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氟罗沙星(fleroxacin)注射液是一种可供静脉给药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新药,在临床应用中,氟罗沙星注射液常与其他药物交替输入体内,存遮短时间混合的药物配伍问题。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其配伍稳定性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
作者
陈瑛
张锋
韩莹旻
机构地区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大连铁路医院
出处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
关键词
氟罗沙星注射液
配伍
分类号
R942 [医药卫生—药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9
1
何解生.
氟罗沙星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4,7(3):26-27.
被引量:2
2
李月梅,沈惠明.
10%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六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
.华西药学杂志,1998,13(1):69-70.
被引量:18
3
张少华,胡伟.
氟罗沙星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探讨[J]
.西北药学杂志,2003,18(3):124-125.
被引量:4
4
张伟明,徐晓梅,金燕辛.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6种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4):325-326.
被引量:3
5
李健,周燕文,马妮飞.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4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61-62.
被引量:11
6
朱建伟,丁青龙,等.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六种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1,2(12):48-49.
被引量:5
7
李健,周燕文,马妮飞.
氟罗沙星与7种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6):827-828.
被引量:8
8
李健,周燕文.
氟罗沙星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
.中国药业,2002,11(8):35-36.
被引量:7
9
李健,周燕文.
氟罗沙星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
.广西医学,2002,24(6):894-896.
被引量:5
10
柏占英,王瑞庆.
氟罗沙星与注射用穿琥宁存在配伍禁忌的实验研究[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3,18(5):601-60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林赴田.
氟罗沙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1994,3(5):19-23.
被引量:9
2
彭文兴,许树梧.
氟喹诺酮类药在输液中的稳定性及与其它药的配伍变化[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4):180-181.
被引量:12
3
张秀芝,杨敬荣,吴葆金,王尔华.
氟罗沙星注射液的研制及其配伍变化分析[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3):144-146.
被引量:15
4
施耀国,张菁,郭蓓宁,张婴元.
氟罗沙星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6,21(5):388-392.
被引量:20
5
周茂金 万仁忠 等.注射用头孢呋肟钠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9):574-574.
6
姚大力.临床用药问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7.
7
江明性.药理学[M](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5-266.
8
Blouin RA, Hamecin BA, Smith DA, et al. Fleroxacin pharmacokinetic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 ].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2, 36(3) :632.
9
Geddes AM. Safety of fleroxacin in clinical trials[J]. Am J Med, 1993, 94(3A): 20IS.
10
Stuck AE,Kim DK,Rey KJ.Fleroxacin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J].Pharmacokinet,1992,22:116.
共引文献
72
1
庞艳如,罗兰霞.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复方氨基酸双肽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8):212-212.
被引量:1
2
徐立,倪素贤,杨明,孙湘,马继红.
氟罗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比较[J]
.药学实践杂志,2000,18(4):201-202.
被引量:1
3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Ⅱ)[J]
.分析试验室,2004,23(7):72-92.
被引量:4
4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04,23(6):71-92.
被引量:1
5
梁陈方,肖萍,孟艳艳.
乳酸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
.医学文选,2004,23(4):426-428.
6
卫自萍.
临床输液中常用抗感染药物的配伍稳定性[J]
.护理研究,2004,18(10):1707-1708.
被引量:4
7
马洪峰,钱小蔷,谭才宏.
左氧氟沙星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
.中国药房,2004,15(10):627-628.
被引量:11
8
王正军,叶方,郑江萍.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05,34(8):691-692.
被引量:1
9
许兴全.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35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6):109-110.
10
黄帮华,叶良君.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37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10):773-77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3
1
许峰,卢仲毅.
高渗血症的液体治疗[J]
.小儿急救医学,2004,11(5):278-280.
被引量:9
2
袁乐意,严洁琼.
微泵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
.天津护理,2004,12(5):290-290.
被引量:4
3
杨秀斐,余玉木,郑永克,鲍小瓯,戴新建,谈恒山.
