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GIS空间分析与铁路线路评价指标的量化
被引量:
12
GIS Space Analysis and Digitalization of Railway Line Evaluative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于铁路选线方案综合影响评价领域,将原来定性描述的指标进行定量描述;还可进一步精确量化地质条件、占地情况、拆迁情况等评价指标。
作者
王明生
于金金
机构地区
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工程分院
出处
《铁道勘察》
2005年第6期57-60,共4页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关键词
GIS
铁路选线
评价指标
指标量化
叠置分析
空间分析
分类号
U212.3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2.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11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7
1
严丽娟,李永树,张献州.
GIS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铁道工程中的应用[J]
.铁路航测,2002,28(3):33-35.
被引量:3
2
易思蓉,张家玲.
基于智能CAD系统的铁路选线方案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J]
.铁道学报,2000,22(B05):95-101.
被引量:21
3
单新建,叶洪,李焯芬,陈国光.
基于GIS的区域滑坡危险性预测方法与初步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0):1507-1514.
被引量:41
4
兰恒星,王苓涓,周成虎.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滑坡灾害分析模型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4):421-427.
被引量:52
5
樊晓一,乔建平.
滑坡危险度评价的地形判别法[J]
.山地学报,2004,22(6):730-734.
被引量:20
6
唐川,朱静,张翔瑞.
GIS支持下的地震诱发滑坡危险区预测研究[J]
.地震研究,2001,24(1):73-81.
被引量:66
7
吴小萍,杨晓宇,冉茂平.
基于图形叠置法的铁路选线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04,25(4):125-12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乔建平,赵宇.
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述评[J]
.山地学报,2001,19(2):157-160.
被引量:40
2
郝瀛.铁路选线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
3
易思蓉.虚拟现实可视化铁路线路设计环境[J].铁道工程学报,1999,(5).
4
李元池.地震与滑坡的关系及地震滑坡预测的探讨(节录).滑坡文集(第二集)[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9.127-132.
5
李钟武 陈富斌.对云南龙陵地震与滑坡的认识.滑坡文集(第二集)[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9.142-152.
6
徐其茂.地貌要素对自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118-123.
7
[3]赫瀛.铁路选线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
8
[4]陈峰.基于环境影响的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系统初步研究[R].北京:北方交通大学,2001.
9
孙广忠 姚宝魁.中国滑坡地质灾害及其研究.中国典型滑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11.
10
徐其茂,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118页
共引文献
211
1
王宇.
环保选线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以敦煌至雅丹铁路项目为例[J]
.运输经理世界,2022(25):163-165.
2
王宙,唐鸿铎.
基于模糊可拓综合评价方法的铁路线路方案比选研究[J]
.四川建筑,2019,0(6):124-127.
被引量:1
3
李雪婧,高孟潭,徐伟进.
基于Newmark模型的概率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以甘肃天水地区为例[J]
.地震学报,2019,0(6):795-808.
被引量:11
4
谈小龙.
GIS支持下的大型高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模型研究[J]
.水利学报,2007,38(S1):701-705.
被引量:16
5
唐川,朱静.
GIS支持下的滇西北地区泥石流灾害评价[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84-87.
被引量:26
6
齐力,赵彦锋,杨海波.
基于GIS和RS的库区滑坡风险分析——以北京密云库区为例[J]
.地理信息世界,2012,10(3):78-83.
被引量:1
7
朱良峰,吴信才,殷坤龙,刘修国.
基于GIS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分析[J]
.岩土力学,2003,24(S2):221-224.
被引量:26
8
朱良峰,吴信才,殷坤龙,刘修国.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6(3):52-56.
被引量:58
9
马超,单新建.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概述[J]
.中国地震,2004,20(4):410-418.
被引量:24
10
张继贤.
3S支持下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评估与建模[J]
.测绘工程,2005,14(2):1-5.
被引量:29
同被引文献
97
1
刘桂卫,王衍汇,常天龙,孙琪皓,张璇钰.
遥感技术在岩溶区铁路地质勘察中应用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22,39(12):6-10.
被引量:5
2
吕希奎,易思蓉.
基于遥感数据的选线三维地理环境建模方法[J]
.铁道标准设计,2006,26(z1):208-212.
被引量:4
3
卓宝熙,甄春相.
遥感技术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
.铁道工程学报,2005,22(z1):398-406.
被引量:20
4
陈新建,孙琳,李新星,孙巧银.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6(1):41-45.
被引量:7
5
何文清,严昌荣,刘勤,刘爽.
西部地区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现状与建设途径[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S1):52-55.
被引量:2
6
李桂芳.
基于三维空间场景的铁路选线技术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12,32(10):19-21.
