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5年第12期31-34,共4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二级参考文献8
-
1张岱年.建设新道德——儒学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过时[J].教育艺术,1996(6):34-34. 被引量:7
-
2[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23.
-
3冯哲.走近南怀瑾[N].中华读书报,2001-07-25.
-
4南怀谨.亦新亦旧的一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
5周作人.儿童的书[A].钟叔河.周作人散文类编·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
6南怀谨.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
7南怀谨.原本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8张岱年,张拴平.会通中西 综合创新——国学大师张岱年访谈录[J].社会科学家,2000,15(3):6-8.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42
-
1江净帆.“读经”运动: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尊”——兼与蒋庆先生商榷[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8-70. 被引量:6
-
2李静.“儿童读经”运动质疑[J].文教资料,2008(17):152-153.
-
3刘晓东.夸美纽斯论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J].幼儿教育,2004(7):6-7.
-
4刘晓东.论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80-86.
-
5刘晓东.从学习取向到成长取向: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方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4):16-20. 被引量:42
-
6丰向日.科学理性地看待儿童读经[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5):139-142. 被引量:10
-
7刘晓东.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与郭齐家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4-79. 被引量:16
-
8刘伟.“孟母堂”引发的教育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7(03A):22-24. 被引量:1
-
9刘伟.浅论读经对青少年儿童的益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76-78. 被引量:2
-
10吴早先.如何对待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经验[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8(4):51-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2
-
1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J].读书,2001(6):13-20. 被引量:56
-
2马健生,王勇.试论儿童在后现代视野中的消失[J].教育科学,2005,21(5):19-22. 被引量:6
-
3谭旭东.童话精神及其对童年生命的呵护[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6(2):14-14. 被引量:7
-
4徐冬梅.让母语教育回到儿童本位[J].人民教育,2006(21):33-35. 被引量:2
-
5[1]尼尔·波滋曼.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6[2]卢梭.爱弥尔: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7[3]马克斯·范梅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
8Irmgard Bock:Padagogische Anthropologie der lebensalter. Eine einfuhmng.Ehrenwirth Verlag Munchen 1984,S.113.
-
9詹栋梁儿童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60-61.
-
10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5.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李芗.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少儿阅读推广策略浅析[J].国际公关,2020,0(3):243-243. 被引量:1
-
2何毅,潘玉驹.拯救孩子的童年:儿童成人化现象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3):28-33. 被引量:19
-
3唐芬芬,徐艳贞.童年生活史:一种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4(7):24-27. 被引量:5
-
4陈志刚,贾江虹.析历史认识教育的实施[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5(2):23-29. 被引量:3
-
5邢舟亚.尊重与浪漫:幼儿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石[J].领导科学论坛,2015(5):54-55. 被引量:1
-
6赵余航.分析当前我国儿童权益受损的原因及其对策[J].赤子,2015(11):75-75. 被引量:1
-
7陈小慧,杨日飞.“幼儿为本”: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核心理念[J].现代教育论丛,2017(3):37-43. 被引量:7
-
8聂金梅,王国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体验式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探索——以潍坊市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5):30-32. 被引量:3
-
9陶鑫.试论公共图书馆提升未成年人阅读品牌活动品质和效能的途径——以襄阳市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9,0(7):48-52. 被引量:5
-
10孙彦钦.民国时期儿童科普刊物编辑特征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180-181.
-
1刘晓东.从学习取向到成长取向: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方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4):16-20. 被引量:42
-
2郭富斌.从价值取向看2005年高考文综历史命题的得失[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9):34-37.
-
3张玲玲.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内蒙古教育(D),2015(5). 被引量:1
-
4何志芳.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隐性分层教学[J].祖国(建设版),2013(5):118-119.
-
5沈军.浅谈创建学习取向课堂——跳箱单元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10):39-39.
-
6苗爱英.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兴趣[J].大舞台(教学与艺术),2009(9):49-49.
-
7刘凤红.略论终身学习取向的成人课程开发[J].交通职业教育,2003(4):29-30.
-
8王辉,李慧卿,贾鹏.科学构建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41-42. 被引量:4
-
9魏欣.积极的学习取向——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07(8):6-7. 被引量:1
-
10刘凤红.略论终身学习取向的成人课程开发[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3(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