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30
The Causes, Hazard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的形成原因,讨论了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经济、人体健康的危害,重点介绍了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和措施,即控制外源、排除内源和生物修复等.
作者
高爱环
李红缨
郭海福
机构地区
肇庆学院轻工化学系
出处
《肇庆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1-44,共4页
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氮
磷
防治措施
分类号
TQ085.4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79
同被引文献
417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87
参考文献
7
1
万亚珍.
混凝剂辅助化学沉淀法处理高含磷废水的研究[J]
.磷肥与复肥,2003,18(4):16-17.
被引量:13
2
王弘宇,杨开,贾文辉,庄仲辉.
废水生物除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环境技术,2002,20(3):38-42.
被引量:16
3
钱大富,马静颖,洪小平.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28-30.
被引量:25
4
吴燕,安树林.
废水除磷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20(1):74-78.
被引量:49
5
谢雄飞,肖锦.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评述[J]
.四川环境,2000,19(2):22-25.
被引量:41
6
胡宝兰,郑平,冯孝善.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工艺研究[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5(S1):68-73.
被引量:39
7
黄瑾晖,王继徽.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J]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3):157-15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0
1
冯生华,姚念民.
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探讨[J]
.给水排水,1994,20(2):18-21.
被引量:18
2
姚毅.
城市污水的生物脱氮、脱磷[J]
.给水排水,1994,20(8):21-24.
被引量:13
3
闫庆松.
浅谈水体富营养化[J]
.山东环境,1994(2):43-43.
被引量:3
4
邵林广,陈斌,黄霞,钱易.
A_1-A_2/O与A_2/O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比较研究[J]
.给水排水,1995,21(8):16-19.
被引量:13
5
金岚.环境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
姚永发.磷酸、磷铵、重钙技术与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387-399.
7
唐守印 等.废水处理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8
杨桢奎.水域的富营养化及其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9.71-73.
9
[日]须藤隆一 俞辉群(译).水环境净化及废水处理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0
金岚.环境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179
1
胡珍珠,王巍巍.
生物化工企业废水处理中除磷机理及工艺分析[J]
.云南化工,2021,48(2):50-51.
被引量:3
2
许铮,陈雷,吕宁磬,郝艳,梁广林,叶美瀛,孟繁华.
氧化铁改性埃洛石纳米管对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
.当代化工,2020,0(2):253-259.
被引量:1
3
陈威,李晓梅,李博.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发展探讨[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2):62-63.
被引量:2
4
袁志军,张华英.
富营养化污染与控制研究[J]
.硅谷,2008,1(15).
5
夏宏生,梁世军.
城市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4):59-61.
被引量:5
6
丁剑,郭萃萍,黄大成,范同祥,丁国平,张荻.
农业废弃物茭白叶的改性吸附性能[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5(8):1096-1101.
被引量:4
7
刘勇,黄志宇,陆屹,崔浩.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8):39-41.
被引量:2
8
谢有奎,俞栋,高殿森,陈灌春.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成因及防治[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4,20(3):27-29.
被引量:14
9
彭俊杰,李传红,黄细花.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和特征[J]
.生态科学,2004,23(4):370-373.
被引量:64
10
吴永明,李小明,曾光明,尹疆,廖德祥,胡梅芬.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36(1):5-8.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417
1
汤显强.
长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演化驱动机制及防控对策[J]
.人民长江,2020,51(1):80-87.
被引量:25
2
常会庆,杨肖娥,濮培民.
微生物除磷研究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前景[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z1):375-378.
被引量:17
3
黄亚,傅以钢,赵建夫.
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进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z1):379-383.
被引量:75
4
张建春.
河岸带功能及其管理[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143-146.
被引量:137
5
郭雅妮,李硕文,同帜.
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铝硅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絮凝机理[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1,14(4):323-326.
被引量:6
6
张虎成,田卫,俞穆清,徐宁.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学报,2004(2):11-15.
被引量:92
7
刘扬扬,靳铁胜,杨瑞坤.
浅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5):150-151.
被引量:13
8
林东教,唐淑军,何嘉文,罗健,李岩,张杰安,刘士哲.
