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探讨——从灌区到农户的补偿问题
被引量:18
出处
《水利发展研究》
2006年第2期4-9,共6页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66
-
1徐红霞.论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利益补偿制度[J].学术论坛,2008,31(2):123-127. 被引量:3
-
2张明生,王丰,张国平.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6. 被引量:52
-
3代小平,陈菁,褚琳琳,方茜,李荣富.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J].节水灌溉,2008(10):4-7. 被引量:14
-
4苏青,施国庆.从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看我国水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的方向——对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的再认识[J].水利发展研究,2001,1(6):11-12. 被引量:3
-
5戴建华,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4):33-36. 被引量:233
-
6方国华,潘睿,陶长生,吴泽毅,蔡勇,郭相平.农业节水补偿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8):7-10. 被引量:8
-
7周维博,李立新,何武权,吕洪光.我国渠道防渗技术研究与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5):60-63. 被引量:50
-
8郭杰,丁阳璐.我国城市居民用水价格的可承受能力问题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6):63-66. 被引量:15
-
9李锦秀,李翀,吴剑.水资源保护经济补偿对策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6):22-24. 被引量:7
-
10储成流.节水灌溉与水利管理制度创新[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5(2):56-5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8
-
1代小平,陈菁,褚琳琳,方茜,李荣富.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J].节水灌溉,2008(10):4-7. 被引量:14
-
2何勇,陈秀兰,曾维忠,张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69-72. 被引量:1
-
3褚琳琳,陈菁,李荣富,代小平,陈丹.我国农业节水补偿实践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1049-11050. 被引量:5
-
4年自力,郭正友,雷波,刘钰.农业用水户的水费承受能力及其对农业水价改革的态度——来自云南和新疆灌区的实地调研[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9):158-162. 被引量:21
-
5成红,徐颖.农业水权流转法律制度探析[J].法学杂志,2010,31(5):47-50. 被引量:4
-
6雷波,刘钰,许迪.灌区农业灌溉节水潜力估算理论与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0-14. 被引量:47
-
7陈菁,代小平,陈祥,张晓红.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的农业节水补偿额测算方法[J].水利学报,2011,42(6):750-756. 被引量:19
-
8李琼,魏如檀,周小云,林丽珊.1999~2010年中国节水农业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78-16480. 被引量:2
-
9王金霞,刘亚克,李玉敏.农业节水技术采用——信息和资金来源渠道及制约因素[J].水利经济,2013,31(2):45-49. 被引量:4
-
10李铁,王海丽,黄明高,杨贵惠,陈理达,詹小米.雷州青年运河灌区农业节水补偿实践研究[J].节水灌溉,2016(2):79-8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53
-
1刘柏君,侯保俭,王林威,崔娟娟.青海省西宁海东地区节水潜力与节水对策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20,39(S01):65-70. 被引量:15
-
2朴万哲.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8,0(3):96-97.
-
3代小平,陈菁,张晓红,陈丹,扬兴海.基于灌溉多功能性理论的农业水权转让影响评价研究[J].节水灌溉,2009(10):34-37. 被引量:8
-
4刘莉红.我国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0(7):257-257.
-
5张国珍,李悦.黄河流域农业水交易补偿机制[J].人民黄河,2011,33(2):56-57. 被引量:5
-
6杜丽娟,柳长顺.农民灌溉水费承受能力测算初步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1,42(6):59-62. 被引量:11
-
7陈菁,代小平,陈祥,张晓红.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法的农业节水补偿额测算方法[J].水利学报,2011,42(6):750-756. 被引量:19
-
8李鸿雁.宁夏黄河水权转换农业风险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82-15084. 被引量:3
-
9沃耘.水权制度框架下的滨海新区水权运营[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31(10):101-105.
-
10雷勋平,Robin Qiu.Shapley值法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7):23-25. 被引量:29
-
1张吉.浅析太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
-
2曾昭朝,楼崇.论循环经济理论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汽摩配,2006(10):15-17. 被引量:1
-
3田晓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在技术创新[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2(2):62-63.
-
4张颖.加强林业企业会计监督的几点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226-226. 被引量:2
-
5易成栋,谢海燕.建设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20(4):21-23. 被引量:12
-
6李峰.中国工业化发展所面对的资源与环境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01Z):292-292. 被引量:3
-
7王金龙,张小红.铝工业:挑战与机遇共存[J].世界有色金属,2009,34(4):18-21.
-
8颜苏莉,孙婧豪.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之道[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12. 被引量:14
-
9冯永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 促进资源与环境相关学科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8(7):116-117.
-
10黄登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探析[J].今日科苑,2009(15):108-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