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武汉城市定位与发展取向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定位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准确把握城市的定位问题,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城市定位既要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又要有利于发挥城市功能;既要有战略性,又要表现动态性。武汉市可以围绕一个特色、两个核心、三大产业、四项功能来确定城市定位,构筑综合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作者
李春洋
机构地区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5年第12期27-31,共5页
Stud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城市定位
武汉市
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
核心竞争力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0
1
管驰明,姚士谋,陆树建,邱阳民.
基于全球区位论的城市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
.人文地理,2003,18(4):69-74.
被引量:10
2
陆伟芳.
近代英国城市群落与城市发展定位[J]
.世界历史,2004(6):82-90.
被引量:4
3
董晓峰,史育龙,张志强,李小英.
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067-1074.
被引量:55
4
励奎铭.
宁波城市定位及其他——对宁波“十一五”规划的若干建议[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11):7-9.
被引量:1
5
李广斌,王勇,袁中金.
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
.城市规划,2006,30(2):79-82.
被引量:115
6
郝寿义,高进田.
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J]
.开放导报,2006(2):25-28.
被引量:73
7
冯垚.
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J]
.理论探索,2006(3):96-98.
被引量:14
8
郝寿义.
天津滨海新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J]
.城市,2006(3):3-6.
被引量:16
9
王振坡,王丽艳.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探讨[J]
.城市,2006(4):9-12.
被引量:7
10
张坤,肖绮芳.
滨海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J]
.城市,2006(4):13-1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3
1
李丽莎,韩军青,钱秀杰.
武汉市城市形象塑造初探[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z1):80-82.
被引量:6
2
李春洋.
中部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J]
.开放导报,2007(2):17-20.
被引量:5
3
王英利,陈为忠.
大都市带周边地区城市定位的依据及途径——以南通市为例[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27-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陈华松,李乐芝.
扬黄冈教育 竖品牌优势——浅谈黄冈基础教育在武汉城市圈中的榜用[J]
.科技资讯,2008,6(27).
被引量:4
2
姜沂秀,陆建新.
南通沿海港区建设对长三角物流格局的影响[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14-16.
被引量:2
3
李家祥,戴超.
综合配套改革各试验区研究热点述评[J]
.开放导报,2008(6):40-46.
被引量:3
4
朱海建,黄广茂.
南通船舶装备产业发展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88-90.
被引量:1
5
李美平.
临汾市城市形象塑造初探[J]
.科技信息,2009(27):275-275.
被引量:1
6
吕全国.
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背景和意义[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6):94-96.
7
于畅.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J]
.消费导刊,2011(3):36-37.
8
张景艳.
运城市城市形象塑造[J]
.科教导刊,2012(6):89-89.
9
许林.
促进大别山试验区提升为国家战略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3(4):21-23.
被引量:2
10
陈道志.
武汉城市形象研究与设计[J]
.城市开发,2002(1):26-30.
被引量:7
1
郝渝.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研究[J]
.市场与发展,2003(4):32-34.
2
谭章玉.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取向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08(20):85-86.
被引量:2
3
尤小湘.
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政策取向研究[J]
.陕西金融,2000(2):21-23.
4
张浩天,吴青青,闻宇晨.
低碳经济视角下政策取向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29(2):100-103.
被引量:5
5
谢丹.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途径取向研究[J]
.企业家信息,2013(7):66-67.
6
尤小湘.
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政策取向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2000(6):20-22.
7
邹士年.
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取向研究[J]
.中国物价,2015(7):62-64.
被引量:3
8
朱杰堂,席雪红.
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取向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3(4):22-25.
被引量:6
9
孔燕.
建设和谐社会的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和政策取向研究[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5):9-10.
10
王宏英,曹海霞.
产能过剩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研究[J]
.经济问题,2007(9):32-34.
被引量:4
学习与实践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