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调理肝脾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调理肝脾法不但在《金匮要略》中有所分布,而且在《伤寒论》中亦有广泛应用。仲景通过调理肝脾而达到和营卫、建中气;定心悸、缓挛急;疏肝郁、回厥逆;通三焦、利血气;和肝胃、止久利;退黄疸、湿热祛;除噫气、止呕逆;止腹痛、疏气机;和肠胃、散结痞;缓项强、止谵语的作用。集中体现了仲景“和于阴阳”的医学思想。
作者
武建设
连建伟
顾武军
机构地区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
浙江中医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1期2011-2013,共3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调理肝脾
伤寒论
张仲景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4
1
陈亦人.伤寒求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1
2
刘明武.
《伤寒论》治肝八法辨析[J]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6):253-254.
被引量:7
3
柯琴.伤寒来苏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6.
4
阎艳丽 宋国英.析《伤寒论》,262条[J].国医论坛,1995,(2):32-32.
共引文献
10
1
王喆,高慧霞,付彩云,王宗柱.
《伤寒论》顾护脾胃学术思想浅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4):22-23.
被引量:4
2
黄贵华.
张仲景脾胃学说研究概况[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4):70-72.
被引量:3
3
陈洋,徐列明.
《伤寒论》肝病证治探讨[J]
.四川中医,2007,25(2):42-44.
被引量:1
4
黄欢,黄家诏.
《伤寒论》的脾胃证治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58-59.
被引量:2
5
武夏林,潘华锋,史亚飞.
从柯琴之六经观辨析大柴胡汤证的归属——兼考证《伤寒论》大柴胡汤的组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434-2436.
被引量:2
6
刘华生.
试论气机升降学说在六经传变中的运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5):265-266.
被引量:5
7
郭春莉,付强.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浅析[J]
.中医文献杂志,2013,31(5):39-41.
被引量:2
8
谭家华,赵琳珺,常刚,朱迪,包江平,黄健,罗君,刘威.
《伤寒论》中肝胆病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分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1):50-54.
被引量:1
9
温桂荣.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研究概述[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5):304-307.
被引量:1
10
关新军.
《伤寒论》第359条疑义解析[J]
.国医论坛,2003,18(3):5-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0
1
黎芳,黎志良,林炳亮,谢奇峰.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胆汁性肝硬化的血脂及载脂蛋白分析比较(英文)[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3):52-54.
被引量:10
2
周益新,郭润利,弓雁涛.
吴茱萸汤证探究[J]
.山西中医,2005,21(1):60-61.
被引量:6
3
吴仲文,李兰娟.
肝硬化并发症与肠道菌群[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1):34-37.
被引量:10
4
倪若愚,李淑莉,易建华,罗端德.
肝衰竭所致肠道菌群上移及易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3):129-131.
被引量:40
5
刘铁军.
中医下法治疗肝病体会[J]
.吉林中医药,2007,27(1):11-12.
被引量:23
6
曹珊,王晶桐,刘玉兰.
胃肠道黏膜屏障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16(2):198-200.
被引量:11
7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典[M].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5-68.
8
刘丰,张北平,孔小云.
从湿热论治岭南地区肠道病症[J]
.新中医,2008,40(5):104-105.
被引量:3
9
周伏喜,卢放根,吴小平,霍继荣,凌奇荷.
肝炎肝硬化患者肠壁通透性变化与细菌移位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0):1438-1440.
被引量:14
10
马春曦,彭国林,詹丽英,李志晋,张晓云.
双歧杆菌治疗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观察[J]
.肝脏,2009,14(5):395-39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丁站新,宋雅芳,刘友章.
肝脾相关理论的经典溯源[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7):1344-1346.
被引量:18
2
廉晓晓,郭晓霞.
肠-肝轴学说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4):251-254.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马艺鑫,宁顺宇,吕晓明,陈丝,宋囡,吕美君,杨关林,贾连群.
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讨疏肝健脾法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450-2452.
被引量:16
2
钤培国,郭晓霞.
肝肠循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6,22(14):2799-2802.
被引量:11
3
彭学钱,王三虎.
从“肝脾相关”论治肝癌并发低血糖[J]
.中医学报,2016,31(12):1826-1829.
被引量:5
4
黄彬洋,刘晓瑞,韩雨欣,苏国明,包锐,曹渺,钟云龙.
从“脾主肉”理论浅析脾与康复中肌力训练对KOA的重要性[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6):811-812.
被引量:6
5
陈经宝,陈彦辰,庞凤舜,秦有.
从“肝脾相关”论治急性胰腺炎[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4):746-748.
被引量:8
6
陈洋,黄彬洋,刘晓瑞,熊德启,刘浩,王舒敏,文奕舒.
从脾论治膝痹[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9):141-142.
被引量:8
7
冯贺强,张彩红.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2018,31(12):47-49.
被引量:2
8
黄彬洋,刘晓瑞,张姗姗,李秘,韩雨欣,向俊蓓.
基于肝脾肾三脏的“脏-经-筋-穴”整体观合论膝骨关节炎[J]
.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9):47-49.
被引量:20
9
刘近明,赵国荣,邹俊驹,唐菲,梅明.
肝脾相关、肠-肝轴和酒精性肝病[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1):59-62.
被引量:15
10
陈敬文,刘珍珠,张宁,李梦琳,刘金涛,王维广,黄薰莹,席崇程,翟双庆.
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在肩项部疼痛疾患中的应用案例[J]
.世界中医药,2019,14(12):3313-3316.
被引量:2
1
袁婉丽,胡节惠,赵世英.
糖尿病并发阳痿证当重视调理肝脾[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8):1802-1803.
被引量:3
2
向宁成.
调理肝脾法治经前期紧张症[J]
.泸天化科技,1999(A09):90-90.
3
刘昌武,谢宏赞.
调理肝脾法治疗原发性低血压42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02,18(3):32-32.
被引量:4
4
陈薇,林春裳.
调理肝脾法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02例[J]
.福建中医药,2001,32(6):26-26.
5
吴红梅,唐旭东,刘绍能,周斌,李游,燕东,白宇宁.
调理肝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2):14-16.
被引量:5
6
刘凯,宫淑琴.
调理肝脾法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咳嗽[J]
.黑龙江中医药,2015,44(3):14-14.
被引量:2
7
谢晶日.
调理肝脾法在胃脘痛病中的运用[J]
.中医药信息,1990,7(5):28-29.
8
崔春霞,崔佰宇.
调理肝脾补肾法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220例[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51-51.
被引量:6
9
王作顺,房丽.
六味能消胶囊治疗高脂血症68例[J]
.陕西中医,2003,24(9):815-815.
被引量:2
10
郑嘉岗.
调理肝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0):24-25.
被引量:2
中医药学刊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