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健康种苗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产量对比试验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2002-2004年2个主要当家品种桂糖11号和ROC16的热水处理生产的健康种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热水处理甘蔗种茎,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15%以上,增产效果来自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的增加。
作者
邓展云
刘海斌
朱秋珍
王伯辉
王维赞
谭裕模
机构地区
广西甘蔗研究所
出处
《甘蔗糖业》
2005年第6期22-25,共4页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基金
广西科技厅攻关项目(桂科攻0012029)
关键词
甘蔗
热水处理
防治
宿根矮化病(RSD)
分类号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2
1
G1yn James.A review of ratoon stunting disease[J].Sugar Cane,1997,(4):9-14.
2
邓展云,王伯辉,刘海斌,朱秋珍,李鸣,王维赞,谭裕模.
广西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及病原检测[J]
.中国糖料,2004,26(3):35-38.
被引量:5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Glyn James. A review of ratoon stunting disease[J]. Sugar Cane, 1997,(4):9-14.
2
CW迪芬巴赫 G S 德维克斯勒.PCR技术实验指南PCR[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黄孟群 肖镇杰.广东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报告.甘蔗糖业,1987,(2):39-40.
4
郑加协,甘勇辉.
福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及其诊断[J]
.甘蔗糖业,1998,27(5):20-24.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53
1
薛晶,何文志,张会华,马泽辉,杨晓丽,俞德洪,杜迎春.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增产效果试验[J]
.热带农业科技,2014,37(1):25-27.
2
李文凤,卢文洁,黄应昆,王明强,王晓燕,罗志明.
甘蔗宿根矮化病菌PCR检测体系的优化与应用[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4(5):598-601.
3
卢文洁,李文风,黄应昆.
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进展[J]
.中国糖料,2006,28(4):51-54.
被引量:3
4
沈万宽,周国辉,邓海华.
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综述[J]
.中国糖料,2007,29(1):50-53.
被引量:15
5
沈万宽,郑学文,陈仲华,刘培林,邓海华.
湛江农垦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387-391.
被引量:22
6
廖咏梅,张君成,王忠文.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在农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26(B06):191-195.
7
王伯辉.
我国甘蔗病害的发生现状与研究进展[J]
.中国糖料,2007,29(3):48-51.
被引量:39
8
沈万宽,邓海华,周国辉.
甘蔗宿根矮化病诊断方法比较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4):561-565.
被引量:6
9
黄应昆,李文凤,赵俊,饶云,卢文洁,李俊,罗志明,杨洪昌.
云南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检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5):762-765.
被引量:29
10
陈仲华,沈万宽.
利用热水处理结合心叶愈伤组织培养脱除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研究[J]
.甘蔗糖业,2007,36(5):16-20.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79
1
邓展云,王伯辉,刘海斌,朱秋珍,李鸣,王维赞,谭裕模.
广西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及病原检测[J]
.中国糖料,2004,26(3):35-38.
被引量:54
2
李斌.
活性碳改善亚法工艺提升白砂糖质量试验[J]
.广西轻工业,2004,20(4):21-24.
被引量:2
3
游建华,曾慧,李松,莫磊兴,刘红坚.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比较试验[J]
.中国糖料,2005,27(2):12-15.
被引量:28
4
李红侠,张文彬.
有机农业与世界有机甜菜的发展[J]
.中国糖料,2005,27(1):51-53.
被引量:2
5
杨云伟,杨绍聪,吉学进.
甘蔗脱毒种苗旱地新植试验总结[J]
.广西蔗糖,2012(1):12-15.
被引量:1
6
周明强,易代勇,班秀文,龚德勇,刘凡值.
甘蔗脱毒种茎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44-46.
被引量:9
7
周凌云,周国辉.
甘蔗宿根矮化病菌PCR检测技术研究[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6,25(2):172-174.
被引量:19
8
沈万宽,周国辉,邓海华,周凌云.
甘蔗宿根矮化病菌PCR检测及目的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413-416.
被引量:30
9
沈万宽,邓海华,周国辉,李奇伟.
应用DB-EIA技术快速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J]
.植物保护,2007,33(2):110-113.
被引量:14
10
沈万宽,郑学文,陈仲华,刘培林,邓海华.
湛江农垦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调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387-391.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8
1
周凌云,纪春燕,周国辉.
甘蔗种茎热水处理脱除宿根矮化病菌及其对再生苗的影响[J]
.植物保护,2007,33(3):46-49.
被引量:1
2
沈万宽,陈仲华,杨湛端,邓海华.
热水处理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的效果及对再生植株影响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4):474-478.
被引量:6
3
唐仕云,廖李权,何业,刘海斌,王伦旺,韦霁洋.
热水处理甘蔗种苗的示范试验[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3):165-168.
