29-31.
被引量:1
5
田松岩,宋国华,宋存彦,金淑芳,张春平.
东北林区天然林林分结构及林分生产力的研究[J]
.林业科技,2005,30(4):21-22.
被引量:8
6
R.L.亚梅蒂斯,M.E.麦克迪尔,张国红.
用维量分析建立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J]
.华东森林经理,1991,0(1):40-44.
7
RalphL.Amateis,MarcE.McDill,张国红.
用维量分析建立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J]
.林业勘查设计,1990(4):58-62.
8
孙晓梅,李凤日,张阳武.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8,11(3):306-312.
被引量:17
9
党常顺,于秀兰,李梦.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稀疏模型建立及收获表编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6):14-16.
被引量:1
10
林永利,吴张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与应用前景[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5):57-59.
被引量:9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