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基层农村妇女干部现状分析——以河南省南阳市郭滩镇、毕店镇农村妇女干部状况为例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农村村委组织中的妇女干部现状的考察,探讨当前农村妇女干部在村委组织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分析阻碍其参与村委事务的原因。
作者
仝雪
屈锡华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172-174,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妇女参政
农村妇女
农村妇女干部
分类号
C913.68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1
杨翠萍.
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3(4):120-123.
被引量:18
2
刘筱红,杨翠萍.
在村委会选举竞争派系的夹缝中——论农村妇女自组织资源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地位[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23-2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金玲.
非农化与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性别考察——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1997(2):90-95.
被引量:24
2
许启平.
村委会直选女性失利的思考[J]
.中国妇运,1999,0(8):20-21.
被引量:1
3
国家民政部.2000年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统计数据(BE/OL).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www.chinarural.org).
4
刘喜堂.三省九县村委会选举数据分析及项目评估专家意见(EB/OL).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网(www.chinarural.org).
5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妇女研究论丛,2000,(2).
共引文献
19
1
仝雪,张艳玲.
中国农村妇女参政研究综述[J]
.技术与市场,2005,12(12A):68-69.
被引量:4
2
徐宇珊.
妇女NGO与农村妇女参与意识[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3):38-42.
被引量:6
3
雷才丽,操文锋.
农村青年女性参政问题调查分析[J]
.甘肃理论学刊,2006(4):101-105.
被引量:3
4
雷才丽,操文锋.
三个维度分析农村青年女性参政问题[J]
.青年探索,2006(4):7-10.
被引量:1
5
韩玲梅,黄祖辉.
“政策失败”、比例失衡与性别和谐——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4):19-24.
被引量:7
6
胡荣,胡康,郭细卿.
影响妇女参与村级选举的诸因素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40-45.
被引量:10
7
师凤莲.
中国农村妇女政治冷漠现象探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54-160.
被引量:8
8
孔海娥.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女性社区参与[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6):21-25.
被引量:13
9
袁涓文.
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研究——以黔南地区长顺县凯佐乡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07-16609.
被引量:2
10
卓惠萍,刘筱红.
基于社会失范理论的农村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行为分析[J]
.东南学术,2010(3):17-2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2
1
周秀平,周学军.
社会支持网络与农村妇女发展——女村长与村落发展的案例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1):10-14.
被引量:6
2
黄雯,李录堂.
中国农村妇女问题研究综述[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55-61.
被引量:10
3
刘中一.
对一次民主选举的考察──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妇女参政的难点及制约因素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2001(z1):38-42.
被引量:12
4
张凤路,刘雪春.
农业生产的女性化趋势与农业科技推广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4):64-65.
被引量:12
5
杜洁.
以研究促进政策和法律纳入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与法律/政策项目的探索[J]
.妇女研究论丛,2006(S2):6-10.
被引量:11
6
鲁慎.
城乡差别与城乡关系──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77-81.
被引量:17
7
何坪,董蜀荣,吕在明,江敏,周洪敏,谢春英,陈祖禹,崔凤容,李曼霞.
重庆市社区居民卫生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重庆医学,2004,33(9):1308-1311.
被引量:4
8
刘斌.
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原因探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63-67.
被引量:18
9
金一虹.
从“草根”阶层到乡村管理者——50例农村女性管理者成长个案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2002(6):21-28.
被引量:17
10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
.妇女研究论丛,2001(5):4-12.
被引量:247
引证文献
4
1
夏支平,张波.
农业灾害防治女性化问题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20-24.
被引量:3
2
郑长兴.
浅论中国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J]
.科技资讯,2010,8(21):225-225.
被引量:3
3
曹荔函,张克云.
当权力遭遇性别——近10年女村官研究综述与展望[J]
.妇女研究论丛,2013(6):106-113.
被引量:7
4
周琦,刘承芳,张林秀,周欢,史耀疆.
农村妇女主任对当地卫生机构孕产妇保健服务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8(4):67-7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芦怡冰.
妇女村干部调节工作和家庭关系中的困境与解决方法[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260-262.
2
陈可珂.
性别正义视角下的农村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6):9-10.
被引量:1
3
张君羊,牛春华,沙勇忠.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女性角色[J]
.科学.经济.社会,2010,28(2):107-111.
被引量:2
4
姚德超,刘筱红.
农业女性化视野下农村妇女发展的困境与政策调适——基于阿玛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分析[J]
.兰州学刊,2012(8):74-78.
被引量:9
5
谢根成,吴丹.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管理学刊,2015,28(4):43-46.
被引量:3
6
李志梅.
浅析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影响因素[J]
.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11):284-284.
被引量:1
7
同雪莉,成天娥.
基层女村官抗逆过程机制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16(3):54-62.
被引量:12
8
陈小丽.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96-297.
被引量:1
9
张莉玲,梁炜.
基层女性干部培训方法研究——基于对陕西省“展璞计划”培训项目的实施分析[J]
.继续教育,2017,31(6):10-12.
10
张晓峰,许红,刘亚军,江苇,张欢欢,刘起佳,徐玮,何蔷.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村卫生室妇幼服务调查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2017,34(12):57-59.
被引量:3
1
田野.
一句话温暖一座城[J]
.做人与处世,2014(5):6-7.
2
王玉堂.
应重视并消除一个“危机”[J]
.领导科学,1989(3):30-31.
3
陈茜茜.
浅谈基层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神州,2013(17):38-38.
被引量:8
4
巴比·托胡塔尔.
哈萨克古典法的历史地位及作用[J]
.新疆社会科学(哈文),2009(4):30-34.
5
滕建桢.
试论统计信息的地位及作用[J]
.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2(1):12-13.
6
河南省南阳市第四小学学生作品选登[J]
.中国少年儿童(小记者版),2011(7).
7
董国良,马庆赐,郭运栓.
一位“未婚妈妈”的爱情故事[J]
.中国民兵,2005(7):44-44.
8
袁珈玲.
浅析白裤瑶农村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及作用[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119-121.
被引量:1
9
朋震,孙敏.
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
.科学管理研究,2004,22(4):90-92.
被引量:41
10
王雪丽.
妇女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91-492.
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