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主要社会病的成因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
1
Caus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 disease in contemporary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社会病层出不穷,成为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一大威胁。社会病的产生根源主要在于社会,社会转制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侵袭、素质教育的欠缺等因素,它们均是社会病共同成因。社会病必须群防群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从卫生立法、健康教育、行为和生活方式、社会预防等方面入手,保证广大人民生命与健康。
作者
李慧
李春燕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出处
《卫生软科学》
2005年第6期424-425,共2页
Soft Science of Health
关键词
社会病
成因
防治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周达生,戴梅竟.
现代生活方式与健康-社会病防治(系列讲座)[J]
.中国全科医学,2000,3(1):81-82.
被引量:4
2
龚幼龙 李鲁.社会医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200.
3
黄玉云,王文政,卢志雁.
现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J]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21(2):21-22.
被引量:4
4
汪灏.
病树前头万木春——论市场经济对犯罪的影响[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3):52-55.
被引量:1
5
刘春望.
加强社会病防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J]
.地质勘探安全,1999,6(3):48-48.
被引量:2
6
徐长山.
论我国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74-7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静,苑杰,胡万宁,于文霞.
3850名老年人脉压指数水平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5-16.
被引量:19
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
[2]赖肖尔.日本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4
[3]J*奈比斯特,P*阿伯迪妮.2000年大趋势[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5
李健,商菲菲.
血浆内皮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6):501-503.
被引量:7
6
陈慧,王丽娜,白玉茹,沈晓丽,蒲晓东,胡锡衷.
脉压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作用[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4):291-293.
被引量:23
7
杨鹏麟,徐定修,张素勤.
脉压指数评价血管硬化的可行性探讨[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6):334-337.
被引量:201
8
陈葵,李建军,邓汉华,葛建.
原发性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心肌肥厚的关系[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1):70-73.
被引量:6
9
刘力松,华琦.
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5(3):165-167.
被引量:39
10
陈鹏,杨鹏麟,王凯华,吴连拼,官学强.
老年人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11(3):250-253.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
8
1
黄德娟,黄德超,甘礼敏.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生物学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2007,16(3):377-379.
被引量:14
2
谢启超,王玲俐,陈正堂,胡义德.
一例伴自杀行为癌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剖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440-1441.
3
荆丽梅.
我国当前社会病的控制措施[J]
.社区医学杂志,2006,4(09S):56-58.
4
曹玉珍,李新立,史亚非,董桂云,张珂,胡青.
驻某地部队干部亚健康状态者SCL-90调查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4):610-612.
被引量:3
5
贾洪波,李国柱.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分析[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31(6):81-85.
被引量:1
6
尚保春.
高层次女性人才亚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2,31(4):84-88.
被引量:4
7
夏莉.
关于共赢理念的哲学建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7(1):26-30.
被引量:2
8
杨丽华,林振寰.
三维健身观与健身要素的构成[J]
.体育学刊,2003,10(3):44-4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1
1
张国栋.
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问题的制度分析[J]
.理论学刊,2005(4):74-75.
被引量:2
2
李钢.
社会转型与代价刍议[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108-111.
被引量:2
3
郑杭生.
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
.社会科学研究,2008(4):1-9.
被引量:74
4
闫杰.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病态社会心理分析[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178-181.
被引量:6
5
陈雷雷.
论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制度反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217-218.
被引量:6
6
张传鹤.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成因及对策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0(5):42-46.
被引量:18
7
史少博.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J]
.兰州学刊,2010(11):8-11.
被引量:14
8
沈望舒.
把腐败当“社会病”医治[J]
.瞭望,2010(51):57-57.
被引量:2
9
艾医卫,朱雄君,瞿理铜.
湖南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5):5-10.
被引量:2
10
宋义强.
社会病态人格成因及对策浅析[J]
.法制与社会,2007(4):692-69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朱雄君.
社会失范:中国社会病态现象归因分析的一个视角[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2):14-1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郑安文.
当代中国社会病态成功观的成因与对策[J]
.社科纵横,2013,28(6):71-74.
2
郑安文.
当代中国社会病态成功观问题探析[J]
.学理论,2013(21):102-104.
被引量:1
3
张国敏.
论社会性行为的构成要件[J]
.中国监狱学刊,2013,28(6):34-38.
被引量:2
4
张国敏.
试论社会性行为的构成要件[J]
.社科纵横,2014,29(6):88-93.
被引量:3
5
曾小滨,刘宏.
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分析与思考——以未成年抢劫犯①为对象[J]
.中国监狱学刊,2014,29(3):66-72.
6
范国周,张秀梅.
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社会失范与道德危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5):43-48.
被引量:1
7
原宙,平章起.
价值观念多元化境遇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探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2):142-145.
被引量:4
8
申金山,陈偲苑.
社会病理学视角下高校行政腐败的治理[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6):94-101.
被引量:1
1
《灾后重建的汶川样本》出版发行[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120-120.
2
张明.
研究分析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J]
.祖国,2016,0(20):295-295.
3
周柏春,孔凡瑜.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探讨[J]
.前沿,2010(15):124-127.
4
童秀兰.
福利制度——犯罪预防的社会学思考[J]
.前沿,2008(7):142-144.
被引量:3
5
哲路.
团结一心抗击非典——辽宁抗击非典侧记[J]
.今日辽宁,2003(3):5-7.
6
朱家美.
平安曲靖着力于基层基础建设[J]
.长安,2007(1):44-44.
7
赤艳,张晓明.
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社会预防的分析[J]
.保定学院学报,2008,21(3):93-95.
被引量:1
8
王丹华.
浅谈如何提高医院护理质量[J]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0(11):265-265.
9
丁一,杨敬辉.
我国大学生犯罪社会预防机制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2016,23(1):22-24.
10
夏国美.
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研究[J]
.关爱女孩行动,2007(12):37-37.
卫生软科学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