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镇聚居形态的传承——西安楼观古镇规划设计
被引量:5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共4页
City Planning Review
共引文献24
-
1孙贺,陈沈.当前住宅设计趋向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4):18-20. 被引量:3
-
2韩立红,荀志远.文化生态平衡视角下的可持续城市设计[J].生态经济,2008,24(9):157-159. 被引量:2
-
3李辉.推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协调措施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295-295. 被引量:6
-
4彭建.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25):54-55. 被引量:3
-
5白天龙.小议城市规划设计要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276-276.
-
6胡雅倩.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理念[J].科技资讯,2010,8(16):93-93. 被引量:3
-
7王湘辉,王仁翠.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路[J].民营科技,2010(10):315-315. 被引量:9
-
8李长焕.城市规划设计要素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292-292. 被引量:17
-
9余伟.浅谈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86-86. 被引量:8
-
10陈闻亚,冷政权.刍议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思想与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581-581.
同被引文献34
-
1王佐.有机生长理论及思考——从有机生长理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2(2):77-82. 被引量:14
-
2胡莹,张霖.传统街巷空间意象的延续[J].规划师,2003,19(6):36-39. 被引量:44
-
3陈晓燕,段德君.后旅游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431-433. 被引量:18
-
4张晶晶.巴蜀民居的生态特性[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3):174-178. 被引量:4
-
5[日]芦原信义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
6粱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7[美]伊利尔·沙里宁 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
8[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
9[日]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覃力,黄衍顺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10赛江涛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素材及其表达.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引证文献5
-
1李欣恺,张碚贝.“水”“街”“院”的演绎——古镇传统人居空间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与文化,2012(3):69-73.
-
2王晓芳,侯全华.城市生长方式视角下的蒲城传统街巷系统研究[J].山西建筑,2012,38(20):4-6.
-
3段亚琼,侯全华.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特色塑造研究——以空港新城庙店优美小镇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3,31(8):125-129. 被引量:24
-
4侯全华,王晓芳,段亚琼.关中小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有机生长规划途径研究[J].华中建筑,2014,32(5):105-109.
-
5葛丹东,徐威,高宁.基于主客体原真性的古镇更新策略与机制研究——以浙江乾元古镇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45(2):255-26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9
-
1白雪,黄丽玲.惠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8,0(11):27-30. 被引量:4
-
2陈祺,张正平,杨斌.“桃源”:文化型度假村的灵魂[J].华中建筑,2015,33(4):41-45.
-
3李佩.绿色生态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特色塑造研究——以宁波柴桥大河洋美丽小镇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6,34(7):105-109. 被引量:5
-
4周菲.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特色小镇构建研究[J].城市建筑,2016,0(26):376-376. 被引量:2
-
5刘舒雅,张洪波,刘洁新.生态民俗特色产业型乡村规划发展策略——以黑龙江省尚志市新兴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7):229-232. 被引量:1
-
6黄嘉颖,程功.陕南会峪村共生空间的营建探索[J].规划师,2017,33(3):96-101. 被引量:12
-
7曹爽,罗娟.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改革与开放,2017(11):14-15. 被引量:15
-
8朱晔臣.广东工业发展型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7):261-264. 被引量:1
-
9吴宪霞,秦小丽,胡长深.江苏宿迁云渡桃雕旅游小镇的创建构想[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23(3):21-25.
-
10褚杰,张建林,邢佑浩.文化资源视角下的山东省葫芦套村旅游特色塑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11):99-104. 被引量:5
-
1廖丹,罗谦.川南传统古镇保护研究与发展建议[J].山西建筑,2010,36(33):33-35.
-
2刘佳,黄晓春.价值 形态 活力——寻找传统古镇昔日的活力[J].小城镇建设,2002,20(8):43-45.
-
3沈丽萍.芷溪古宗祠建筑群价值探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20):129-130.
-
4王建忠.浅谈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研[J].管理观察,2010(21):184-185.
-
5湖南省奶业生产现状与思考[J].中国乳业,2010(11):8-10.
-
6倪丽丽.英德纪念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解析[J].山西建筑,2014,40(13):222-223. 被引量:2
-
7陈果.古镇滨水空间特色研究——以秀山梅江河岸滨水空间打造为例[J].四川建筑,2015,35(4):48-49. 被引量:1
-
8辜婧玲,陈春华.文化景观理论视角下的传统古镇保护——以绵阳市三台县郪江古镇为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6,38(S2):90-96. 被引量:4
-
9叶耀先.“三最”住宅 明日之家[J].住宅产业,2009(10):42-45. 被引量:2
-
10林祖锐,李恒艳.英谈村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分析[J].建筑学报,2011(S2):18-21.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