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和东盟产品竞争力比较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和东盟总体经济层次相近,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究竟有何差异和联系?本文旨在利用基本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分析1999年到2003年中国和东盟产品的显著性比较优势(RCA)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来比较中国和东盟产品的竞争力和相关联程度,并提出一些政策上的相关建议。
作者
张建清
宋士菁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商学院
出处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10-13,共4页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关键词
竞争力
显著性比较优势(RCA)
等级相关系数
分类号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37
1
何帆,覃东海.
东亚建立货币联盟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
.世界经济,2005,28(1):3-16.
被引量:38
2
张茵,万广华.
试析我国贸易余额波动的成因[J]
.经济研究,2005,40(1):38-46.
被引量:33
3
熊启泉,杨十二.
重新审视进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5(2):5-10.
被引量:55
4
李玉举.
应用引力模型评判区域贸易安排与出口增长[J]
.财经科学,2005(3):100-106.
被引量:5
5
田园,宋维明,程宝栋.
我国胶合板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5(9):22-27.
被引量:21
6
刘伟.
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
.经济研究,2006,41(1):4-10.
被引量:85
7
张鸿.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其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6(4):46-52.
被引量:39
8
荣静,杨川.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贸易互补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6(8):45-49.
被引量:65
9
李稻葵,李丹宁.
中美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哪里?[J]
.国际经济评论,2006(5):13-16.
被引量:84
10
周曙东,胡冰川,吴强,崔奇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区域农产品贸易的动态影响分析[J]
.管理世界,2006,22(10):14-21.
被引量:67
引证文献
7
1
齐绍洲.
中国-东盟相互贸易依存度与建立东亚货币区的路径选择[J]
.国际贸易问题,2007(4):60-64.
被引量:3
2
吴丹.
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与潜力: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8(5):32-36.
被引量:32
3
卢万青.
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变动趋势——基于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视角[J]
.国际贸易问题,2009(7):61-70.
被引量:20
4
于光,王东旭.
山东省胶合板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9(8):79-84.
被引量:1
5
陈雯,卢超铭.
新区域主义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非传统收益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9(11):47-52.
被引量:10
6
陈昕.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3(1):21-23.
被引量:3
7
王宁.
探讨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J]
.经营管理者,2013(26):143-143.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罗新杰,侯方淼,王静.
制度距离对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的影响[J]
.世界林业研究,2020,33(1):81-86.
被引量:2
2
邵桂兰,胡新.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流量与潜力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4-39.
被引量:21
3
牛浩.
新形势下中国双边贸易流量的实证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讨论[J]
.技术与市场,2009,16(1):55-56.
被引量:5
4
张海伟.
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及应用综述[J]
.商业经济,2010(2):68-70.
被引量:19
5
李强,田晓宇.
东盟“10+3”出口与进口效应:基于三维引力模型的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10(6):47-53.
被引量:11
6
赵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及其特殊效应[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30(8):89-92.
被引量:2
7
沈莹娟,陈丽珍.
地理距离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
.商业时代,2010(34):40-41.
被引量:2
8
邹钧.
金融危机后中国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兼论“低碳技术贸易壁垒”[J]
.行政与法,2010(11):113-116.
9
王三兴.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规模的成因——基于FDI和加工贸易视角的解释[J]
.国际贸易问题,2011(2):158-169.
被引量:3
10
蒲华林.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对我国贸易平衡的影响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1(4):15-23.
被引量:11
1
李严锋.
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定量评价[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14(5):62-64.
2
熊正贤.
重庆区县投资环境评价与外资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5):136-141.
被引量:1
3
芦燕坤.
智猪博弈在中小企业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中的应用[J]
.中国商界,2009(3):90-90.
4
陈代,战吉宬.
近十年来亚洲国家葡萄酒产业格局变化及主要国家葡萄酒竞争力的演变分析[J]
.酿酒科技,2011(6):122-130.
被引量:13
5
邱立成.
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J]
.南开经济研究,1999(6):33-39.
被引量:16
6
林英泽,石桥.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第六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述要[J]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2):36-40.
被引量:1
7
郑士贵.
经济、伦理和商业诚实:述评[J]
.管理观察,1997,0(10):16-16.
8
褚晓琳.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中国物价,2009(9):53-55.
被引量:1
9
李迎旭.
商贸流通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二维驱动作用[J]
.商业经济研究,2015(8):12-14.
被引量:8
10
章新蓉,刘小芳.
彩票行业的资金分配与福利效应[J]
.开发研究,2011(5):49-52.
被引量:2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