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D-二聚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血液凝溶状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文章仅就D-二聚体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
王建
机构地区
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
出处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年第2期74-77,共4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关键词
D-二聚体
动脉粥样硬化
短暂性
脑缺血
脑梗塞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67
1
赵洪芹,潘旭东,王均红,张勇.
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7):497-499.
被引量:22
2
李娟,魏克伦.
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41例临床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8(3):154-156.
被引量:3
3
刘蔼如,李家增.
交联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10):545-546.
被引量:18
4
张颍冬,刘锡民,蔡转,杨明山.
脑梗塞早期患者血纤溶系统活性状态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8):518-521.
被引量:14
5
陈纪林,徐义枢,赵秀文,孙继良,姚康宝,于全俊,杨跃进,陈在嘉.
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浆纤维蛋白肽A动态变化的比较[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5):358-360.
被引量:6
6
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朱立红,李耀辉,王学锋,程寅琳,邵慧珍,张鲁,葛维成.
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1-74.
被引量:318
7
袭书琴,王拥军.
急性脑梗塞病人血中D—二聚体含量的研究[J]
.综合临床医学,1995,11(4):182-184.
被引量:6
8
黄尉国,张颖琪,李耀辉,程寅琳,支立民,朱立红,邵慧珍,王鸿利.
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患者纤溶指标的变化[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10(2):105-106.
被引量:9
9
黄晶,刘志婷,潘雨利,王静懿,杨秀娟.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5,15(6):351-351.
被引量:2
10
黄诚,邵胜利,柳振清.
血液流变学在精神疾病治疗上的应用动态[J]
.四川精神卫生,1996,9(2):139-140.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8
1
黄柳华,李天庆,李求兵,程兰英.
脑梗通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血D-dimer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S1).
2
王沈馨,樊瑞军,杜宗孝.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肝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70-771.
被引量:2
3
赵仁亮,唐盛孟,郭英华,王春霞,周淑梅,牟晓峰,郭宗君.
老年脑梗塞患者血凝与纤溶活性的动态观察[J]
.山东医药,1997,37(2):3-4.
被引量:1
4
刘宁,李智,王欢,张廷华.
脑梗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J]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7,23(2):59-60.
被引量:3
5
王建,刘其强,刘凤梅,李建章,李燕珠,马丽丽,王运良.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和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33(1):61-64.
被引量:1
6
吴乾虎.
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1998,5(3):153-155.
7
黄春燕,季雄娟,陆胜.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应用[J]
.江苏医药,2010,36(19):2324-2325.
被引量:2
8
张健.
150例急性脑梗塞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
.临床荟萃,1999,14(12):564-565.
9
张丽萍,魏殿军,王国猛.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测定分析[J]
.临床荟萃,2011,26(7):610-612.
被引量:7
10
邓美英,李正仪,王晓琴,张辉.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意义[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9,20(4):511-51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覃祚柱,黄自桥.
肺栓塞诊断动态[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9):93-95.
被引量:5
2
赵玉梅.
脑血管病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8):9-11.
被引量:3
3
刘文杰,胡义奎.
脑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2013,27(2):151-152.
4
牛世芹,高春锦.
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4,11(2):91-93.
被引量:4
5
王艾云,杨立顺.
D-二聚体测定的方法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
.河北医药,2005,27(8):625-626.
被引量:6
6
康桂艳,林红伍.
老年肺栓塞的诊治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4):542-545.
被引量:5
7
宋雅君,周哲慧,刘沁,胡颖.
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3):337-338.
被引量:8
8
戎建东,丁方,张剑.
外伤性脑梗死56例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3):177-177.
被引量:2
9
杨秀英,马洪胜,陈亮,张良,陈静玲,徐海年.
恬尔心、依那普利对老年冠心病纤溶活性的干预效果[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6,28(3):213-214.
10
周巧云,方思伟,赖雯瑶,隋景玉,鞠文东,施为建.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医学文选,2006,25(3):380-381.
1
刘菲,鄂紫娟,李爽.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1,3(1):31-31.
2
侯新丽.
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脑梗死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
.山东医药,2005,45(20):59-60.
被引量:2
3
程云萍,罗军,王贤俊.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和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3):416-417.
4
赵强元,张云,杨明.
1例D-二聚体假性增高结果调查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439-3440.
被引量:1
5
胡英嗣.
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J]
.临床医学,1999,19(10):23-24.
6
吴坤芳,刘嫦玉.
动脉血中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9):1591-1591.
被引量:1
7
孔建华.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370-2371.
被引量:10
8
柴晓文.
D-二聚体的测定对心脑血管性梗塞的观察和评价[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6,4(12):449-449.
9
何晓晖,秦光明,宋水江,徐莹莹.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D-D二聚体相关性的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2004,9(1):21-22.
被引量:3
10
胡怀福,郑晓明.
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血浆D-二聚体的监测[J]
.哈尔滨医药,2003,23(2):10-11.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