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变迁与人物通讯写作
出处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2S期33-33,共1页
Journalism Lover
参考文献8
-
1高素春.项目管理中产品开发质量的控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3):9-10. 被引量:2
-
2曲晓玮.图书馆项目管理应用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5):90-92. 被引量:45
-
3徐海燕.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的结构及质量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02(8):36-37. 被引量:3
-
4贺春波.浅谈质量工作中的项目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10):13-15. 被引量:3
-
5江洪.专业文献数据库的质量控制[J].情报杂志,2000,19(3):50-51. 被引量:13
-
6李勇,安博,张昱.加强文献数据库及检索刊物的质量控制[J].情报学报,1999,18(1):50-53. 被引量:4
-
7马子麟.项目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J].管理观察,1998(2):4-4. 被引量:2
-
8张公绪.现代质量管理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8
-
1索传军.信息咨询服务的项目管理——预备、项目控制和报告[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6):3-6. 被引量:7
-
2刘强.关于加快数据库建设的思考[J].情报科学技术,1996(1):15-16. 被引量:3
-
3[1]吴慰慈等.图书馆藏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
4谭显华,宋继珍.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商品化尝试[J].情报学报,1997,16(5):376-382. 被引量:6
-
5邱燕燕.网络环境与馆藏评价[J].图书馆学刊,2000,22(2):18-20. 被引量:20
-
6蔚林巍.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J].管理工程学报,2000,14(3):65-69. 被引量:79
-
7任大山.网络资源评介之浅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20(4):54-56. 被引量:6
-
8赵洗尘.论数字图书馆专题资源库的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2):54-56.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58
-
1肖勇.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学中的移植现象综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5(6):2-8. 被引量:16
-
2金泽龙.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建立特色专业数据库[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29-31.
-
3夏红.文献数据库的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4,26(6):5-6. 被引量:4
-
4唐承秀.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控制[J].图书馆杂志,2005,24(2):36-38. 被引量:10
-
5毕静.图书馆的项目管理怎么做?[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23(1):35-36. 被引量:20
-
6盛小平.新世纪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1-5. 被引量:39
-
7蔡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职能之我见[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36-37.
-
8毛军.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和CSDL科学数字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1):15-19. 被引量:2
-
9赵子夫,汤君才.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扁平化思考[J].现代情报,2006,26(1):124-125. 被引量:9
-
10欧阳品山,陈益刚.项目管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运用探索[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3):2-7. 被引量:8
-
1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1):133-139. 被引量:29
-
2沈杰.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之嬗变[J].晚霞,2005(9):56-57. 被引量:1
-
3李刚,王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价值观取向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7):173-173. 被引量:1
-
4唐莉.对青少年幸福感心理变迁的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4(9):54-55.
-
5禹正权.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心理嬗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3):140-141.
-
6谭乐圆.分析计划生育标语中社会心理变迁的体现[J].商,2015,0(19):61-61.
-
7陈浩.从价值观取向看文秘人员的角色定位[J].办公室业务,2012(2):36-37. 被引量:5
-
8马本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 四川人口发展将产生哪些变化?[J].四川省情,2017,0(5):16-18.
-
9周运清.蜕变与更新——现代化与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3,47(2):17-23. 被引量:3
-
10向红,郭东.高校消费主义的危害性及其抵御[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