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7,共2页
Oil-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同被引文献26
-
1倪文彪.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华东公路,2005(2):29-32. 被引量:4
-
2张曙光,王晓鹏,李惠兰.钢筋腐蚀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32-34. 被引量:3
-
3蒋德稳,李果,袁迎曙.混凝土内钢筋腐蚀速度多因素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4(7):3-4. 被引量:25
-
4程娟,郭向阳.试论预应力混凝土的裂缝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4(9):23-24. 被引量:2
-
5雷丽恒.裂缝状态下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陕西建筑,2005(2):24-27. 被引量:2
-
6高峰俊.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5,31(3):40-41. 被引量:7
-
7申琪玉 ,陈守兰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5,32(3):32-34. 被引量:2
-
8潘道辉.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施工控制[J].湖南交通科技,2004,30(4):90-91. 被引量:3
-
9朱晓东,冯晓峰,李勇明.浅谈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面临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117-117. 被引量:1
-
10蒋德稳,袁迎曙,陈广超.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层力学性能的初探[J].混凝土,2005(7):33-3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郝文峰,顾建祖,汤灿.应用小波支持向量机的预应力混凝土碳化深度研究[J].工业建筑,2009,39(S1):931-934. 被引量:1
-
2邓开学,樊丽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31(4):67-68.
-
3蒋德稳,田安国,袁迎曙.混凝土早期受荷对后期强度影响的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3):55-58. 被引量:1
-
4江文昊.钢筋腐蚀对砼结构的影响与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09,6(29):33-33.
-
5秦丙寅,李富民,姜蔚,杨巧.房屋结构预应力技术的特点及应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2):45-52. 被引量:1
-
6朱万旭,刘平伟,周红梅,庞忠华.电绝缘预应力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预应力技术,2012(5):26-29.
-
7解丹.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7):244-244. 被引量:8
-
8董圆梦.基于耐久性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6,35(5):145-146. 被引量:1
-
9王霞.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探析[J].门窗,2018,0(13):181-182.
-
10王莉嘉,崔艺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超限裂缝的可靠性分析与现场监测[J].交通世界,2021(15):39-40. 被引量:1
-
1胡继万.模板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水能经济,2016,0(6):331-331.
-
2马超明.海水环境下某工程的结构耐久性设计及思考[J].山西建筑,2010,36(10):56-57. 被引量:2
-
3安新正,杨莹莹,陈科,刘燕.腐蚀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2):15-18. 被引量:5
-
4刘松柏.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防护[J].江西建材,2009(4):60-61.
-
5汤垚天,刘音莺.浅议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因素[J].科技信息,2010(17):298-298. 被引量:1
-
6习仲伟.土钉支护在铁路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5,31(5):66-70. 被引量:1
-
7贾继筱,李军.中国与欧洲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比较[J].有色金属文摘,2015,30(1):36-37. 被引量:1
-
8张晔楠.基于60年使用寿命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研究[J].四川水泥,2014(12):55-56.
-
9宋晓冰,刘西拉.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J].工业建筑,2001,31(10):43-46. 被引量:24
-
10刘向群.某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结构耐久性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16(9):4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