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看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机理
被引量: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看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机理陈云波王奇赖世隆(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广州510407)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血瘀证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1]。近年来在血瘀实质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血瘀证是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在形态、结构、代谢、机能...
作者
陈云波
王奇
赖世隆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7-38,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血瘀证
活血祛瘀
血管
内皮细胞功能
分类号
R241.3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R255.7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199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357
参考文献
9
1
葛金文,江一平,贺石林,邓常青,李安国,肖德安.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指标在TAO辨证中的变化及意义[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2(4):50-52.
被引量:8
2
袁海涛,田牛.
氧自由基在高氧所致离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7(4):388-391.
被引量:2
3
顾杨洪,张彩英,黄桂秋,王振义.
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0,10(3):208-212.
被引量:67
4
粱伟雄,赖世隆.缺血性中风中医药治疗的回顾与展望[J]新中医,1989(01).
5
赵基,张彩英,徐德敏,徐也鲁,王振义,方圣鼎,陈嬿.和tPA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8(03).
6
强卫国,张彩英,徐德敏.蒲黄、维生素E和C对大鼠动脉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与产生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7(04).
7
黄桂秋,张彩英,徐德敏,张健,赵右更,施榴霞.蒲黄、丹参对纤维蛋白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7(02).
8
卢耀增,余铭鸿,夏人仪,王宗立,安维明,赵三妹,吕寿和,刘佩毛,陶保卫.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及形态学观察[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1(S1).
9
汤健,唐朝枢.循环系统的内分泌功能[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8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Dr. D. B. Rubin,B. Housset,Y. Jean-Mairet,A. F. Junod. Effects of hyperoxia on biochemical indexes of pig aortic endothelial function[J] 1983,In Vitro(8):625~634
共引文献
74
1
林丹华,徐海山,陈洪,戴兰涛.
42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型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23-124.
被引量:4
2
管昌益,肖子杰.
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的中药筛选[J]
.中医药通报,2002,1(1):51-54.
被引量:6
3
沈传陆,张彩英,王振义.
EFFECT OF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ON THE PROCOAGULANT AND FIBRINOLYTIC ACTIVITIES INDUCED BY ENDOTOXIN-TREATED BOVINE ENDOTHELIAL CELLS[J]
.Medical Bulletin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1992,15(2):75-82.
4
陈云波,王奇,赖世隆.
现代血液学方法在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4):238-241.
5
王志平,范晋勇,刘玉强,元英进.
D301树脂吸附丹参有效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854-857.
被引量:5
6
白建平,汪钟.
内皮细胞促凝与抗凝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9(1):1-3.
被引量:1
7
王新星,游杰美,靳芳,严幼芳.
丹参酮ⅡA对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3,7(2):157-158.
被引量:14
8
白建平.
内皮细胞促凝与抗凝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
.大同医专学报,1994,14(1):40-43.
9
宋钦兰,林海青,郑启德.
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颈静脉血栓后兔凝血系统的影响[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2):166-167.
被引量:1
10
王俊国,曹斌,唐胜建,刘永辉,张守平.
植入型复方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骨伤,2005,18(1):28-3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99
1
王艺璇,蔡军.
剪切力和拉伸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8):38-41.
被引量:14
2
王奇,梁伟雄,谭芬来,谢红,温泽淮,陈云波,秦莉莉,程淑意,赖世隆.
活血化瘀复方对“血瘀证”兔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1,2(2):37-40.
被引量:2
3
邹篪,韦文武,陶志虎,廖小波.
激素源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3):49-50.
被引量:2
4
倪鸿昌,李俊,金涌,臧红梅,彭磊.
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6):703-706.
被引量:170
5
李佳楠,陈东辉,罗霞,杨志荣.
温胆汤对高脂血症大鼠及小鼠体内脂质代谢调节机理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2):62-66.
被引量:14
6
刘建民,张依山,马锦富.
活络骨康丸对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J]
.中医正骨,2004,16(9):3-4.
被引量:7
7
赖世隆,王奇,梁伟雄,谭芬来,温泽淮,陈云波,谢红,秦莉莉.
