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
被引量:
1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特征。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特征,是科学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
作者
宋俊华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7,共5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征
传承
无形
活态
分类号
I122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81
引证文献
112
二级引证文献
1053
参考文献
5
1
.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
巴莫曲布谟.两个概念:无形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A]..民俗学刊[C].澳门:澳门出版社,2004..
3
.[EB/OL].http://www.unesco.org.,.
4
向云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EB/OL].http://www.wenbao.net.,.
共引文献
14
1
徐旭,张天成.
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50-53.
被引量:20
2
康中乾.
论王弼“无”范畴的涵义[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32-38.
被引量:4
3
王萍.
严遵、扬雄的道家思想[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72-77.
被引量:3
4
刘保亮.
探寻人生原初的意义——论阎连科小说的生命意识[J]
.学术交流,2006(2):174-177.
被引量:4
5
蒋文燕.
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42-46.
被引量:2
6
万彩红.
道家的生物保护思想[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164-166.
被引量:1
7
王晓骊.
“双性同体”:唐宋词女性化文学品格的另一种阐释[J]
.学术论坛,2007,30(3):160-164.
被引量:8
8
赵红卫.
王邦直儒家情怀与《律吕正声》浅论[J]
.潍坊学院学报,2013,13(1):23-25.
9
吕小婉.
幼专院校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4):29-30.
10
王哲平.
试论道家之“道”的审美特征[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4):100-10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81
1
杨耀源.
文旅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J]
.社会科学家,2021,36(4):64-69.
被引量:44
2
蒋建华,张涵.
非遗短视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传播[J]
.民族学刊,2023,14(8):13-20.
被引量:12
3
吴丽,梁皓,虞华君,霍荣棉.
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J]
.经济地理,2021,41(2):214-221.
被引量:107
4
朱斌,刘芳.
文化记忆视角下非遗类网络短视频身份建构策略[J]
.电视研究,2023(5):79-82.
被引量:3
5
范宏涛.
大谷光瑞的中国古陶瓷研究[J]
.东方丛刊,2019(1):107-119.
被引量:3
6
彭慧,秦枫.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非遗短视频用户互动研究——以抖音“非遗合伙人”为例[J]
.未来传播,2021,28(3):84-90.
被引量:37
7
李涵,韦英东,许佳琪,高亚超.
论“网媒平台+多模非遗进校园”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
.传媒论坛,2020,0(2):20-20.
被引量:2
8
萧放,王辉.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路径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70-77.
被引量:23
9
张治英,朱勤芹.
零翻译再议[J]
.语言与翻译,2007(1):42-46.
被引量:28
10
高永久,朱军.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46-53.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112
1
周耀林,程齐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图谱表示[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3):67-72.
被引量:12
2
孔维强,李乃宇.
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探析[J]
.科技风,2010(23):65-66.
3
郑乐丹.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文化遗产,2010(1):6-10.
被引量:50
4
牛建忠,赵静涛.
浅谈河北动漫产业与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相互性构建[J]
.长城,2009(6):150-151.
被引量:2
5
倪依克,胡小明.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
.体育科学,2006,26(8):66-70.
被引量:211
6
雷喜斌.
意识审视: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议题[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47-50.
被引量:2
7
齐爱民,赵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J]
.知识产权,2006,16(6):63-66.
被引量:36
8
宋俊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J]
.文艺研究,2007(2):96-104.
被引量:35
9
蔡光龙.
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4):47-48.
被引量:9
10
蔡光龙.
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定位[J]
.图书与情报,2007(2):21-22.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
1053
1
毛巧晖.
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3):82-90.
被引量:10
2
易玲,石傲胜.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注册与使用:制度机理、现实困境及规范路径[J]
.知识产权,2023(12):89-103.
3
唐丽,肖红青,杨丽芳.
民俗体育传承与民俗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研究现状[J]
.质量与市场,2021(21):136-138.
被引量:2
4
李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基于1996-2019年CNKI中文核心文献的计量可视化分析[J]
.体育世界,2020(3):96-97.
5
陈卓,吴湘军.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培育与开发对策研究[J]
.体育世界,2020(2):82-83.
被引量:1
6
高美兴,张朋.
新媒体时代新疆方棋文化的保护创新研究[J]
.体育世界,2020(2):79-80.
被引量:1
7
文冬妮.
南岭走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廊道构建[J]
.社会科学家,2021(3):70-75.
被引量:10
8
鲍亚林,于学斌.
非遗视角下乳山镂绣手工艺人的功能建构及其衍变[J]
.山东艺术,2022(6):42-51.
9
杨小晖,米高峰,高关如.
传统手工技艺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J]
.工业设计研究,2022(1):209-215.
被引量:1
10
方永恒,郭溱溱.
藏羌彝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
.青藏高原论坛,2023,11(1):61-69.
1
马恒辉,卢小兵.
试论六盘山花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10):138-139.
被引量:3
2
卢和乐.
民间性·区域性·传承性——浅谈温州鼓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J]
.曲艺,2009(7):50-52.
被引量:1
3
齐晓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与毛[J]
.世界遗产,2014,0(11):23-23.
4
谭惠娟.
论拉尔夫·埃利森对神话仪式中黑白二元对立的解构——兼论拉尔夫·埃利森文学话语中的祖先在场[J]
.外国文学研究,2007,29(4):87-96.
被引量:9
5
胡立波,熊伟.
电子合同效力问题探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B):97-97.
江西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