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政府在产学研“三重螺旋”式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范围不断的拓展,产学研合作正朝向更高的形式——“三重螺旋”式发展,而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调控、扶持和政策支持等的作用成为产学研合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
马玉梅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30-31,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产学研
三重螺旋
政府
分类号
G4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1
石火学.
产学研结合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J]
.江苏高教,2001(2):99-102.
被引量:7
2
游文明,丛曙,张煜.
产学研合作中政府职能的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4,6(3):121-123.
被引量:31
3
刘绍平.
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的国际比较及对策思考[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5):445-448.
被引量:14
4
杨栩.
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及问题研究[J]
.经济师,2003(3):17-18.
被引量:11
5
刘力.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透视(上)——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70-73.
被引量:38
6
刘力.
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44-48.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吴邦国.
统一认识,进一步办好国有企业[J]
.求是,1995(3):2-9.
被引量:3
2
产学合作教育研究课题组.
建立产学合作教育的机制[J]
.高教与经济,1994,0(4):5-10.
被引量:4
3
刘月娥.
浅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意义[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25-26.
被引量:22
4
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机制和通道[J]
.中国科技论坛,1995(2):61-62.
被引量:1
5
连燕华.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17(6):28-31.
被引量:19
6
杨东占.
产学研合作与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研究[J]
.科技导报,1996,14(9):40-42.
被引量:3
7
李政道.没有今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J].科技导报,1992,(10).
8
韦钰.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努力推进我国产学研合作上新台阶[N].中国教育报,2001-01-15(1).
9
[乌拉圭]朱迪斯·苏营等.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47.
10
高职成教部.高校科技与产业[N].中国教育报,2001—07—23(4).
共引文献
124
1
李德宏,付祥云.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产学研研究计量分析及其热点展望[J]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9(1):86-98.
被引量:1
2
王成军,王沛民.
基于创新型国家诉求下的中国三重螺旋演化分析[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4):336-350.
被引量:1
3
井文玲,李超群,张玉,闫成,杨子刚.
美国日本农产品加工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及启示[J]
.当代生态农业,2013,22(Z1):70-73.
4
游文明,周胜,冷得彤,丛曙,张煜,杨跃峰.
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优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0):9-12.
被引量:51
5
曾宪军.
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研究[J]
.经济师,2005(2):68-69.
被引量:18
6
王成军,王沛民.
是“产学研”还是“官产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28-33.
被引量:19
7
罗晓芳.
高职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改革实践[J]
.职教论坛,2005,21(05X):14-16.
被引量:5
8
马继洲,陈湛匀.
德国弗朗霍夫模式的应用研究——一个产学研联合的融资安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6):53-55.
被引量:23
9
俞吉兴,戴娟萍,李贤政.
高职院校烹旅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索[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3(2):38-41.
被引量:3
10
杜鹃,李焱焱,叶冰,肖引,桑建平.
中外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之比较[J]
.统计与决策,2005,21(07X):56-58.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2
1
窦铁岭,张笑归,王铁征.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1):65-67.
被引量:27
2
陈文汉.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大学与产业竞争优势[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3,0(6):31-34.
被引量:1
3
刘力.
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44-48.
被引量:33
4
金吾伦,郭元林.
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建设[J]
.湖南社会科学,2004(6):18-22.
被引量:9
5
王成军.
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5(1):89-93.
被引量:42
6
包国勇.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提升学校办学能力[J]
.交通职业教育,2005(3):12-13.
被引量:7
7
王成军.
初探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4):18-23.
被引量:2
8
王成军,黄宝东.
基于SCI2000的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50-52.
被引量:8
9
王成军.
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6,24(2):315-320.
被引量:42
10
涂俊,吴贵生.
三重螺旋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初探[J]
.科研管理,2006,27(3):75-80.
被引量:74
引证文献
4
1
王来武,郝淑君.
三重螺旋:中国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技论坛,2007(6):100-103.
被引量:4
2
张俊杰.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三重螺旋机制创新性实践[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3):148-149.
被引量:2
3
邵任薇,彭未名.
产学研结合中政府的作用及策略选择[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6):46-50.
被引量:18
4
解彦刚,蔡凤,何晓春.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1(6):150-15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陈士俊,柳洲.
产学研合作的“钻石琥珀模型”及其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2):14-18.
被引量:28
2
南兴良.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图书馆创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2):20-22.
3
王成军,公艳,窦德强.
基于三重螺旋理论的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5):18-20.
4
于新颖.
政府在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作用[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4):63-65.
被引量:6
5
王艳丽,薛耀文.
基于企业视角的促进校企合作效果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10,28(7):1082-1087.
被引量:29
6
刘芬芬.
政府在产学研结合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12):6-7.
被引量:2
7
任晶燕.
基于政府角度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4):87-90.
被引量:26
8
赵欣,何云峰.
政府治理视域下产学研合作阻力因素分析及动力机制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445-448.
被引量:2
9
郑桂茹,吴金华,张月辰.
加强产学研合作 全力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2):103-105.
被引量:4
10
陈斌,张凯.
依托“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探索农业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新途径[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3):135-137.
1
舒涛.
浅析后进生转化问题[J]
.内江科技,2016,37(5):139-139.
2
张曼,徐婷婷.
解析印度理工学院:三重螺旋的视角[J]
.高等理科教育,2013(6):61-66.
被引量:1
3
潘国富.
基于三重螺旋理论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4):152-154.
被引量:3
4
毋丹丹.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研究[J]
.中国德育,2015,10(4):16-20.
被引量:4
5
李定荣.
媒体教学理论的螺旋式发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9):47-48.
被引量:1
6
齐本胜,马梦云,苗红霞,朱昌平.
基于“三重螺旋”的高校“卓越计划”产学研工程实践模式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26-129.
被引量:4
7
陈严,杨玲.
优化实验教学 建构重要概念——以“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2015(6):20-22.
8
吴慧平.
大学服务创新的三重螺旋模式[J]
.高教探索,2009(5):36-39.
被引量:6
9
倪淑萍.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合唱教学的启示[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13-17.
被引量:1
10
王开东.
什么是好的课堂[J]
.基础教育论坛,2014,0(4Z):18-19.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