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芦净化猪场污水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3):14-17.
被引量:19
9
张兰河,刘丽丽,崔鑫鑫,王旭明.
固相反硝化去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硝酸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S1):188-193.
被引量:3
10
王平,吴晓芙,李科林,胡曰利.
应用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富营养化源水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39-43.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30
1
张敏,张天宇,宋思琴,王键,陈卓,夏世斌.
网状季胺基阴离子吸附剂制备及吸附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5):2144-2148.
被引量:4
2
岳文文,王宇,高宝玉,徐秀明,许醒.
改性麦草秸秆对水中磷酸根吸附效果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83-1986.
被引量:22
3
李佐荣,鲍素敏,黄祥明.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防治[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67-68.
被引量:12
4
陈娟,刘凌,王建中.
支持向量分类机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J]
.人民长江,2008,39(2):55-56.
被引量:5
5
高爱环,陈红呈.
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体总磷含量[J]
.广东化工,2008,35(2):73-75.
被引量:3
6
王教团,裘哲勇,周朝卫.
千岛湖水环境富营养化评价[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85-87.
被引量:5
7
鄢恒珍,龚文琪,梅光军,陈绍华,陈晓东.
水体富营养化与生物修复技术评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03-17006.
被引量:27
8
高睿.
磷酸铵镁与磷酸氢镁循环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114-117.
被引量:3
9
魏杲霞,吴岱镳,朱清运.
常德柳叶湖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10(8):71-73.
被引量:5
10
邓玉营.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4):660-66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87
1
刘婷,杨志山,朱晓帆,张裕书.
改性稻草秸秆对重金属Pb^(2+)吸附作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S2):41-44.
被引量:19
2
张敏,张天宇,宋思琴,王键,陈卓,夏世斌.
网状季胺基阴离子吸附剂制备及吸附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5):2144-2148.
被引量:4
3
田震,李庆华,解丽丽,王利军,陈彪.
洗涤剂助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8,22(1):58-61.
被引量:5
4
汤举红,傅显捷.
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J]
.现代农业,2008(3):66-67.
被引量:2
5
许醒,高宝玉,岳文文,岳钦艳,王宇.
麦草阳离子型吸附剂的合成及对硝酸根的去除[J]
.精细化工,2008,25(3):273-276.
被引量:4
6
房达平,李宝琴,王来运,张俊芳.
引滦水质富营养化防治初探[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B07):45-46.
7
汤举红,傅显捷.
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J]
.城镇供水,2008(5):92-93.
被引量:1
8
贺丽君,龚洁,赖承程,谷颖慧.
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9):23-24.
被引量:14
9
高楠,张春华,张宗俭.
绿色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中的应用[J]
.中国工程科学,2009,11(4):36-38.
被引量:6
10
王娟,张继义,付东,张季惠.
小麦秸秆对硝基苯的吸附能力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2):20-21.
被引量:4
1
潘银高,王世桥.
静电危害及防治措施[J]
.江苏安全生产,2011(2):36-37.
2
张建炜.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的方法[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1):179-180.
3
王浩明,张其俊,韩宪平.
XKLDC型袋式除尘器在立窑除尘中的应用[J]
.山东建材,1998(6):10-15.
4
黄伟生,纪红兵.
大亚湾石化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广东化工,2012,39(5):318-318.
被引量:4
5
白妮,王爱民,王金玺,郭岩,刘艳宁,刘文清.
改性粉煤灰处理校园池塘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J]
.应用化工,2013,42(10):1829-1831.
被引量:1
6
贺娜,于晓晨,于才渊.
喷雾干燥技术的应用[J]
.干燥技术与设备,2009,7(3):116-119.
被引量:37
7
马彦超,张发旺,张胜,陈立.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技术浅析[J]
.科技资讯,2009,7(10):6-7.
被引量:2
8
健康专栏[J]
.吉林蔬菜,2008(2):18-18.
9
岳云,曹锦绣,王雷东.
含铬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化工安全与环境,2004,17(31):16-16.
被引量:1
10
郑川江,舒政,叶仲斌,陈洪,刘宽.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13,42(2):332-336.
被引量:24
肇庆学院学报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