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清代长江中游经济史研究综述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26,共11页
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参考文献69
-
1吴量恺.清朝前期国内市场的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1986(2):36-43. 被引量:2
-
2李华.清代湖南商人的经商活动——清代地方商人研究之九[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104-116. 被引量:5
-
3谭天星.简论清前期两湖地区的粮食商品化[J].中国农史,1988,7(4):60-68. 被引量:5
-
4谭天星.清前期两湖地区粮食产量问题探讨[J].中国农史,1987,6(3):29-37. 被引量:9
-
5方行.清代前期农村市场的发展[J].历史研究,1987(6):78-93. 被引量:23
-
6徐晓望.清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30-40. 被引量:5
-
7任放,杜七红.传统市镇近代化刍论——以汉口为个案的研究[J].人文论丛,2000(1):142-154. 被引量:1
-
8张建民.“湖广熟,天下足”述论——兼及明清时期长江沿岸的米粮流通[J].中国农史,1987,6(4):54-61. 被引量:19
-
9张家炎.粮棉兼重 各业发展——清代中期江汉平原作物结构研究[J].古今农业,1991(3):28-34. 被引量:2
-
10李华.清代湖北农村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地方商人的活跃——清代地方商人研究之五[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2):50-6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156
-
1吴量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5(2):49-55. 被引量:8
-
2黄挺.明清时期的韩江流域经济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2):26-34. 被引量:26
-
3王澈.乾隆五十九年查办巴宁阿与盐商交结联宗案[J].历史档案,1994(1):3-11. 被引量:4
-
4叶显恩,谭棣华.明清珠江三角洲农业商业化与墟市的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1984(2):73-90. 被引量:52
-
5黄冕堂.清代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考辨[J].文史哲,1990(3):27-38. 被引量:9
-
6吴琦.清代湖广漕额辩析[J].中国农史,1988,7(3):40-44. 被引量:4
-
7王继平.论清代湖南的手工业和商业行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3):35-39. 被引量:6
-
8王廷元.略论徽州商人与吴楚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24-31. 被引量:14
-
9李华.清代湖北农村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地方商人的活跃——清代地方商人研究之五[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2):50-60. 被引量:13
-
10谭天星.乾隆时期湖南关于推广双季稻的一场大论战[J].中国农史,1986,5(4):33-3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468
-
1黄志繁.从全族共有到股份自愿:试论清代族产的形成与演变——以江西石城长溪赖氏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4):40-49. 被引量:2
-
2彭凡洗,黄权生.湖北茶文化地名探析[J].三峡文化研究,2020(1):169-179.
-
3夏方胜.矿产、社会和生态:明清时期赣东北地区的矿业研究[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2):220-234.
-
4谢宁静.从嘉靖时期万寿宝塔的捐建看辽藩与沙市市镇经济[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0(2):141-153. 被引量:3
-
5廖涵.清代江西棚民的社会上升流动——以铅山篁碧村为中心[J].清史研究,2021(3):78-89. 被引量:1
-
6王烨.清代天门地区自然环境与棉花种植的交互影响[J].长江文史论丛,2022(1):138-153.
-
7许耀宗.长江流域水利社会史研究综述[J].长江文史论丛,2019(1):216-230. 被引量:1
-
8尚俊颖,何增科.被牺牲的半壁江山:地域不平等如何引发明末起义?[J].开放时代,2023(3):107-124. 被引量:1
-
9张小坡,李林.新发现的两淮徽州盐商文书及其史料价值[J].徽学,2021(1):268-281. 被引量:1
-
10周忠华,黄琴琴.革命文化自信与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J].红色文化学刊,2021(1):76-85. 被引量:1
-
1肖开霖.中部,塌陷还是崛起?——聚焦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中国高新区,2004(6):26-29.
-
2刘爱华.关于成立中国湖广——港澳经济合作区的建议[J].计划与市场,1997(2):11-13.
-
3专家行述·武力[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5).
-
4周群.回芜途中有感[J].诗词月刊,2015(5):69-69.
-
5陈敬宇,郭洪业.芜湖米市的兴起及其与李鸿章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5):575-578. 被引量:5
-
6金侃华.拱墅区扎实推进“杭法十条”以法治促发展[J].杭州,2015(8):38-38.
-
72017年2月中共杭州市委大事记[J].杭州,2017(6):64-65.
-
8焦点[J].现代商业,2008(13):10-11.
-
9刘宇.明清河南市镇经济的特点及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219-219. 被引量:3
-
10叶依能.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经济[J].中国农史,2000,19(3):57-64.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