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微乳是一种热力学及动力学稳定的、乳滴小于0.1μm的特殊乳剂,可作为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载体,促进药物的口服或经皮吸收,并具有靶向性。本文对微乳的形成机理、制备工艺以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
寇欣
机构地区
天津市长征医院
出处
《天津药学》
2005年第6期49-52,共4页
Tianjin Pharmacy
关键词
微乳
给药系统
乳化剂
助乳化剂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41
同被引文献
292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03
参考文献
24
1
王晓黎,蒋雪涛.
微乳在药剂学上的应用[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0,16(2):88-91.
被引量:49
2
王晓黎,蒋雪涛,刘皋林,钱方,郭守成.
O/W型微乳对水难溶性药物增溶作用的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84-86.
被引量:23
3
倪良,蒋文华,韩世钧.
用相平衡理论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机理[J]
.石油化工,2000,29(10):750-753.
被引量:7
4
王晓黎,蒋雪涛,李干佐,牟建海.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基础研究[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1,17(6):297-300.
被引量:27
5
陆彬,张正全.
用三角相图法研究药用微乳的形成条件[J]
.药学学报,2001,36(1):58-62.
被引量:83
6
黄春玉,周建平,姚静,仝新勇,谢俊.
尼莫地平微乳及自微乳的家兔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5):409-412.
被引量:12
7
赵建,张钧寿,张瑛,卢琴.
胰岛素微乳大鼠结肠给药的药效学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6):491-494.
被引量:12
8
阎家麒,王惠杰,童岩,臧莹安,王九一.
紫杉醇微乳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3):173-176.
被引量:36
9
姚静,周建平,杨宇欣,平其能.
微乳对难溶性药物增溶机理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6):495-498.
被引量:28
10
马玉坤,冯杨,孔蓓蓓,邹满.
微乳对槲皮素增溶作用的实验研究[J]
.齐鲁药事,2004,23(3):46-4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曹宗顺,卢凤琦.
微乳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J]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3,14(5):289-293.
被引量:16
2
郝策,毕研枢,孙志刚,陈宗淇,石彩云.
非离子型微乳液的热力学性质——Ⅲ.盐类和pH值的影响[J]
.化学学报,1993,51(1):1-6.
被引量:7
3
郭荣,王秀文,李干佐.
微乳液的微观结构与稳定理论(第二讲)[J]
.日用化学工业,1989,19(6):44-49.
被引量:13
4
颜小锋,丁德云,刘锐军.
尼莫地平片剂生物利用度和健康人药代动力学研究[J]
.药学学报,1993,28(1):45-49.
被引量:19
5
阎家麒,刘虹,王九一,赵敏.
东北红豆杉原料中紫杉醇的提取及测定[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10):433-436.
被引量:15
6
王格林,张晓文,林志彬.
布洛芬(IBF)凝胶剂的药理作用[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2):95-96.
被引量:3
7
郭荣,朱文庆,陈宗淇,祁琳,沈明.
醇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浊点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7):1104-1108.
被引量:27
8
阎家麒,范金城,王九一.
紫杉醇提取纯化工艺[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12):531-533.
被引量:23
9
阎家麒,周海龙,周龙云,王九一.
紫杉醇原料药纯度的HPLC测定[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10):455-457.
被引量:4
10
袁淑兰,黄光琦,黄韧敏,宋毅.
丹参酮体外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
.癌症,1996,15(6):408-409.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341
1
李博,杨大坚,刘姹,陈士林,陈四保,贺福元,罗杰英.
难溶性药物注射制剂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7,18(13):1024-1027.
2
吴春,余迎春,王丽萍.
槲皮素微乳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1):12-15.
被引量:7
3
阎家麒.
紫杉醇手性侧链合成与紫杉醇半合成评述[J]
.江苏化工,2005(z1):46-51.
被引量:4
4
谢燕,荣蓉,杨峻,李国文,袁秀荣,王健英.
醋柳黄酮自微乳制剂制备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43-46.
被引量:6
5
杨瑞,王淑君,张颖.
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的研究与展望[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9(2):65-71.
被引量:17
6
刘薇娜,武晓景,刘洪卓,姚慧敏,徐璐,李三鸣.
格列本脲固体自微乳化胶囊的处方优化和评价[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9(4):272-281.
被引量:1
7
王金铃,孙进,何仲贵.
微乳及其在药学中应用[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9(4):356-364.
被引量:19
8
叶海英,张忠义.
常见载药微乳制剂及其特性[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1,25(S1):80-83.
被引量:5
9
谢鹤,周建平.
液体型缓控释注射剂的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2004,28(10):441-446.
被引量:5
10
施斌,裴元英.
紫杉醇及其制剂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13(6):389-392.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292
1
乔晋萍,侯佩玲,李亚伟,再帕尔·阿不力孜.
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酮IIA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J]
.药学学报,2003,38(5):368-370.
被引量:22
2
王学军,刘雄,刘峰林.
黄芩苷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中医药学报,2009,37(5):66-67.
