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气氛下的煤灰熔融性研究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氧化性和弱还原性等气氛下测定了17种煤灰样品和3个人工配制灰样的熔融性,发现不同气氛下、不同煤灰化学成分对其熔融性的影响不同,煤灰熔融温度的高低不仅与煤灰中Fe2O3和CaO的总含量有关,而且与其CaO/Fe2O3摩尔比有关。
作者
张德祥
邵群
王朝臣
机构地区
淮南矿业学院
淮南煤化工研究所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8-20,共3页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煤灰
熔融性
煤灰成分
熔融机理
气氛测定
分类号
TQ536.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72
1
李意,盛昌栋,刘小伟,姚洪,徐明厚.
O_2/CO_2煤粉燃烧时细灰颗粒中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29(7):1236-1238.
被引量:7
2
周颖驰.
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及对策[J]
.热力发电,2013,42(7):138-141.
被引量:48
3
龙永华,张德祥,高晋生,郑斌.
提高煤灰熔融温度及其机理的研究[J]
.工业锅炉,2004(4):12-16.
被引量:13
4
程军,周俊虎,刘建忠,徐小琼,曹欣玉,岑可法.
黄陵煤灰自身固硫的微观特性分析[J]
.化工学报,2004,55(11):1853-1858.
被引量:6
5
陈文敏.
大同煤的特性及其热值和灰熔点的计算[J]
.物流技术,1993,12(6):27-30.
被引量:1
6
李永兴,陈春元.
动力用煤结渣特性综合判别指数的研究[J]
.热力发电,1994,23(3):36-39.
被引量:27
7
修洪雨,黄镇宇,张堃,周俊虎,岑可法.
CaO对煤灰主要成分熔融特性的影响[J]
.电站系统工程,2005,21(2):20-22.
被引量:35
8
曹磊明,亢万山.
关于煤灰成分测定的尝试与探讨[J]
.煤质技术,2005,20(3):65-67.
被引量:7
9
刘新兵.
我国若干煤中矿物质的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4,23(4):109-114.
被引量:37
10
刘新兵,陈茺.
煤灰熔融性的研究[J]
.煤化工,1995,23(2):48-52.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10
1
修洪雨,黄镇宇,张堃,周俊虎,岑可法.
CaO对煤灰主要成分熔融特性的影响[J]
.电站系统工程,2005,21(2):20-22.
被引量:35
2
康虹,吴国光,李建亮.
煤灰熔融性的研究进展[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33(2):75-77.
被引量:3
3
康虹,吴国光,孟献梁,李建亮.
添加CaCO_3对煤灰熔融性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3(9):692-697.
被引量:5
4
吴萍萍,张泽武,陈建定.
成纤性粉煤灰的低熔区组成及分布[J]
.化工学报,2017,68(5):1767-1772.
被引量:3
5
李汉卿,王长安,朱晨钊,赵磊,韩涛,车得福.
O_2/CO_2气氛对准东煤灰熔融行为和微观理化特性的影响[J]
.化工学报,2018,69(6):2632-2638.
被引量:7
6
项群扬,殷志源,邱波,竺浩炜,裘立春,沈利.
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对煤灰熔融特性影响[J]
.热力发电,2020,49(1):104-108.
被引量:6
7
魏国华,王广猛,关靖宇,李伟,王明昊.
半焦掺混原煤灰熔融特性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2020,36(3):39-40.
8
项群扬,何丽华,陈勤根,刘宏芳,杨林豪,杨威,邱波.
电站锅炉主燃区加装吹灰器改造与实践[J]
.电站系统工程,2022,38(3):29-32.
9
唐黎华,张娜,王福明,朱学栋,蒋德军,朱子彬.
助熔剂对煤焦高温气化反应性的影响[J]
.燃料化学学报,2003,31(3):209-214.
被引量:8
10
张德祥,龙永华,高晋生,郑斌.
煤灰中矿物的化学组成与灰熔融性的关系[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6):590-594.
被引量:74
二级引证文献
127
1
Qinwen Liu,Yan Shi,Wenqi Zhong,Aibing Yu.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 for CO2 capture: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9,27(10):2261-2272.
被引量:4
2
汤永新,邱晓生,李寒旭,李慧.
红外光谱预测高温煤灰行为特征和灰熔点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9):66-68.
被引量:1
3
谷小虎,曹敏,王兰甫,田亚鹏.
煤灰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J]
.煤化工,2009,37(2):19-21.
被引量:3
4
戴爱军,杜彦学,谢欣馨.
煤灰成分与灰熔融性关系研究进展[J]
.煤化工,2009,37(4):16-19.
被引量:32
5
范晓雷,张薇,周志杰,王辅臣,于遵宏.
热解压力及气氛对神府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J]
.燃料化学学报,2005,33(5):530-533.
被引量:20
6
孙文娟,李寒旭,武成利,梁国治.
红外光谱分析淮南煤灰中矿物组成[J]
.应用化工,2005,34(10):644-646.
被引量:6
7
于戈文,许志琴,邓蜀平.
气化条件下煤灰熔融性研究[J]
.煤化工,2005,33(5):27-31.
被引量:7
8
李慧,李寒旭,焦发存.
红外光谱分析助熔剂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J]
.现代仪器,2006,12(1):15-18.
被引量:8
9
吴勇强,唐黎华,朱学栋,朱子彬.
超高温气流床煤气化模试装置的研制和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52-54.
被引量:1
10
伍昌鸿,马晓茜.
混煤煤灰软化温度的实验研究与预测[J]
.热能动力工程,2006,21(2):179-182.
被引量:6
1
曹祥,李寒旭,刘峤,张子利,朱邦阳,赵清良.
三元配煤矿物因子对煤灰熔融特性影响及熔融机理[J]
.煤炭学报,2013,38(2):314-319.
被引量:16
2
汤永新,芦涛,丰芸,魏雅娟,李寒旭.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高温煤灰熔融机理[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2):198-202.
被引量:1
3
龙永华,张德祥,高晋生,郑斌.
提高煤灰熔融温度及其机理的研究[J]
.工业锅炉,2004(4):12-16.
被引量:13
4
陆宏权,李寒旭,马飞,孟莹,贾春林.
钙基助熔剂对煤灰熔融性影响及熔融机理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1,39(2):111-114.
被引量:15
5
王泉清,曾蒲君.
高岭石对神木煤灰熔融性的影响[J]
.煤化工,1997(3):40-45.
被引量:20
6
代廷魁,李寒旭,曾野,段锦,陶然.
降低高铝煤灰熔融温度的助熔机理研究[J]
.广东化工,2016,43(4):5-6.
被引量:2
7
高娜,刘胜华,刘勇晶,郭延红.
碱性氧化物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
.煤炭转化,2014,37(3):42-45.
被引量:20
8
康虹,吴国光,孟献梁,李建亮.
添加CaCO_3对煤灰熔融性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3(9):692-697.
被引量:5
9
李继炳,汤永新,芦涛,李寒旭.
皖北刘二煤在Shell气流床气化过程中熔渣形成机理初探[J]
.化工时刊,2009,23(5):42-46.
被引量:6
煤炭科学技术
199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