被引量:1
4
阙友雄,徐景升,许莉萍,高三基,陈如凯.
福州地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致病菌Leifsonia xyli subsp. Xyli PCR检测[J]
.福建农业学报,2008,23(4):364-367.
被引量:3
5
李如丹,张跃彬,尹兴祥,陈学宽,冯璐,苏云松.
国内外有机糖发展现状和前景[J]
.中国糖料,2009,31(4):70-72.
被引量:1
6
邓展云,刘海斌,方锋学,贤武,唐仕云,王伦旺,刘晓静,李鸣,陆建勋,徐林.
几个甘蔗新品种的健康种苗对比试验[J]
.中国糖料,2010,32(4):19-20.
被引量:12
7
陈月桂,谭嘉娜,罗剑飘,罗青文,谢静,杨俊贤,李奇伟.
粤糖60号与新台糖22号健康种苗假植与田间对比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24-27.
被引量:4
8
覃宏宇,农永前,宁语,彭文萍,叶燕萍.
不同甘蔗种苗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J]
.农业科学,2014,4(4):81-86.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唐仕云,廖李权,何业,刘海斌,王伦旺,韦霁洋.
热水处理甘蔗种苗的示范试验[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3):165-168.
被引量:1
2
邓军,董大荣,李勇,张跃彬.
耿马县蔗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3):213-216.
被引量:7
3
赵婷婷,王俊刚,杨本鹏,冯翠莲,熊国如,蔡文伟,王文治,伍苏然,张树珍.
甘蔗叶片宿根矮化病的PCR检测[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5):870-873.
被引量:6
4
刘睿,沈万宽,陈仲华,杨湛端,邓海华.
甘蔗健康苗圃宿根矮化病检测及结果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9):239-243.
被引量:7
5
陈仲华,杨湛端,刘睿,李奇伟,陈月桂,陈迪文.
应用正交试验筛选新台糖22号组培配方[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8):38-40.
被引量:4
6
唐君海,唐利球,陆祖正,何洪良,秦昌鲜,廖韦卫,赵静,谢君锋,莫周美,韦海球,俸青,李根.
甘蔗组培裸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技术试验报告[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3):230-234.
被引量:2
7
沈万宽,刘睿,邓海华.
甘蔗宿根矮化病菌巢式PCR检测[J]
.植物保护学报,2012,39(6):508-512.
被引量:8
8
刘睿,杨湛端,陈健文,邓海华,沈万宽.
应用PCR技术检测甘蔗各部位宿根矮化病病菌[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2):8-10.
被引量:3
9
莫周美,唐君海,唐利球,秦昌鲜,韦海球,何洪良,符策,谢君锋.
小拱棚防治甘蔗组培苗移栽感染宿根矮化病试验报告[J]
.中国热带农业,2013(2):63-65.
被引量:1
10
何为中,范业赓,刘红坚,翁梦苓,许树宁.
甘蔗健康组培苗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4):30-32.
被引量:11
1
吴晓莲,林兆里,张华.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甘蔗品种福农39号苗期生长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43-46.
被引量:6
2
陶智云,柳军,刘晓芬,娄润铨,王志峰,蒋佩兰.
不同药剂和方法处理甘蔗种茎对甘蔗粉蚧的影响[J]
.江西植保,2003,26(4):168-168.
被引量:6
3
李建勇,蒙姣荣,陈保善.
从甘蔗种茎茎汁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86-89.
被引量:2
4
王文治,杨本鹏,熊国如,冯翠莲,蔡文伟,王俊刚,赵婷婷,张树珍.
带黑穗病菌蔗种的种植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9):1683-1687.
被引量:8
5
周凌云,纪春燕,周国辉.
甘蔗种茎热水处理脱除宿根矮化病菌及其对再生苗的影响[J]
.植物保护,2007,33(3):46-49.
被引量:1
6
谢金兰,罗亚伟,梁阗,朱秋珍,王维赞,刘晓燕.
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J]
.中国糖料,2010,32(3):29-30.
被引量:18
7
照屋宽由,钟思强.
论甘蔗种茎的发芽力:侧芽物理因素与内源因素的研究[J]
.国外农学(甘蔗),1992(2):37-41.
8
李贵清,郑平.
CFE药液浸泡甘蔗种茎试验结果初报[J]
.腐植酸,1996(3):11-12.
被引量:1
9
Sa.,EVSB,黄宝孙.
甘蔗种茎中富集的^15N及贮藏N的再分配与90天龄蔗株对N2的固定[J]
.国外农学(甘蔗),1990(2):19-24.
10
张木清,陈如凯.
甘蔗抗寒性的研究——Ⅰ.低温对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1992,12(1):14-22.
被引量:2
甘蔗糖业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