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发展模式选择
被引量: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其最终目的是要求职业教育建立一条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
作者
孙琳
李里
机构地区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
云南昆明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选择
市场驱动
办学思想
直接管理
职业岗位
专业学科
普通教育
就业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279.24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6
引证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258
同被引文献
256
1
吕静.
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质性的逻辑及深化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2-27.
被引量:3
2
匡瑛,李琪.
此本科非彼本科:职业本科本质论及其发展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21(3):45-51.
被引量:176
3
张锐.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07(z1):362-363.
被引量:1
4
张琦,杨素君.
论情景学习视域中的认知学徒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7(4):42-45.
被引量:33
5
钟艳华.
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危机与职业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68-71.
被引量:9
6
陈英杰.
再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1-4.
被引量:3
7
张健.
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反思与追问[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5-7.
被引量:7
8
张革华 ,郑确辉 .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述论[J]
.职教论坛,2005,21(29):6-7.
被引量:6
9
杨金土.
多样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2):5-7.
被引量:30
10
赵宝柱.
21世纪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3):57-5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1
1
张健.
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反思与追问[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5-7.
被引量:7
2
谭英芝.
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看高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80-81.
被引量:3
3
姜振成.
略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成人教育,2006(9):81-82.
被引量:1
4
余婉娜.
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107-110.
被引量:2
5
史雅梅.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07(4):60-61.
6
李春梅.
和谐社会下的职业教育[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4-7.
7
余婉娜.
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综述[J]
.职教论坛,2007,23(08S):45-48.
被引量:1
8
史雅梅.
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改革[J]
.机械职业教育,2008(2):56-57.
9
张健.
高技能性: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研究论证[J]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1):161-164.
被引量:4
10
万云霞,许殿生.
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8(8):35-36.
二级引证文献
258
1
段向帅.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路径新探:PPP模式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5):12-16.
被引量:9
2
尚晶,李宪印.
“技术”与“职业”: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逻辑澄明[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4):13-19.
被引量:4
3
闫广芬,石慧,杨院.
跨学科研究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语境、回归、变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9):11-17.
被引量:1
4
余可华.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3,13(6):19-25.
被引量:1
5
张同全,管文雪,王秀娟.
地方财经类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产业+专业+职业”培养模式[J]
.高等教育评论,2023,11(2):61-75.
6
芋艳梅,庞亚男.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几点建议[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8):105-106.
7
朱琳.
浅议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毕业生可就业能力[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206-207.
8
Bottom Up与Top Down[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9
姚兴禄.
大职教背景下校企合作——职教集团有效运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教育,2014(4):8-10.
被引量:1
10
闫涛.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09(6):27-28.
1
就业:职业教育的生命线[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0(4).
2
何文明.
正确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09(3):17-17.
被引量:2
3
李晓东.
农村职教发展面临的困难及途径[J]
.西北职教,2007(5):19-19.
4
钱伟弘.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力度[J]
.前进论坛,2016,0(2):12-13.
5
刘妍.
关于中职教育教学方式的思考[J]
.职业,2012(24):69-69.
被引量:1
6
陈建新.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
.成人教育,2012,32(11):104-106.
被引量:2
7
陈斌,施也频,包耀东,沈邦仪.
高职教育中“无缝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9):28-29.
被引量:4
8
何志远.
城镇规划问题探讨[J]
.科技风,2008(24):73-73.
9
孟勇奇.
施工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商情,2015,0(21):151-151.
10
周德生.
关于用工模式的文献综述[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2):120-125.
被引量: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