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制定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卫生防护标准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6
出处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Industri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参考文献21
1 .2004年中国艾滋病预防、治疗和关怀联合评估[R].北京:国家艾滋病工作委员会,2005.1-5.
2 陈会扬 陈明莲.“暴露”的故事[N].健康报,2002,11:2.
3 Jane Perry. World Cases of Occupational HIV Infection[J].IRPS. 1999, 4(4): 99-101.
4 程峰 孙乔 杨凭.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5.
5 General Information 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DB/OL]. 03/012004, http: //aidsinfonel. org.
6 Preventing Occupational HIV Transmission to Healthcare Personnel [DB/OL]. 03/01 2004,http: //aidsinfonet. org.
7 Amanda Wats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DB/OL]. http; //aidsifonet. org.
8 Post Exposure Prophylaxis [DB/OL], 03/01 2004,http: //aidsinfonet, org,.
9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 Advice for Health Care workers [DB/OL]. 03/01 2004, http: //aidsinfonet, org.
10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DB/OL]. 03/012004, http: //aidsinfonet. org.
二级参考文献47
1 王先玲 王荣德 等.交通意外伤害致死率及发生率之估计——某医学中心4329例之分析[J].台湾医志,1993,92:76-81.
2 汪仁学(译).HIV/AIDS的预防与控制—护理人员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6.
3 匡远深.专家呼吁:应制定化疗防护职业安全法规[N].光明日报,2002—12—20(4).
4 刘胜文.医院感染症结在哪[N].健康报,2003-05—28(1).
5 丁刚.启动应急机制美国这样抗“非典”[N].环球时报,2003—04—23(3).
6 罗刚.必须养成防护习惯[N].健康报,2003-05—08(7).
7 .卫生人员都得接受传染病防治培训[N].健康报,2003-07-11(1).
8 李仁丰.心理健康行动救援医护人员[N].健康报,2003-05—12(3).
9 [1]Puro V, Calri GD, Petrosilo N, et al. Risk of exposure to bloodborne infection for Italian healthcare workers, by job category and work area[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1, 22(4): 206-210.
10 [2]Ippolito G, Puro V, Heptonstall et al. Occupational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health care workers: worldwide cases through September 1997[J]. Clin Infect Dis, 1999, 28(2): 365-383.
共引文献1515
1 王霞,蔡虻,张楷丽,王旭.标准预防在静脉治疗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8,53(S01):1-4. 被引量:4
2 张侯梅.浅谈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及其预防[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210-211.
3 徐璟.传染性疾病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J] .临床研究,2014,22(8):114-114. 被引量:1
4 潘艳辉.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防护进展[J] .医学信息,2017,30(17):42-44.
5 倪媛媛,余婷,廖志新,钟丽君.废弃输液袋在临床护士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28):266-267.
6 宋江美,杨新会,马静敏,孔得娟,薛静静,翠翠,欧宁.新疆地区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调查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6):75-76. 被引量:1
7 李海英.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应对措施[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5):214-214.
8 王永兰.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2):641-641.
9 陈卫星,陈志强.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探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545-545.
10 黄燕.从护士职业防护态度、行为现状谈护士权利和义务[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1):145-146.
同被引文献131
1 王淑琼,罗伯明,周俊容.护理人员锐器伤致血源性疾病传播调查分析及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9):21-22. 被引量:7
2 贾晓宏.保护600万就是保护13亿——访《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第一起草人张敏研究员[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0,1(1):45-48. 被引量:2
3 杨翔宇,成翼娟.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现状及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16-18. 被引量:104
4 李涛,张敏.试论加速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卫生标准的现实意义[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2-4. 被引量:8
5 张敏,李涛,王焕强,杜燮祎,张爽,秦戬,凌瑞杰,陈曙阳.密闭空间的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技术[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5-8. 被引量:16
6 王焕强,李涛,张敏,陈曙旸,杜燮祎,张爽,秦戬,王鸿飞.我国一氧化碳重大职业中毒事故统计分析和防治对策[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9-11. 被引量:19
7 张敏,李涛,陈曙旸,杜燮祎,王焕强,张爽,秦戬,王鸿飞.我国硫化氢中毒的特点与控制对策[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12-14. 被引量:56
8 许乐,林冰心.护理人员针刺伤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1):141-142. 被引量:25
9 郑晓澜,邸英如,郭蕾.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1-503. 被引量:165
10 龚小敏,陈遂,张静,唐玉莲,杨惠珍,徐淑娟,罗晓黎.江西省66所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状况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05,5(3):45-48.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6
1 王焕强,张敏,李涛,杜燮秫.我国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性锐器刺伤调查[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2):65-70. 被引量:48
2 石春兰,张敏.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研究进展[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112-116. 被引量:12
3 张敏.《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及其解读[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7):10-12. 被引量:18
4 张敏,李文捷.我国职业卫生标准研究现状及其宣贯实践[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3,31(8):636-640. 被引量:9
5 张敏,鲁洋,杜燮祎,李文捷,刘拓,石春兰,陈亮.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与技术工具:系统性梳理和政策性建议[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8):633-640. 被引量:14
6 张敏,徐李卉,刘拓,杜燮祎,李祈,陈亮,石春兰.医院系统性职业卫生防护自律模式:保护医护人员健康的倡导与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2):145-14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103
1 申文亚,张敏,汪莉.某三级甲等医院HealthWISE实施效果评价[J] .中国职业医学,2022,49(6):645-651.
2 胡美华,赵秀莉,赵艳春,贾建侠,贾会学,姚希,钱晶京,张然,李六亿.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现状及改进探讨[J] .中国护理管理,2020,0(2):250-253. 被引量:22
3 王璐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对医护人员自身防护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05):254-255. 被引量:1
4 黄吉城,王君玮,陆兵,吕京,张维.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J] .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0):27-30. 被引量:4
5 石春兰,张敏.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研究进展[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112-116. 被引量:12
6 张敏.《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及其解读[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7):10-12. 被引量:18
7 高凤莉.医护人员锐器伤害与职业安全[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7):16-18. 被引量:28
8 王莉莉,续薇,许建成.临床免疫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6):151-152.
9 廖红,余秀峰,林俊英,吴云霞,李萍,张翠霞.针刺伤防护用具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1,9(28):2619-2620. 被引量:7
10 石春兰,张敏,解晨.某大型综合医院医护人员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情况[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12):939-943. 被引量:17
1 周舜元,郭芙蓉.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系列[J] .中国辐射卫生,1995,4(1):19-21. 被引量:1
2 卫生部通告 卫通〔2005〕9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5(7):2-2.
3 王燮华,郝军.关于制定《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有关问题的讨论[J] .中国辐射卫生,1995,4(1):16-18. 被引量:3
4 赵进沛,李秀芹.现行医用普通X射线诊断相关卫生防护标准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08,17(4):411-413. 被引量:2
5 张爱丽.黔东南州医用诊断X射线机卫生防护现状及今后管理[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8,0(1):53-53.
6 阎赢.医疗服务卫生标准工作进展[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1,2(5):50-54. 被引量:1
7 姜晓燕,周舜元,刘长安,陈尔东,李小娟,苏旭.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体系介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0(5):591-594. 被引量:7
8 郑钧正.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J] .中国公共卫生,1989,5(10):8-10.
9 侯丽红,王朝晖.2011年管区查危仪放射线检测结果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6(3):168-169. 被引量:1
10 王志坚,张颖,倪建华.上海市松江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SWOT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2011,14(5):301-302.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