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X07S育性表现及利用价值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X07S育性表现及利用价值FertilityperformanceanduseofindicaPTGMSlineX07S张彬,胡振大,苏瑶,唐小马,龚传俊,王美琴,汪德安(安徽宣城地区农科所,芜湖241002)X07S是安徽省宣...
作者
张彬
胡振大
苏瑶
唐小马
龚传俊
王美琴
汪德安
机构地区
安徽宣城地区农科所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9-39,共1页
Hybrid Rice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X07S
育性
利用价值
分类号
S51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汪忠武,刘玉岚,张彬,胡振大,汪刘琼.
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1):14-17.
被引量:2
2
张彬,胡振大,龚传俊,唐小马,苏瑶.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变动低温忍耐性的初步研究[J]
.种子,1995,14(1):5-8.
被引量:5
3
张彬.
安徽育成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X07S并通过鉴定[J]
.杂交水稻,1993(6):44-4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袁隆平.
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J]
.杂交水稻,1992(1):1-4.
被引量:219
共引文献
4
1
张彬,胡振大,苏瑶,唐小马,龚传俊,王美琴,汪德安.
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XO7S鉴定与评价[J]
.作物品种资源,1996(1):14-14.
被引量:2
2
谭协和,鹿占黔,孙延璋,肖乾一,陈祖国,苏天锡,陈运华,赵高凤,王梅.
具紫叶标记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紫标S系”的选育[J]
.西南农业学报,1996,9(2):12-19.
被引量:3
3
邱振国.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研究及利用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28-5230.
被引量:17
4
邱振国,张秒高,彭海峰,陈雄辉,万邦惠.
光温条件对无花粉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育性转换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4):37-42.
同被引文献
12
1
梁满中,钟卫华,徐孟亮,陈良碧.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双低培eS遗传特性的研究[J]
.作物学报,2004,30(8):811-815.
被引量:23
2
孙立华,王月芳,蒋宁,李和标.
具广亲和性的水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4,21(1):67-73.
被引量:38
3
沈森和.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探讨[J]
.种子,1995,14(1):38-39.
被引量:7
4
吴世弼.水稻诱变获得隐性高秆基因[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8,3(1):41-45.
5
申宗坦 杨长登 等.消除籼型野败不育系包颈现象的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87,1(2):95-99.
6
杨仁崔 梁康迳 卢浩然.我国早籼品种主要花器性状的遗传力和相关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6,(1):49-53.
7
V irmani S S, Dalmacio R D, Lopez M T. eui gene for elongated uppermost intemede transferred to indica rice. I RRN, 1988,13(6):6.
8
Rutger J N, Camahan H L. A fourth genetic element to faciliate hybrid cereal production a recessive tall in rice. Crop Science, 1981, 21 : 373-376.
9
Rutger J N. Inheritance of semidwarf and other useful mutant genes in rice. In: Rice Genetics , Manila:IRR1, 1986. 261-271.
10
廖昌礼 倪克鱼 刘远坤 等.高秆隐性水稻Grlc的遗传与利用研究Ⅰ,Grlc及其测交F1的株高特征和秆型.西南农业学报,1988,1(1):43-46.
引证文献
1
1
吴爽,张书标,李成荃,王守海,杨仁崔.
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X07eS的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J]
.核农学报,2005,19(4):255-2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马洪丽,谢其男,张书标.
eui基因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2328-2331.
被引量:2
1
尹兆友,卜建英,李玉胜.
秧龄、密度、施氮量对中籼X07S/紫恢100号特征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2):111-113.
被引量:9
2
张彬.
安徽育成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X07S并通过鉴定[J]
.杂交水稻,1993(6):44-44.
被引量:1
3
李奕松,黄仲青,唐朝辉.
多蘖壮秧对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02(6):12-13.
被引量:2
4
罗彦长,李成荃,张端品,王守海,王德正,吴爽,郑智慧.
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1):1-3.
5
吴险峰,李焕宏.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光S通过省级专家鉴定[J]
.作物品种资源,1994(1):19-19.
6
王守海,王德正,李成荃,罗彦长,黄士尧,吴爽,杜士云.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7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5):649-650.
被引量:2
7
张彬,胡振大,龚传俊,唐小马,苏瑶.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高温敏型”向“低温敏型”转育可行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3):195-196.
被引量:1
8
李奕松,黄丕生,黄仲青,丁艳锋.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1):6-10.
被引量:12
9
王强,张其德,蒋高明,卢从明,匡廷云,吴爽,李成荃,焦德茂.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uperhigh-yield Hybrid Rice[J]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2):1285-1288.
被引量:13
10
王美琴,苏瑶,唐晓马,张彬.
两系杂交组合x07s/中籼665高产栽培模式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1):18-20.
杂交水稻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