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宏伟史诗 千古绝唱——从音乐人类学视角看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演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不同地区的56个民族,在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社会形态、生活习俗、劳动方式、宗教信仰和语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有着丰富的、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其中包含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传统音乐文化。
作者
于长军
出处
《艺术教育》
2006年第3期76-77,共2页
Art Education
关键词
英雄史诗
音乐人类学
蒙古族
多民族国家
宏伟
演变
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音乐文化
生活习俗
历史传统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民康.
论音乐民族志研究中的主位—客位双视角考察分析方法——兼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方法的来龙去脉[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1):19-28.
被引量:36
2
杨民康.
论民族音乐学双视角文化立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向(下)[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2):52-59.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沈洽.
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实践和意义[J]
.中国音乐学,1998(2):64-84.
被引量:49
2
汤亚汀.
民族音乐学主位─客位研究的理论问题[J]
.中国音乐学,1995(2):26-34.
被引量:18
3
汤亚汀.
《莫扎特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评介[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4):24-27.
被引量:6
4
沈洽.
音乐文化的双视角观照─—民族音乐学的一种新定位[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3):18-21.
被引量:24
5
沈洽.
“融入”与“跳出”:民族音乐学之“道”──由“局内人”和“局外人”问题引出的思考[J]
.音乐研究,1995(2):21-27.
被引量:46
6
艾文思,施祥生,戴薇.
Etics和Emics──它们的起源和运用[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3):25-27.
被引量:5
7
廖明君,洛秦.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何在?──洛秦访谈录[J]
.民族艺术,2001(2):44-59.
被引量:14
8
[美]R·R·K·哈特曼 F·C·斯克托 林书武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9
王海龙 格利夫德·吉尔兹著 王海龙译.对阐释人类学的阐释[A].格利夫德·吉尔兹著,王海龙译.地方性知识[M](导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27.
10
[荷]F·皮尔邦 S·阿洛姆 刘勇译.音乐民族学和emic/etic问题[J].(北京)中国音乐,1995,:60-60.
共引文献
48
1
滕祯.
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与申克音乐分析法之间的联系及其运用[J]
.音乐研究,2008(2):26-39.
被引量:13
2
杨民康.
“音声”:认知与释义--对音乐民族志研究中认知人类学及阐释学方法的读解[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54-166.
被引量:17
3
杨民康.
描述与阐释:音乐民族志描写的方法论取向[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4):96-103.
被引量:14
4
蔡际洲.
音乐研究的角度[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2):34-39.
被引量:5
5
解珺然.
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下)——两个彝族支系音乐、舞蹈及文化语境的比较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2):54-59.
被引量:5
6
熊晓辉.
音乐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
.人民音乐,2009(2):76-78.
被引量:13
7
熊晓辉.
音乐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方法探索[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1):30-33.
被引量:1
8
杨民康.
“减幅—增幅”与“模式—变体”——再论中国语境下的音乐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上)[J]
.中国音乐学,2012(3):5-16.
被引量:25
9
王慧.
《吐鲁番木卡姆》节奏模式研究——以《潘吉尕木卡姆》为例[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3):81-92.
被引量:4
10
王先艳.
论民间器乐传承中的念谱过程及其意义[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3):93-105.
被引量:13
1
丁成梅.
谈音乐人类学视角下古琴艺术传承中的几个问题[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10):17-18.
被引量:1
2
何巍.
音乐人类学视角中乐亭大鼓的传承与发展[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2):154-155.
被引量:1
3
周星.
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汉服的兴起和困惑[J]
.新华月报,2013(12):104-106.
4
本刊.
我不是一个行为艺术家——对话萧昱[J]
.画刊,2014,0(4):40-41.
5
史嘉维.
音乐人类学视角中的中国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J]
.艺术评鉴,2016,0(17):49-51.
被引量:1
6
吴越.
中国民歌漫谈[J]
.音乐天地,2006(3):59-59.
7
张欣.
音乐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音乐教育研究[J]
.芒种,2012(15):207-208.
8
徐燕琴.
论“由景生情”的湘西土家族哭嫁歌[J]
.艺术品鉴,2015,0(11):99-99.
9
周玉娟.
黄冈民歌的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色[J]
.音乐创作,2012(6):142-144.
10
黄东慧.
海南黎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因素[J]
.大舞台,2011(10):146-147.
被引量:6
艺术教育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