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设立青少年犯罪刑事惩罚的新方法
被引量:
3
Creating New Punishment Methods for Juvenile Delinqu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考察了上海市长宁区少年法庭的司法实践,提出应确立适应国际化和国情化的我国青少年犯罪刑罚的新方法,以预防、教育为主,服务、处罚为辅,青少年犯罪刑罚的首位和主体应该是矫治功能。
作者
滕道荣
机构地区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2005年第9期54-56,共3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刑事惩罚
矫治功能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6
1
储槐植.
中国青少年犯罪现状与治理对策[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8.
被引量:6
2
魏燕.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对策[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70-71.
被引量:6
3
江志华.
“社会键”理论与青少年犯罪预防[J]
.当代青年研究,2004(6):44-48.
被引量:5
4
王利霞.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预防[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6(6):62-63.
被引量:3
5
王娟.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矫正[J]
.理论导刊,2007(8):98-100.
被引量:12
6
鞠青.
中国青少年犯罪演进的定量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5):15-23.
被引量:26
7
邹永胜.
当前江西省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0(4):52-56.
被引量:3
8
姚建龙.
远离辉煌的繁荣:青少年犯罪研究30年[J]
.青年研究,2009(1):83-92.
被引量:26
9
井世洁.
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区为例[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5):21-24.
被引量:3
10
姚建龙.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核心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10(5):63-6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朱沅沅.
构建未成年犯罪人非监禁化模式的新举措[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7,22(3):97-101.
2
邓俊.
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1):108-112.
被引量:19
3
张明丽.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立法建议[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3):179-18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夏洁,王亚琼.
简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企业导报,2013(19):178-179.
2
韩庆龄.
从社会化角度解读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
.社会工作,2012(9):83-86.
被引量:1
3
徐珊珊.
新形势下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控思考[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22(4):31-33.
4
江心怡,蒋婷婷.
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及成因综述[J]
.现代交际,2013(5):8-8.
被引量:1
5
霍丽宁,高杨,刘亚琴.
青少年犯罪之家庭因素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9):179-180.
6
高见微.
基于安全心理学理论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34):234-234.
7
陈冰.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的分析与处理[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4,0(7):70-71.
被引量:2
8
王蕾.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4):204-204.
9
郝文江,李翠翠,徐丽萍,田芳.
青少年网络保护的立体框架构建探析[J]
.信息网络安全,2015(9):109-112.
被引量:6
10
宋丹.
青少年司法守护体系研究之青春伴法行[J]
.经济研究导刊,2016(22):198-199.
1
尘见.
应重视纪律处分的矫治功能[J]
.中国监察,2005,0(21):51-52.
2
李建光.
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10(6):75-76.
被引量:3
3
张信良,陈亚萍.
农村地区的刑事和解制度探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4,24(3):21-25.
4
和育东,石红艳,林声烨.
知识产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之辩[J]
.知识产权,2013,23(3):54-59.
被引量:24
5
江中澍.
倒在“福利光环”里的副市长[J]
.党员文摘,2009(12):18-19.
6
江中澍.
倒在“福利光环”里的副市长[J]
.民主与法制,2009(19):27-29.
7
黄玲玲.
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J]
.学术界,2003(3):201-204.
被引量:1
8
萧易.
美国式正当防卫[J]
.世界博览,2009(13):54-57.
9
刘可道.
应对“见危不救”:权益保护优于刑事惩罚[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1):116-117.
10
红宇,俊华.
新刑法对“不装腰包的腐败”亮起红灯[J]
.政府法制,1998,0(4):44-47.
当代青年研究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