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5年第5期18-21,共4页
Agricultural Machinery Quality & Supervision
同被引文献170
-
1熊涛,乐易林.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2):111-114. 被引量:47
-
2王文辉,王志华,佟伟,姜修成,孙希生.1-MCP处理对黄金梨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09,9(1):30-34. 被引量:29
-
3李铁华,张慜.硅窗气调保鲜贮藏茶树菇的化学及生理变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6):255-259. 被引量:9
-
4励建荣,朱丹实.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4):337-347. 被引量:74
-
5朱丹实,刘贺,李颖畅,励建荣.浅析环境条件对鲜食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32(S1):191-194. 被引量:11
-
6田云,卢向阳,易克,何小解,周晓明,肖桂青.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36(3):468-470. 被引量:40
-
7王林,胡云,胡秋辉.食品的微生物保鲜技术[J].食品科学,2005,26(2):242-244. 被引量:18
-
8汪子琳.冷链物流面临四大问题[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7):18-20. 被引量:33
-
9闫雪,姚卫蓉,钱和.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1):140-142. 被引量:15
-
10尹军峰,罗龙新.茶叶陈化原理及FTS茶叶保鲜剂的应用[J].中国茶叶,1994,16(3):2-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8
-
1励建荣,朱丹实.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4):337-347. 被引量:74
-
2王曙文,代永刚,牛红红,南喜平.国内外果蔬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下),2008(12):110-113. 被引量:30
-
3叶阳,陈小强,王川丕,陈红平,俸春红,周为.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J].浙江农业科学,2010,51(1):94-95. 被引量:3
-
4廖妍俨.生物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J].贵州化工,2012,37(4):27-29. 被引量:23
-
5苏卿,周志钦.采后因素对果蔬产品营养和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现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9):362-369. 被引量:15
-
6吕冬梅.基于市场需求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与研究[J].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4.
-
7张平,张鹤,陈绍慧,任朝晖,朱志强,李志文.我国果蔬物流保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J].保鲜与加工,2013,13(4):1-5. 被引量:26
-
8王丽,郑大宇,李杰,张楠楠.荷兰豆的贮藏保鲜技术[J].冷藏技术,2016,39(4):53-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67
-
1景宇,李景云,王学硕,窦越,封岩,刘冰,白莉,崔生辉.可生食蔬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存特征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12):1704-1709.
-
2罗晨,周晓东,鞠晓晨,赵元晖,钱思宇,徐芃菲.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对果蔬保鲜效果的研究[J].家电科技,2021(S01):61-65. 被引量:6
-
3励建荣,朱丹实.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4):337-347. 被引量:74
-
4励建荣.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0,10(3):1-12. 被引量:68
-
5车建美,郑雪芳,林抗美,刘波.保鲜功能微生物对不同鲜切水果保鲜效果的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2):260-264. 被引量:15
-
6陈泓文,宋海波,张寒,金垚斌,孙中艺.浅析中国地区涂膜保鲜剂的推广潜力及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1,8(25):144-144. 被引量:1
-
7刘才宇,朱培蕾,赵贵云,汪名春,张怡.叶菜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5):797-801. 被引量:18
-
8余德亿,黄鹏,方大琳,姚锦爱.李子贮藏保鲜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9):51-55. 被引量:22
-
9吴玉月,肖衡,徐鹏,赵淮.草莓贮藏与运输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农产品加工(下),2011(11):130-132. 被引量:13
-
10汪国超,徐伟民,张麟.果蔬保鲜方法的研究进展[J].包装学报,2011,3(4):57-61. 被引量:24
-
1吕昌文,蒲长光,齐灵,修德仁.我国农产品保鲜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1995,1(4):4-7. 被引量:2
-
2郜海燕,陈杭君,毛金林,陈文?,朱梦矣.浙江省农产品保鲜设施发展现状[J].浙江农业科学,2002,43(4):204-205. 被引量:1
-
3蒋中柱.糙米保鲜理论和储藏技术[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0,25(4):34-35. 被引量:6
-
4孙蕾,王太明,杜华兵,刘元铅,吴兴梅,王开芳,曲永斌贝,刘相兰.冬枣自发气调(MAP)贮藏技术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5,23(1):62-64. 被引量:5
-
5张平.天津市农产品保鲜领域科研发展构想[J].天津农业科学,2003,9(B12):50-52. 被引量:1
-
6洁芸.常温下嫩玉米保鲜新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2(4):29-29.
-
7马飞,陈兴华.农产品的湿空气保鲜新技术[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0,16(2):9-11. 被引量:2
-
8鲁墨森.保鲜设施和保鲜链的应用效益分析[J].落叶果树,2005,37(2):17-18. 被引量:1
-
9园艺产品保鲜理论与实用技术的权威网站 《保鲜世界网》[J].保鲜与加工,2007,7(5):57-57.
-
10武志耀,李树殿.人参保鲜新技术[J].新农业,1996(8):5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