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77,共2页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同被引文献63
-
1赵玉林,任莹,周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压力型体制下的基层数字治理——基于30个案例的经验分析[J].电子政务,2020,0(3):100-109. 被引量:153
-
2谢林淙.中国大陆警察素质现状及提高[J].浙江学刊,1999(4):50-51. 被引量:3
-
3王大伟.从杆石桥模式到世界警务改革的大趋势──中西警务改革比较 第二部分 工作重点与警察角色的比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3):41-47. 被引量:6
-
4王光,秦立强,聂国丽.论“严打”决策科学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4):94-98. 被引量:3
-
5刘宏斌.中国社区警务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18-24. 被引量:12
-
6王大伟.从杆石桥模式到世界警务改革的大趋势——中西警务改革比较 第五部分 警用装备的比较[J].公安大学学报,2000,0(6):34-39. 被引量:9
-
7李健和.比较警察学研究“热点”问题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43-47. 被引量:24
-
8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调研组,卢志斌.从某市公安警力配置情况看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和对策[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6,18(2):21-24. 被引量:8
-
9张宏志.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警力配置[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137-145. 被引量:10
-
10钱新宝.谈新制度经济学在警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适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18(5):57-5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6
-
1程小白,余红梅.科学配置警力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建议——以江西省警力配置现状分析为视角[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6):15-21. 被引量:3
-
2张婷.从公共安全服务的消费生产者看我国社区警务模式的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22(4):103-106. 被引量:1
-
3张小川,杨辉解,谢斌燕.论两型社会建设中新型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以株洲市月塘派出所为例[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2):116-118. 被引量:1
-
4丁魁礼,黄智培.公共品供给视角下我国警力配置的非均衡性研究[J].岭南学刊,2019,0(1):45-52. 被引量:5
-
5韦炜.改进和加强社区警务工作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33):181-181.
-
6韩啸,余怡婷,谢琦.智慧城市能够减少犯罪发生吗?——一项准自然实验[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3,12(6):63-7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尚东方,张黎明,张业宏.基于最佳路径的警力资源调度改进算法[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1,14(1):63-66. 被引量:1
-
2张小川,杨辉解,谢斌燕.论两型社会建设中新型社区警务模式的构建——以株洲市月塘派出所为例[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2):116-118. 被引量:1
-
3陈琮睿.智慧警务背景下的侦查信息化研究——以浙江“云上公安、智能防控”为视角[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6):64-69. 被引量:15
-
4丁魁礼,黄智培.公共品供给视角下我国警力配置的非均衡性研究[J].岭南学刊,2019,0(1):45-52. 被引量:5
-
5何庆.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5(1):46-49. 被引量:1
-
6毕鑫平.基于理性选择的警力下沉困境及破解之路[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1,23(5):6-12.
-
7孟悦,张金海.我国警务治理研究的热点现状与未来展望[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2(4):77-84.
-
8罗峰,陶文雯,黎亚薇(指导).我国警察权益保护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2(22):12-14.
-
9韩啸,余怡婷,谢琦.智慧城市能够减少犯罪发生吗?——一项准自然实验[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3,12(6):63-76. 被引量:2
-
10王瑞山.2023年我国犯罪学研究述评[J].犯罪研究,2024(2):37-55. 被引量:4
-
1李江民.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意义[J].现代营销(下),2009(11):94-95. 被引量:1
-
2孙孝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2):33-36. 被引量:1
-
3刘春.依法执政:推进法治国家进程的关键[J].上海人大月刊,2005(4):24-25.
-
4蒋雪明.构建开放式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46):157-158.
-
5吴焕荣.略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及其方法论(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7):14-16. 被引量:1
-
6张伟华.论开放体系下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2):195-195.
-
7王世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品质[J].南方论刊,2013(2):19-21.
-
8苏艳平.中美日三角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外交[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10):113-114.
-
9傅劲松.试论社会主义民主开放体系的多层涵义[J].社会主义研究,1997(6):19-22.
-
10段慧杰.开放体系观下的民法法典化思路探析[J].知识经济,2011(2):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