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三大部门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三大部门结构和功能的调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需,只有消除社会三大部门结构性、功能性障碍,形成社会三个领域互动,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协调的社会结构。
作者
郑杭生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学会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
社会三大部门
结构协调
功能协调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374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240
参考文献
3
1
[德]哈贝马斯著 洪佩郁 蔺菁译.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2
高峰.社会结构分化与当代社会学趋向[A]."中国特色社会学-历史·现状·未来"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206-208.
3
[德]哈贝马斯 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13.
共引文献
87
1
薛晓阳.
希望哲学与精神教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44-47.
被引量:2
2
郑贤君.
宪法的社会学观[J]
.法律科学,2002,20(3):29-38.
被引量:14
3
郭湛,曹鹏飞.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J]
.齐鲁学刊,2005(1):121-126.
被引量:17
4
范进学.
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J]
.法学论坛,2005,20(1):15-19.
被引量:108
5
余雅风.
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0-39.
被引量:62
6
董溯战.
德国、美国养老社会保障法的比较研究——以国家、社会和市场为视角[J]
.宁夏社会科学,2005(2):58-62.
被引量:9
7
应飞虎,王莉萍.
经济法与民法视野中的干预——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及经济法体系的研究[J]
.现代法学,2002,24(4):116-125.
被引量:35
8
马长山.
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历史根源、当代挑战及其启示——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视角的重新审视[J]
.法律科学,2001,19(6):3-18.
被引量:23
9
董溯战.
英、德、美三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以国家、市场和社会为视角[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35-38.
被引量:2
10
王婷.
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
.北方论丛,2005(2):135-13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4
1
张志刚,姚远.
非政府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中的作用研究[J]
.行政与法,2007(10):9-11.
被引量:13
2
张建君.
市场经济三大理论范式比较研究[J]
.学术月刊,2007,39(7):79-86.
被引量:3
3
张尚仁,王玉明.
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13(4):5-10.
被引量:13
4
李新华.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J]
.求实,2008(S2).
被引量:3
5
徐永祥.
论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与运行机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4):50-54.
被引量:31
6
唐新发.
“主体间性”问题综述[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57-59.
被引量:6
7
邵莉.
我国社区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博弈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6(22):164-165.
被引量:1
8
宋雅萍.
论主体间性[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1):198-207.
被引量:55
9
王雅林.
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44-49.
被引量:20
10
渠敬东.
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J]
.社会学研究,1999(1):31-51.
被引量:110
引证文献
35
1
冯尊前.
论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理论观察,2007(6):25-26.
2
王尚银.
中国社会结构理论研究概要[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56-64.
被引量:2
3
成志刚,陈锦飞.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问题[J]
.新东方,2007(1):18-22.
被引量:6
4
赵颖.
从社会运行角度看我国“草根”民间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北京“农友之家”的个案研究[J]
.学会,2007(3):6-8.
被引量:1
5
黄天其.
和谐社会与和谐城乡空间:公平性的量化指标研究[J]
.规划师,2007,23(9):9-11.
被引量:2
6
杨茂林.
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孝义市贾家庄村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J]
.经济师,2007(12):282-283.
7
彭红玉.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第三部门文化的视角[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1):89-92.
被引量:2
8
都玉霞.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J]
.理论学刊,2008(4):94-96.
9
许成林.
民间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90-93.
被引量:1
10
陈阿江.
论人水和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4):19-24.
被引量:39
二级引证文献
240
1
曾维和,咸鸣霞.
衰落风险与村庄共同体治理——基于“金陵首富村”全面振兴的案例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21(1):22-39.
被引量:11
2
陈升,杨秋欢,罗伟华.
地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测度、现状与优化[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9):39-57.
被引量:2
3
郭圣莉,杨威威.
可持续的地方政府创新何以可能?——多阶段政策制定框架下成都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经验研究[J]
.中国研究,2022(1):129-155.
被引量:2
4
焦永利,于洋,魏伟.
大都市治理体系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63-75.
5
焦永利,史晨.
从数字化城市管理到智慧化城市治理:城市治理范式变革的中国路径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37-48.
被引量:29
6
任秋梦,赵梦天.
结构化视角下城市贫困家庭脱贫困境研究——以上海市Y街道贫困家庭为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2(2):160-177.
7
弓联兵,李易霖.
十八大以来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立项现状与热点分析[J]
.高校社科动态,2020(1):30-35.
8
张让.
咸阳市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18,0(11X):83-83.
9
葛孝明.
基于生态视野的和谐规划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S1):326-329.
被引量:2
10
焦云霞,李萌.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中国农村NGO发展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3):43-48.
被引量:9
1
韩同.
害羞的妻子,如何面对新婚第一夜[J]
.婚育与健康,2001,0(3):27-27.
2
严振书.
社会三大部门及其相互关系[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4):50-53.
被引量:6
3
朱力.
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2005(1):46-53.
被引量:126
4
向尚瞰.
距离之美[J]
.医学美学美容,1994,0(2):35-35.
5
常瑜.
非营利组织的信用建设[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3):52-55.
被引量:3
6
刁丽伟.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J]
.行政论坛,2005,12(4):77-79.
7
郑杭生,彭莉莉.
“还权于民”的“路径图”——从社会学视角体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J]
.经济视角,2008,27(11):7-8.
8
郑杭生,彭莉莉.
“还权于民”的“路径图”——从社会学视角体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J]
.人民论坛,2008(20):24-25.
9
董小林,杨建军,周晶.
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与完善的思考[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76-79.
被引量:5
10
邓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协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2):58-61.
被引量: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