被引量:8
3
严佳佳,李安平,李先荣.
黄芩苷明胶微球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S1):30-32.
被引量:3
4
叶海英,张忠义.
常见载药微乳制剂及其特性[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1,25(S1):80-83.
被引量:5
5
李常兴,张锡宝,吴志华.
甲氨蝶呤与银屑病[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11(2):200-203.
被引量:39
6
孙言才,沈玉先,孙国平.
丹皮酚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4,26(7):579-582.
被引量:118
7
吕锌锌,刘少杰,刘杰,李干佐,郑利强.
微乳液作为药物载体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2004,67(7):551-551.
被引量:8
8
袁泉,李馨儒,王会娟,李晓燕,刘艳.
水飞蓟素微乳大鼠在体小肠吸收的动力学[J]
.药学学报,2004,38(8):631-634.
被引量:34
9
张莉,向东,洪诤,张志荣.
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J]
.药学学报,2004,38(8):650-655.
被引量:52
10
仵文英,席枝侠,薛红安,李兴华,雷建林,王莉,李锦娟.
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药师,2004,7(9):664-66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4
1
王高森,侯世祥,毛声俊,梁栗,王觉晓,黄利,唐晓欢.
丹参酮Ⅱ_A微乳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
.华西药学杂志,2007,22(3):279-282.
被引量:11
2
傅贤明,李春来.
表面活性剂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J]
.海峡药学,2007,19(7):90-93.
被引量:2
3
周丽娟,陈曦,刘清飞,王义明,罗国安.
尼莫地平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J]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3):1145-1149.
被引量:8
4
付泽华,朱兴述.
HPLC法测定汉防己甲素微乳中汉防己甲素的含量[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46-2747.
被引量:1
5
应娜,林高通.
微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海峡药学,2008,20(9):126-128.
被引量:11
6
徐云峰,刘清飞,陈曦,罗国安,王义明.
大蒜素自微乳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2):1940-1944.
被引量:5
7
徐云峰,刘清飞,陈曦,罗国安,王义明.
大蒜素微乳的制备与质量研究[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3(6):440-444.
被引量:5
8
刘亭,蒋曙光,周建平.
微乳黏膜给药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1):42-46.
被引量:7
9
韩盈,刘继勇,王玫,彭程,胡晋红.
丹皮酚微乳的制备及经皮吸收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9):671-675.
被引量:11
10
张婷婷,杨蒙蒙,刘梅,张琰.
微乳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
.医药导报,2010,29(12):1617-161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
柴逸峰,朱臻宇,陈啸飞.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10,29(9):78-122.
2
王玉柱,职瑞娜,兰梦宁,杨凯,李卫华,丁训诚.
尼非韦罗微乳热敏原位凝胶相变性和体外释药行为[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14,12(4):33-42.
被引量:3
3
孙悦,梁秀琼,沈志滨.
微乳介质中丹参酮ⅡA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光谱实验室,2008,25(4):718-721.
被引量:3
4
陈智,李兆明,田景振.
微乳制剂处方选择研究概况[J]
.食品与药品,2009,11(4):61-63.
被引量:3
5
周丽娟,陈曦,刘清飞,罗国安.
尼莫地平微乳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2009,18(13):1231-1236.
被引量:4
6
韩盈,刘继勇,王玫,彭程,胡晋红.
丹皮酚微乳的制备及经皮吸收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9):671-675.
被引量:11
7
梅林,龙大宏,黄婉丹,刘菲菲,许孟杰.
载牛血清蛋白的PLGA纳米粒制备工艺的优化及特性研究[J]
.解剖学研究,2010,32(1):1-5.
被引量:2
8
熊阳,张悦.
丹参酮Ⅱ_A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J]
.中草药,2010,41(4):559-564.
被引量:4
9
向大位,唐甜甜,龚友兰,彭金飞,邓长凤,向大雄.
以葛根素为模型药物的口服微乳研究[J]
.中南药学,2010,8(5):329-332.
被引量:4
10
周丽娟,刘清飞,陈曦,王义明,罗国安.
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微乳及其质量评价[J]
.中国药房,2010,21(23):2139-2141.
被引量:2
1
张正全,陆彬.
微乳给药系统研究概况[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32(3):139-142.
被引量:60
2
于巍,王春龙,赵广荣.
微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06,25(11):1177-1179.
被引量:5
3
施昕磊,戴建锋,曹巧巧.
抗肿瘤药物微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12,21(12):13-14.
被引量:3
4
袁勇,王新春,陈卫军,洪叶,陈庆伟.
田蓟苷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20):1815-1819.
被引量:3
5
韩萌,康荣荣,杨苏芳,刘新义,向大雄.
连接剂在微乳给药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7):1435-1437.
被引量:1
6
龚银华,葛亮,刘建平,朱家壁.
天然维生素E微乳给药系统的研制[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21(6):625-629.
7
杨华,易红.
我国微乳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0):764-769.
被引量:12
天津药学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