司帕沙星及洛美沙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茶碱缓释片药动学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14(2):86-88.
被引量:2
4
杜保霞,宋书芹.
输液接瓶时药物发生配伍禁忌反应的几种处理方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7):770-770.
被引量:2
5
方东升,杜向群.
静脉输注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6):393-393.
被引量:3
6
张建民,冯玲玲.
静脉输液药物配伍禁忌调查[J]
.中国药房,2006,17(20):1572-1574.
被引量:23
7
丁玉峰.
论临床剂型因素与合理用药[J]
.医药导报,2007,26(5):447-450.
被引量:11
8
余春华,李俊英.
特殊药物的配伍禁忌[J]
.华西医学,2007,22(2):431-432.
被引量:2
9
栗玉容,李经美,路晓钦.
连接管串联输液液体电解质浓度及张力变化的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7,22(9):45-46.
被引量:1
10
法国OVP维德出版社.维德临床用药手册(VIDAL)[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271-272.
引证文献
8
1
李春媛.
几组输液发生药物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86-87.
被引量:6
2
栗玉容,李经美,路晓钦.
连接管串联输液电解质浓度及张力变化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586-587.
3
栗玉容,李经美,路晓钦.
连接管串联输液液体电解质浓度及张力变化的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7,22(9):45-46.
被引量:1
4
裘晓红,鲍引娟.
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5):319-321.
被引量:2
5
孙昌友,张健.
输液时发生药物配伍变化的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85-186.
被引量:4
6
陈瀚熙,蓝惠兰,申铁梅,张秀浓,陈晓芳.
危重病人中心静脉通路多组输液的安全管理[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10,24(11):2884-2886.
被引量:3
7
韦宁,廖艺,盘红梅,覃净.
门急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典型处方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3):286-288.
被引量:8
8
胡瑜,卢涛.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两种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110-1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陈萍华.
危重症病人的输液安全管理[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3(S1):183-184.
被引量:1
2
赵勤,艾孜买提.阿吉.
2615张不合格处方帕累托图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2008,15(1):56-57.
被引量:6
3
陈蓉.
重视药品说明书,保障临床用药安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24(6):39-40.
4
张忠太,胡雪敏,王蜀梅,王冰.
我院2008年不合格处方评析[J]
.中国医药,2010,5(7):634-635.
被引量:4
5
陈瀚熙,蓝惠兰,申铁梅,张秀浓,陈晓芳.
危重病人中心静脉通路多组输液的安全管理[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10,24(11):2884-2886.
被引量:3
6
张郢.
依诺沙星与地塞米松的配伍反应[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220-220.
被引量:1
7
刘燕,李荔.
2010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8):694-697.
8
韩莹.
我院2009~2010年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海峡药学,2011,23(10):242-243.
9
张郢,李凯.
夫西地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存在配伍禁忌[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64-8464.
被引量:1
10
黄丽美,张国勇,梁小美.
静脉输液管中药物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与康复,2012,11(1):84-85.
被引量:14
1
文随生,李东.
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成本—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z2):795-796.
2
王正军,叶方,郑江萍.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05,34(8):691-692.
被引量:1
3
黄帮华,叶良君.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37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10):773-775.
被引量:3
4
洪诤,王浴生,李章万,张三友,王一凌,薛京会.
氟罗沙星片剂、胶囊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5,17(Z1):55-55.
5
王青兰,李杰.
国产复诺定胶囊治疗细菌性感染84例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1,8(8):584-584.
6
周汉建,余华云.
应用氟罗沙星治疗各种急性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观察[J]
.中国药业,1998,7(1):39-40.
被引量:1
7
莫炎.
氟罗沙星 Fleroxacin[J]
.药学进展,1990,14(3):177-179.
8
吴兆音,崔涛,邵素梅.
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对比观察[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1,3(1):27-28.
9
李光华,王培源.
多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2,2(1):27-32.
10
朱汝锦.
Fleroxacin的抗菌活性、药理和临床研究[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9,10(6):443-449.
被引量:2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