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栽培方法对优质早籼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不同栽培方法对优质早籼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王岳钧,孙健(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310004)本武验主要是针对水稻生产中存在的化学氮肥施用过多、施肥方法不当、后期断水过早和严重割青等同题而设立的。旨在通过不同栽培方法对优质早灿产量和品质影响规律的研究,寻...
作者
王岳钧
孙健
机构地区
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2,共3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优质早籼优化栽培技木研究"课题
关键词
籼稻
早籼
栽培方式
产量
品质
分类号
S51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68
1
谭震波,况浩池.
稻米垩白的研究综述[J]
.种子,1993,12(2):38-39.
被引量:20
2
陈秉发,陈建民.
籼稻米粒外观品质遗传初析[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3,8(4):5-10.
被引量:4
3
李筱明,刘进明.
水稻品种不同季节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1993(5):16-17.
被引量:13
4
陈玉虎,潘晓飚,屈为栋,张云康,闵捷.
早稻杂交稻米质遗传的初步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1993,34(2):55-57.
被引量:12
5
莫惠栋.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4):8-14.
被引量:325
6
朱旭东,熊振民,罗玉坤,孔繁林,曹立勇,闵捷.
异季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3):172-174.
被引量:67
7
徐富贤,洪松.
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2):101-105.
被引量:40
8
徐云碧,申宗坦.
籼稻米粒垩白的遗传[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9,15(1):8-13.
被引量:26
9
涂枕梅,李会兴,刘勋,刘仁根.
水稻旱床育秧高产的生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5,7(1):11-15.
被引量:2
10
周勇,文铁桥,宋国清,范崇春,居超明,徐国成.
植酸和氯离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1995,9(4):217-22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王岳钧,王恩银.
优质早籼舟903高产数学模型及优化农艺方案的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1996,8(1):15-18.
2
周新桥,邹冬生.
稻米垩白研究综述[J]
.作物研究,2001,15(3):52-58.
被引量:16
3
李祖章,刘光荣,彭志平,谢恒,黄晓峰,熊小兴.
早稻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1,13(3):1-5.
被引量:10
4
汪莲爱,周勇,居超明,汪玲玲,马翠英.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度相关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6):28-2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林洪鑫,曹开蔚,熊多根,程飞虎,彭春瑞,黄大山,陈忠平.
不同育秧基质对双季早晚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3(4):35-38.
被引量:5
2
聂守军.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5,25(5):28-30.
被引量:7
3
李祖章,谢金水,王海,叶春升,朱金保,龙丘陵.
早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形成与验证[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4):9-14.
被引量:2
4
胡继鑫,王光明,徐海.
水稻穗部性状与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23-925.
被引量:10
5
汪莲爱,董新国,杨洁,马云峰,余绍金.
湖北省水稻区试对照品种品质指标比较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2):1495-1498.
被引量:5
6
杨洁,汪莲爱.
2006~200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稻米品质分析与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0):2551-2552.
被引量:8
7
赵梅,王艳,王小波,张欣,崔晶,黄晓珊,杨雪.
不同氮素水平下津川1号产量及商品品质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67-68.
被引量:3
8
张玉荣,刘影,周显青,卞科,杜政,唐瑞明,李美琴.
稻米力学特性及其品质关联研究现状及展望[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0(9):1-4.
被引量:9
9
李慧龙,宋世枝,段斌,何世界.
水稻泥质法育秧与营养土法育秧经济效益对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59-59.
被引量:4
10
万鹏,龙长江,任奕林.
机器视觉技术在大米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5):873-876.
被引量:1
1
敖和军,邹应斌,王淑红,唐启源,冯跃华.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研究Ⅲ. 不同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69-173.
被引量:9
2
徐锦斌.
单季稻不同栽培方法对比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05,36(6):5-6.
被引量:1
3
张春鑫.
简述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6,0(22):53-53.
4
杨家志.
甜菜不同栽培方法试验简报[J]
.中国甜菜,1993(1):54-55.
5
李长复.
玉米和春小麦不同栽培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比较[J]
.农业技术经济,2002(2):35-36.
被引量:2
6
朱红梅,刘强,荣湘民,彭建伟,谢桂先,陈军文.
不同栽培方法对水稻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1):4-8.
被引量:17
7
王贤升.
不同早稻品种采用不同栽培方法对产量的影响[J]
.温州农业科技,2009(2):36-38.
8
陈煦,刘强,荣湘民,彭建伟,谢桂先,张玉平,石其伟.
不同栽培法对水稻氮代谢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288-291.
被引量:4
9
刘燕,刘伟,姜妍,王浩,王绍东,李远明.
干旱条件下不同栽培方法对大豆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技,2016(1):10-12.
被引量:1
10
吴平安,戴清明,曾爱平,李庆云.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P88s/0293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2005(3):26-27.
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