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子午流注针法近十年研究述评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子午流注针法近十年的研究结果,主要从针法标准、研究方案、研究态度三方面进行评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子午流注针法的研究,应汲取其科学合理的思想内核,扬弃糟粕,通过临床及实验研究,不断总结成果,进而创立现代时间针灸学。
作者
张勇
张英
邢玉瑞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学院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子午流注
研究进展
方法论
述评
分类号
R224.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5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7
参考文献
7
1
王立早.子午流注传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2
张国馨.试论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变闭穴为开穴的方法[J].中国针灸,1986,6(2):41-43.
3
蔡锡英,柳少逸.
子午流注与病死时间规律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69-171.
被引量:3
4
胡九凤.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高血压32例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0,16(2):29-30.
被引量:8
5
苗利军,李敏,韩慧,郭振宇,种军.
子午流注取穴法穴位注射黄芪液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医研究,1996,9(1):19-22.
被引量:10
6
胡剑北.按时取穴针刺的纳甲、纳子、灵龟三法质疑[J].河南中医,1986,(5):45-46.
7
彭增福.
十二经纳支法缺乏足够的中医理论依据[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0):47-4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汲胜昌,张凡,师愉航,占草,朱叶叶,陆伟峰.
基于振动信号的电力变压器机械状态诊断方法研究综述[J]
.高电压技术,2020,46(1):257-272.
被引量:82
2
彭增福,张家维.
略论十二经纳支法的演变[J]
.针灸临床杂志,1997,13(6):1-3.
被引量:2
3
虞枝生,林鸿民,汤美蓉,许再生.实验性乳癌小鼠脾脏及胸腺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87(01).
4
刘豫淑,陈友梅,刘又香,王亚文.
五腧穴电阻值在十二时辰中变化的研究[J]
.中国针灸,1997,17(7):401-402.
被引量:38
5
彭增福,周一谋.
试论运气学说对子午流注学说形成的影响[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2):60-62.
被引量:1
6
甘锡淞,李云,傅成华,郭辉,杨亭榆.
基于信息融合和CS-SVM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1):156-161.
被引量:32
7
李敏,陈果,沈大千,陈飞洋,罗宇昆,王昕.
基于改进凝聚层次聚类算法的变压器绕组及铁心故障诊断研究[J]
.高压电器,2018,54(1):236-242.
被引量:18
8
孙鹏,黄绪勇,耿苏杰,王秀利.
基于实时监测和例行试验数据的电力变压器状态动态评估方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38(3):210-217.
被引量:17
9
王享,黄新波,朱永灿.
PSO-IGWO优化混合KEL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9,33(2):154-160.
被引量:13
10
刘志远,陈海军,于晓军,夏欣倩.
基于振动信号的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
.高压电器,2019,55(11):18-25.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3
1
邱勇波,刘锦,武飞.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5):435-436.
被引量:101
2
王东娜,宋宏春.
黄芪在肿瘤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概述[J]
.北方药学,2010,7(2):27-29.
被引量:3
3
王培育,车彦忠,崔建梅.
“子午流注针法”近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6):61-62.
被引量:1
4
程爱萍,程书桃,张波,陈日新.
“纳支法”择时针灸局限性探讨[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4):36-38.
5
程爱萍,张波,程书桃,江一明,白芹,陈日新(指导).
“纳支法”择时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7,39(2):47-48.
被引量:7
6
唐阿梅,刘良丽.
苗药清肺保元汤治疗难治性肺炎的思路与方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1):31-35.
被引量:6
7
赵勇,王红,张淑文,任爱民,张丽霞,齐文杰,王宝恩.
复方清热颗粒治疗急性肺炎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3.
被引量:7
8
贲卉,荣培晶,高昕妍,李亮,何伟.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研究[J]
.针刺研究,2010,35(3):229-231.
被引量:9
9
王艳富,马朝阳,万文俊,熊修安,王颖,王鹂.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1,31(8):951-953.
被引量:6
10
邓柏颖,何舟,钟婷,龙贵清,黄必德.
病程差异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时间与纳甲法开穴经络的相关性[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719-17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9
1
梁春玲,刘祖发,张辰浩,陈晓杰,张然,刘杰,李宁,李晓涛.
揿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心肌损伤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20,41(3):383-386.
被引量:13
2
付玉婷,刘悦明,吴微.
通补宗气针法联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NO和ET水平影响[J]
.四川中医,2022,40(2):190-192.
被引量:7
3
徐桂琴,查必祥,司晓华,黄日龙,杨骏,李雪苓.
基于CNKI探讨针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7):163-167.
被引量:1
4
聂道芳,董晓夫,马红青.
