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体伦理研究的新进展——第五届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述要
被引量:4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1期99-101,共3页
Studies in Ethics
同被引文献83
-
1符建湘,周宇.建设和谐社会的媒介责任及其效能解读[J].新闻界,2005(4):110-111. 被引量:10
-
2崔斌箴.论广告的道德负面影响及其规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S1):87-90. 被引量:4
-
3谭德礼.网络媒体的社会功能探析[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1):30-34. 被引量:6
-
4刘恒.广告道德失范刍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2):196-197. 被引量:1
-
5任和君.试论报纸的属性及职业道德[J].新闻大学,1993(4):25-26. 被引量:1
-
6潘青山.初论电视广告失范与广告伦理建设[J].声屏世界,2003(3):14-16. 被引量:3
-
7苏畅.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记者摇篮,2004(9):51-52. 被引量:1
-
8黄耀红.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J].出版科学,2005,13(1):35-39. 被引量:10
-
9郑根成.传媒自由的道德解读[J].学术界,2004(6):49-55. 被引量:7
-
10黄富峰.大众传播内容的伦理要求[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9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8
-
1陈杰.网络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反思——以“蔡天凤案”为例[J].新闻知识,2023(7):57-64.
-
2阴军莉,苏峰.我国传媒伦理研究综述——以2000-2012年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1):176-179. 被引量:1
-
3王妍.媒体逼视与暧昧的真实——论媒介权力与功能的异化及其伦理回归[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26(3):74-77.
-
4刘晶.媒介伦理研究的源流、理论与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3(4):276-279. 被引量:4
-
5冯巍.电视剧批评的媒介伦理与文化守望[J].云梦学刊,2014,35(3):149-152.
-
6方艳梅,杨润忠.新闻媒体伦理失范原因及规避策略[J].中国报业,2014(16):82-83. 被引量:6
-
7贾先涛,白冰.新媒体时代广交院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124-128. 被引量:1
-
8张咏华,贾楠.传播伦理概念研究的中西方视野与数字化背景[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2):120-125. 被引量:19
-
9卢会.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基于马克思人学视阈[J].今传媒,2016,24(9):39-40. 被引量:1
-
10郑光耀.网络传播媒介视域下搜索引擎传播的伦理考量与应对[J].东南传播,2016(8):74-76.
-
1孙春晨.媒体伦理的探索与思考——“第五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纪要[J].哲学动态,2005(11):62-63. 被引量:6
-
2薛妙勤.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应用伦理学——第七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3):194-196.
-
3冯瑞梅.走进公民社会的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3(4):18-19.
-
4李光辉,李怡轩.“第六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7(4):108-110.
-
5田智.当代性伦理的挑战——“第四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619-619. 被引量:1
-
6李亚莉.应用伦理学视阈下的共同价值--“第十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7(1):159-160.
-
7蒋颖荣.多元文化、普世价值与应用伦理学——“第七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9(9):105-106.
-
8叶 勤.“第二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2(1):7-8.
-
9卫建国,聂静港.第九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15(3):106-107.
-
10吴锋,翟劼.微博伦理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0):52-5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