被引量:15
7
祁生文,伍法权,刘春玲,丁彦慧.
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6):2792-2797.
被引量:177
8
江俊伟,赖旭东.
3S技术在铁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J]
.铁道勘察,2004,30(4):77-79.
被引量:3
9
柴建峰,朱时杰,伍法权,常中华.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与趋势[J]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4):401-407.
被引量:13
10
孙建国,程耀东,闫浩文.
基于GIS的道路选线方法与趋势[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27(6):53-54.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2
1
宁锐.
基于RS和GIS的铁路选线设计及综合评价模型初探[J]
.铁道勘察,2006,32(6):28-30.
被引量:6
2
高山.
铁路工程地质选线三维可视化技术与评价方法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1,28(2):27-31.
被引量:7
3
李驰宇,张莉,梁春祥.
基于GeoMedia的铁路线路平面绘制的设计与实现[J]
.高速铁路技术,2012,3(3):1-5.
4
陈龙江,罗海波,赵茜宇,姜冠旭.
基于GIS的基本农田调整研究——以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1):84-90.
被引量:3
5
余国,谢谟文,王立伟.
基于GIS的长大引水线路优选的方法研究[J]
.科技视界,2014(30):8-9.
被引量:5
6
杜伟超,李立波,司传波.
基于GIS引水线路优化方法研究[J]
.北京测绘,2016,30(1):81-83.
被引量:3
7
李良英,韩峰.
基于GIS的高速铁路空间结构物布置方法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17,61(3):62-64.
8
李然,谭衢霖,白雁,秦晓春.
基于GIS的AHP区间铁路线路方案比选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8,27(8):44-48.
被引量:5
9
史涵,葛莹,鲍倩,刘磊.
基于GIS成本路径的智能道路规划[J]
.甘肃科学学报,2019,31(4):30-34.
被引量:9
10
谭衢霖,李然,董晓峰,杨敬,秦晓春.
基于GIS空间分析建模的区间线路走向自动生成方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9,43(4):122-13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秦照博.
智能选线系统在公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2(21):59-61.
2
李鑫.
GIS技术在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的运用[J]
.青海交通科技,2021,33(1):43-46.
被引量:3
3
韩皓.
GOOGLE EARTH在铁路勘测设计前期工作中的应用[J]
.铁道勘察,2010,36(1):9-12.
被引量:18
4
胡明星,权亚玲.
基于GIS城镇空间扩展的评价研究——以来安汊河新区为例[J]
.测绘,2009,32(5):195-199.
被引量:1
5
田利川.
遥感技术在浦建龙梅铁路地质选线中的应用[J]
.铁道勘察,2013,39(4):66-68.
6
杨新林,蒲浩,高山,龙喜安,蔡亦昌.
基于Google Earth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系统[J]
.高速铁路技术,2013,4(6):19-23.
被引量:3
7
杨绪坤,刘义勤.
铁路BIM设计系统中的大数据渲染技术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5,32(2):22-26.
被引量:7
8
吕希奎,陈进杰.
铁路数字化选线三维地质环境建模方法[J]
.铁道学报,2015,37(8):91-97.
被引量:11
9
宋具兰,罗海波,吴琳娜,潘伯娟,陈远云.
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以贵州省为例[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1):112-119.
被引量:9
10
朱国金,胡灵芝,潘飞,屈玉竹,闻平,司建强,王超.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辅助设计平台关键技术[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4(6):190-194.
被引量:7
1
杜慧平.
轨道交通车辆选型方法研究[J]
.科学之友(下),2012(7):127-132.
2
程巧梦,张广泰,王立晓.
基于AHP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16(5):1-4.
被引量:14
3
王晋,胡如安,张祎祎,马壮林.
绿色公路货运站(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6,12(4):39-44.
4
史跃亚,王慈光,崔丽莉.
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后客运站合理布局的探讨[J]
.交通科技,2007,17(4):109-111.
被引量:8
5
马军,王晋,马壮林.
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16(3):68-71.
被引量:4
6
罗晓,白宇,陈晓.
城市交通规划的声环境影响评价[J]
.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26(4):93-96.
被引量:6
7
王海,李瑞敏.
缓冲区分析方法在事故多发点鉴别的应用研究[J]
.公路工程,2016,41(1):103-107.
被引量:12
8
巫振富,朱紫焱.
MapGIS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差异研究[J]
.科技信息,2009(29).
被引量:5
9
李树峰.
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探究[J]
.科技资讯,2012,10(4):172-172.
10
李修刚,王炜,李方,邓学钧.
用于道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改进图形叠置法[J]
.中国公路学报,1998,11(3):87-91.
被引量:7
铁道勘察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