浅析子午流注的机制及其缺憾[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9):2-3.
被引量:20
5
高少才.
子午流注与时间医学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1):1307-1309.
被引量:19
6
王鹏,潘荣菁,舒勤.
子午流注质难[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41-42.
被引量:5
7
夏桂成.
子午流注纳甲纳支说的临床应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6):324-326.
被引量:7
8
王继.
论子午流注针法的合理内涵与缺憾[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4):18-20.
被引量:7
9
乔新,谷岩春.
子午流注值的函数和映射表述及其临床意义[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4):2-4.
被引量:3
10
韩新强,韩艳茹,韩宝茹.
子午流注纳甲法临床应用简捷算法[J]
.河北中医,2005,27(1):39-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高骏,刘旭光,颜贤忠,余曙光,吴巧凤,杜怀斌,梁繁荣.
代谢组学研究针灸关键问题的初步策略分析与探讨[J]
.针刺研究,2011,36(4):296-301.
被引量:26
2
宋爱利.
子午流注针法临床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2551-2555.
被引量:39
3
苏绪林.
论子午流注针法质疑[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4867-4869.
被引量:16
4
邢潇,王艳君,崔林华,计彦新.
高玉瑃应用子午流注针法经验撷要[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4):612-615.
被引量:14
5
张贺,于美丽,张艳,徐浩.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504-506.
被引量:2
6
黄奔,颉旺军,方晓丽.
子午流注纳甲法补穴研究概况[J]
.河南中医,2022,42(1):121-124.
被引量:3
7
许壅荣,王维峰.
关于子午流注针法的思考[J]
.中医学报,2023,38(9):1865-1871.
被引量:2
8
唐枭,汤阳,文巧,余洋,唐成林,彭勋超.
冠心病心绞痛特色针法临床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40(8):1672-1675.
二级引证文献
97
1
张健强,赵征宇,张薇,黎明,任鸿伟,蔡定均.
基于CiteSpace的子午流注针法知识图谱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727-2735.
被引量:16
2
韦婷,白艾灵,王宇,刘祎,赵征宇,蔡定均.
不同时间点针刺对穴区HSP27、MAP4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5):1668-1673.
被引量:3
3
胡月,李征,蒋运兰,蒋川,周香德,曾洋洋.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0(6):22-29.
被引量:11
4
邓凯烽,毛文倩,陈晓强,罗统安,朱丹萌,朱英,陈日兰.
基于《黄帝内经》三因制宜理论浅析针灸的临床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70-73.
被引量:2
5
陈丽萍,周中,计俊林,李南南,阮明珠.
揿针联合子午流注时辰法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以及肿胀的干预作用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0(8):165-168.
被引量:15
6
李彤,田牛,罗毅.
组织通道研究[J]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1-5.
被引量:3
7
刘健,万磊,黄传兵,汪元,曹云祥,刘磊,程园园,冯云霞,孙玥,齐亚军,王芳,张晓军,郑力.
代谢组学实验技术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190-193.
被引量:4
8
Dou Chuan-zi,Feng Hui,Zheng Xiao,Liu Xiao-xu,Zhu Xi-fa,Liu Shi-min,Wu Lu-yi,Yang Ling,Lu Yuan,Zhang Wei-wei,Liu Hui-rong,Huang Guo-qi.
Thinking on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Based on Metabolomics[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4,12(2):73-79.
被引量:2
9
邓海珊,雷江,徐凤宜.
子午流注配合经脉干支表达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干预[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12):2638-2641.
被引量:8
10
蒋迎鸾.
子午流注纳子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失眠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1):89-92.
被引量:20
1
周滨.
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中医药的发展[J]
.枣庄卫生,2010(5):25-28.
2
袁玮,周一谋.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融合与扬弃[J]
.医学与哲学,1989,10(2):24-27.
3
周宾宾,李敏智,陈培,韦健.
从中医经典谈“治未病”[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430-3431.
被引量:1
4
陈海英,宋登浩,安秀芹,李妍.
浅析胃脘痛患者的择时用药护理[J]
.河北中医,2008,30(4):430-431.
被引量:3
5
戴春福,翁晓红.
温病伏邪学说应扬弃[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1(1):10-11.
被引量:2
6
张玉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择时治疗32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4,45(11):826-828.
7
赵宏宇,寇桂娥,李涛.
中医发展之浅见[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82-83.
8
洪蕾,冼华.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2):92-94.
被引量:63
9
杨玥,周桂桐.
申时治疗肝病理论探讨[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2):4-5.
被引量:5
10
陈德全,陈涛.
时间病证治验2则[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4):89-89.
被引量:1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