去甲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诱发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4):206-210.
被引量:18
8
杨映波,王正国.
循环内皮细胞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1993,24(1):70-73.
被引量:22
9
魏佳军,章军建,肖劲松.
颈性眩晕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的临床意义[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12(1):38-39.
被引量:41
10
林永城,曾炎辉,张泽玫.
补肾复活汤治疗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
.中国康复,2005,20(1):36-3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1
1
张长城,周安方,张茂林,曹继刚.
补肾活血方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大鼠血浆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的影响[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10-11.
被引量:2
2
李冬华,何裕民.
子宫肌瘤患者症、证特点的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9):534-537.
被引量:10
3
丁书文,李晓.
冠心病内皮损伤防治研究进展[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12(3):180-182.
4
于海鹰,王宗仁,马静,魏立强.
芪丹通脉片对内皮细胞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0):948-950.
被引量:14
5
廖慧玲,尹思源.
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J]
.山西中医,2005,21(4):58-60.
6
亓兴亮.
慢性前列腺炎血瘀病因及相应治法探讨[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4):8-10.
被引量:2
7
李晓萍,邱幸凡,张六通.
化痰法与祛瘀法调脂作用的比较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6,28(5):5-6.
被引量:2
8
晋大祥,杨达文,张顺聪,王立,赵京涛,姚珍松,杨志东,梁德.
化瘀生脉方对内皮细胞缺血缺氧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正骨,2006,18(7):1-3.
9
林永城,曾炎辉,张泽玫.
补肾复活汤对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07,22(1):9-10.
被引量:3
10
张泽玫,林永城,曾炎辉,吴庆林.
中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J]
.新中医,2007,39(4):33-3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57
1
王靖怡,高嘉良,王阶.
心痛热毒论探赜[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832-5834.
被引量:9
2
王丽萍,倪达常,杨尊求.
中西结合治疗心血瘀阻证冠心病40例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0):278-278.
3
管昌益,肖子杰.
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的中药筛选[J]
.中医药通报,2002,1(1):51-54.
被引量:6
4
乔黎焱,王宗仁,龙铟,韩卫华,衣慧.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S1):4619-4622.
被引量:2
5
陈达理.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
.血栓与止血学,1999,6(4):164-165.
6
戴嫣.
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及研究概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4):1945-1947.
被引量:1
7
张长城,周安方,张茂林,曹继刚.
补肾活血方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大鼠血浆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的影响[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10-11.
被引量:2
8
杨思进,肖顺汉,赵李平,崔雪生.
颅痛安颗粒改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实验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3):40-42.
9
彭锦,刘洋.
对SARS瘀阻肺络病机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2):16-17.
被引量:2
10
李冬华,何裕民.
子宫肌瘤患者症、证特点的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9):534-537.
被引量:10
1
潘小平,蔡光先,刘柏炎.
肾虚客观化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1):78-80.
被引量:4
2
危北海,陈小野.
脾虚证实质的初步揭示[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4):193-195.
被引量:13
3
杨伟钢.
瘀血及活血化瘀法[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9):925-926.
4
孙桂芳,王佩娟.
原发性痛经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98-100.
被引量:21
5
张晓龙.
肝郁证实质的实验研究概述[J]
.江苏中医药,2014,46(12):87-89.
被引量:6
6
杨锐,魏文宁,王爱莲,刘仲萍,沈迪.
川芎嗪对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J]
.血栓与止血学,1994,1(3):100-101.
被引量:2
7
陈家旭.
中医证实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医学与哲学,1995,16(3):131-134.
被引量:13
8
吴广平,李燕钰.
从血府逐瘀汤的方证看血瘀证实质[J]
.江西中医药,2004,35(7):22-23.
9
董祥,任中代,许萍,刘汉平,王鹏.
肺阳虚证实质与肺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2):9-11.
被引量:7
10
张丹,苏敬泽.
从代谢组学变化探讨慢性心衰心气虚证的实质[J]
.北京中医药,2013,32(6):443-445.
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