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蚕茧微波干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2
Study on dry technology of silk by micro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探讨蚕茧微波干燥的实用性,利用现有的茶叶微波杀青干燥设备,进行了较系统的蚕茧微波干燥试验,测试分析了蚕茧微波干燥过程及影响干燥的各种因素,并与传统干燥方法比较,分析了利用微波技术干燥蚕茧的特点和效益。
作者
陆生海
宋亚英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苏州大学城市科学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19,共3页
Journal of Silk
关键词
蚕茧
微波干燥
实用性
试验研究
分类号
TS143.21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陆生海,宋亚英.
微波干燥蚕茧的工艺研究[J]
.蚕业科学,2003,29(2):210-212.
被引量:9
2
陆生海.
蚕茧的微波干燥特性研究[J]
.纺织学报,2004,25(3):21-22.
被引量:4
3
肖宏儒,宋卫东,朱志祥,朱锦彤.
茶叶微波加工技术的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3):175-178.
被引量:33
4
吴智慧.
高频介质加热技术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1994,7(6):30-36.
被引量:74
5
封纪述.
蚕茧干燥的特殊性及烘茧机的研制方案[J]
.四川丝绸,2003(2):8-1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刘昌铎.
木材微波干燥技术[J]
.木材工业,1996,10(3):30-31.
被引量:17
2
苏州丝绸工学院 等.制丝学(M)[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2.68-71.
3
王俊.稻谷的微波特性及品质(J)[J].农机与食品机械,1998,5:15-15.
4
制丝学.苏州丝绸工学院等编[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2.68-71.
5
无锡轻工业学院编.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210-268.
6
应回新. 微波加热与微波关系. 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1981.
7
北京邮电大学编. 微波技术基础.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7.
8
李笑光. 农作物干燥与通风贮藏. 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89.
9
陈中,彭志英.
微波加热技术与食品工业[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3(6):53-56.
被引量:19
10
王绍林.
微波加热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应用[J]
.食品科学,2000,21(2):6-8.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114
1
郭辽朴,李洪军,杜杰,王盼盼,黄琴.
微波杀菌技术在肉制品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2008,22(5):76-79.
被引量:6
2
李晓玲,高瑞清,黑田尚宏,小林功.
人工林杨木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J]
.木材工业,2004,18(4):12-15.
被引量:5
3
陆生海,宋亚英.
微波烘茧内部蛹体的热变化及其对茧质的影响[J]
.丝绸,2004,41(7):20-21.
被引量:4
4
杨敏,王喜明.
微波加热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进展[J]
.木材加工机械,2005,16(2):32-35.
被引量:8
5
张薇.
微波干燥扇贝柱热质传递模型的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2):107-110.
被引量:9
6
郭荣辉,杨晓青,秦文峰.
微波法快速测定钼酸铵中的水分[J]
.中国钼业,2005,29(3):29-31.
被引量:2
7
邹凤竹,崔为正,王彦文,邢黎峰,牟志美,李爱玲,杨海霞.
家蚕蛹数量型体征值间关系的研究[J]
.蚕业科学,2005,31(3):290-293.
8
张薇,王泽槐,许静芬.
淮山药微波干燥过程温度水分的特征变化研究[J]
.中药材,2005,28(9):760-764.
被引量:24
9
高瑞清,李晓玲.
杉木人工林木材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J]
.木材工业,2005,19(6):8-11.
被引量:10
10
朱德泉,王继先,朱德文.
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2):72-75.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14
1
陆生海,宋亚英.
微波烘茧内部蛹体的热变化及其对茧质的影响[J]
.丝绸,2004,41(7):20-21.
被引量:4
2
吴智慧.
高频介质加热技术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1994,7(6):30-36.
被引量:74
3
郑成,陈岚生,陈梨,林炜,余炳球,黄林山,梅博文,文哲光.
红外线用于蚕茧干燥的适用性探讨[J]
.蚕业科学,1995,21(2):114-117.
被引量:5
4
冯能莲,王德义,祁素英.
微波烘茧的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4):568-571.
被引量:5
5
陆生海.
微波技术在蚕茧干燥中的应用研究[J]
.干燥技术与设备,2006,4(4):212-214.
被引量:2
6
YOUSIF A N, SCAMAN C H, DURANC T D.Flavor volatil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vacuummicrowave- and air-dried sweet basil(ocimum basilicum L) [J]. J Agric Food Chem,1999, 47: 4777-4781.
7
许帅,徐英莲,齐素梅.
鲜茧微波预处理工艺[J]
.丝绸,2009,46(12):24-28.
被引量:2
8
郑成,刘晓国,雷雨,黄林山,梅博文,张学武.
红外干燥不能提高蚕茧的干燥速率[J]
.化学工程,2000,28(1):44-47.
被引量:2
9
张善才,刘桂芬.
常规触蒸对茧包中、边部位茧的丝胶溶失率及其生丝机械性能的影响[J]
.丝绸,2000,37(10):15-18.
被引量:1
10
刘保生,崔为正.
微波干燥机烘茧研究初报[J]
.北方蚕业,2001,22(4):17-1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陆生海.
干燥新技术及其在烘茧中的应用[J]
.丝绸,2007,44(4):42-44.
被引量:1
2
于东亮,葛华丽,杨挺,章华军,祝云云,江文斌.
微波二冲干燥蚕茧的实验研究[J]
.丝绸,2011,48(5):16-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红,伍联营,张佩,胡仰栋.
干燥及其废气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0,29(S1):548-550.
被引量:1
2
黄继伟,林海涛,凌新龙,蒋芳,宁晚娥,汪青,岳新霞,唐春怡,李军生.
面向生丝质检与缫丝质控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43(6):103-106.
1
侯大伟,李友文.
微波对纺织材料干燥的探索[J]
.非织造布,1998(4):28-29.
被引量:1
2
王绍宗,单忠德,吴双峰.
微波干燥技术在筒子纱线中的应用[J]
.纺织学报,2011,32(8):133-135.
被引量:4
3
郑秀梅.
微波干燥在亚麻纺织工业的应用[J]
.科技创业家,2012(22):248-248.
4
“超级微波炉”可将纺线“绿色烘干”[J]
.大众科技,2010(9):11-11.
5
吴海涛,何培祥,梁列峰,吴大洋.
微波烘茧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四川丝绸,2005(1):13-14.
6
童孟良.
微波干燥在亚麻纺织工业的应用[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06,35(1):21-23.
被引量:3
7
陆生海.
蚕茧的微波干燥特性研究[J]
.纺织学报,2004,25(3):21-22.
被引量:4
8
施星如,张治禾,陈建勇,汪永康.
影响蚕茧适干烘率因素的分析[J]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6,13(4):5-10.
9
于东亮,葛华丽,杨挺,章华军,祝云云,江文斌.
微波二冲干燥蚕茧的实验研究[J]
.丝绸,2011,48(5):16-18.
被引量:1
10
马玉晶,孙菁菁,孙以泽.
微波干燥法与普通干燥法对棉纱上染率影响的研究[J]
.纺织服装科技,2008,29(1):8-11.
被引量:1
丝绸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