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中从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几项关键技术出发,介绍了当前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
出处
《机械工程师》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Mechanical Engineer
参考文献8
-
1盖玉先,董申.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1):7-10. 被引量:20
-
2骆红云,焦红,范猛,王立江.金刚石刀具与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0,23(1):49-53. 被引量:11
-
3王先逵,赵彤.精密特种加工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J].电加工与模具,2002(1):1-4. 被引量:9
-
4张日升,李尚政,刘宏,陈东生.精密加工局域温度控制技术研究[J].机械制造,2003,41(5):28-30. 被引量:6
-
5关耀奇.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中粉尘微粒的影响与防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3):45-47. 被引量:1
-
6吴上生,申双喜.超精密加工及其进给驱动技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2):59-60. 被引量:4
-
7于启勋.刀具材料的历史进展与未来展望[J].机械工程师,2002(1):9-12. 被引量:4
-
8赫玉娟,曹克伟,张大卫,田延岭.对超精密加工及纳米加工环境的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10):77-7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20
-
1机械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前瞻研究[M].,1999..
-
2赵彤.卷绕成形加工方法及其实现技术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M].北京:清华大学,2001..
-
3王先逵 高钟毓.现代制造技术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
4吴敏镜.趣谈金刚石[J].惯性世界,1997(1):23-27. 被引量:2
-
5吴永孝.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1983..
-
6吴大维.RF-PECVD法合成氮化碳超硬薄膜及其在麻花钻上的应用[J].工具技术,1997,31:188-221.
-
7何雅全,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995年
-
8王选逵.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
9戴一帆,李圣怡.超精密加工精度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1999,10(2):203-206. 被引量:16
-
10匡同春,王晓初,刘正义.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J].硬质合金,1999,16(1):41-50.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52
-
1谷祥帅,周友龙,夏侯良,黄楠,孙鸿.FCVA沉积TiAlN薄膜的工艺研究[J].工具技术,2007,41(7):48-51. 被引量:1
-
2张钢,吴国庆,李松生,张建生,成高,吴剑锋,汪希平.机床磁悬浮平台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性能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4,17(z1):37-39. 被引量:1
-
3李欢欢,于贺春,马文琦,张国庆,赵惠英,李志强.狭缝节流径向气体静压轴承的结构设计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2):81-85. 被引量:14
-
4吕亚玲,杨晓红.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趋势——精密与超精密[J].机械制造,2004,42(10):25-26. 被引量:8
-
5林彬,张晓峰,张国亮.石英陶瓷在精密平台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05,13(1):73-80. 被引量:11
-
6冯晓国.二元光学激光直写设备高精度传动系统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5,26(3):275-278.
-
7田军委,黄永宣,王建华,李平.超精密传动系统电机驱动器系统性能测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7):58-60. 被引量:2
-
8田军委,李平,王建华,李少康,张红都.扭轮摩擦超精密传动机构设计[J].机械制造,2005,43(9):38-41. 被引量:4
-
9司国斌,张艳.精密超精密加工及现代精密测量技术[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19(1):15-18. 被引量:3
-
10石旭东,李健丽,王立文.基于叠片式柔性铰链和压电陶瓷电动机的大行程直线驱动导轨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2):104-106.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