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幽门螺旋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幽门螺旋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王正祥(扬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1)自从Warren和Marshall[1]于1982年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以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2,4]已确定H.p...
作者
王正祥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4-227,共4页
Microbiology China
关键词
幽门螺旋菌
分子生物学
病原细菌
分类号
R378.99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1
Xiang Z S,Infect Immun,1995年,63卷,94页
2
胡伏莲,中华消化杂志,1994年,14卷,313页
3
Hu L,Infect Immun,1993年,61卷,2563页
4
王正祥,微生物学通报,1992年,19卷,217页
5
Xu J K,J Infect Dis,1990年,161卷,1302页
同被引文献
8
1
方楚平 于恩庶 等.幽门螺杆菌.新发现的传染病,第1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81-196.
2
周殿元 潘国宗 等.幽门螺杆菌的变异.现代消化病学进展,第1版[M].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04-112.
3
张玲霞,张沥.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价[J]
.华人消化杂志,1998,6(2):162-164.
被引量:18
4
李明峰,凌贞,马爱英,赵建华,孙建新,于声芝,吴祥甫.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7):596-600.
被引量:12
5
黄跃,许鲁宁.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依赖性试验[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5):549-551.
被引量:10
6
江华.
幽门螺杆菌疫苗抗原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20(1):36-40.
被引量:3
7
徐顺福.
幽门螺杆菌的分子生物学[J]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20(3):134-138.
被引量:11
8
史肖云,张振华.
分离培养诊断Hp感染的价值[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5):563-56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盛涛,张建中.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研究现状[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10):881-884.
被引量:19
2
姜政.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2,27(4):500-50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崔斌,田玲玲,叶嗣颖.
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的克隆表达与鉴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36(1):19-22.
被引量:1
2
姜国华,刘忠敏.
液闪法研究^(14)C-尿素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及分布和排泄[J]
.现代仪器,2006,12(3):18-20.
被引量:4
3
王薇,彭孝纬.
幽门螺杆菌jhp基因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J]
.胃肠病学,2007,12(5):311-313.
被引量:1
4
赵圣国,王加启,刘光磊,程金波,张春刚.
幽门螺杆菌培养及抗原蛋白的分离纯化[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0):1098-1104.
被引量:1
5
王菲,陈峥宏,康沛萍.
细胞壁缺陷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基因活性检测[J]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7):936-937.
6
唐福康,黄恒青.
幽门螺杆菌^14C-尿素呼气试验放射活度与其它检测方法比较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2000,22(2):10-11.
7
史肖云,张振华.
分离培养诊断Hp感染的价值[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5):563-565.
被引量:6
8
杨善民,方莹,王昆.
幽门螺杆菌圆球体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5):566-567.
9
范学工,彭小宁.
螺杆菌属及其相关性疾病[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9):979-983.
被引量:7
10
姜政,黄爱龙,王丕龙,陶小红,蒲丹.
幽门螺杆菌低分子质量外膜蛋白的基因克隆和重组载体构建[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11):1316-1318.
1
韩占波.
幽门螺旋菌[J]
.石家庄医专学报,1992,9(2):61-63.
2
阳贻德.
幽门螺旋菌研究近况[J]
.江西医药,1992,27(6):362-364.
3
包素珍,张爱琴.
幽门螺旋菌与胃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6):247-247.
被引量:1
4
王瑞娟.
幽门螺旋菌的传播[J]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6,16(1):33-34.
被引量:4
5
潘志军,萧树东.
幽门螺旋菌尿素酶的研究[J]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3,13(2):66-69.
被引量:2
6
周琪.
幽门螺旋菌与儿童胃肠道疾病[J]
.洛阳医专学报,1996,15(3):216-219.
7
张玉妥,尚小领,刘世先,果惠恩.
幽门螺旋菌在人群中的检出情况及其致病机理[J]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3,10(2):110-112.
8
刘文忠.
查出幽门螺旋菌以后……[J]
.老年健康,2004(1):10-11.
9
李彬,王庭桂.
抗人幽门螺旋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1,3(4):20-21.
10
纪小龙,肖琳,袁晓璞.
幽门螺旋菌研究的现状[J]
.人民军医,1992,35(4):72-73.
微生物学通报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