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酿酒》
CAS
2006年第2期45-46,共2页
Liquor Making
参考文献6
1 夏金池 牟文俐 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10-13.
2 Dumestre A.Biodegradation des cyanide contenus dans deresidus de la fabrication de 1' aluminium.These de doctorat Universite Henri Poincare.1995.5(6):98-109.
3 常永强,姜涛.含氰废水处理的研究动态[J] .工业水处理,1996,16(6):6-7. 被引量:17
4 GB17 5009.48-1996.蒸馏酒及配置酒卫生标准分析方法[S].
5 向光明.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J].分析化学,1984,12(2).
6 郜洪文.异烟酸—巴比妥酸主次波长光度法[J].分析测试学报,.
共引文献17
1 张文德,张光仲,郭忠,孙仕萍,强力新.酒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3):232-235. 被引量:21
2 苑春荟,任乐毅,于振华.国内固定长途业务市场情况分析[J] .通信世界,2002(10):24-24. 被引量:1
3 黄德文,俞于怀,莫炳辉.碱氯化法在高浓度废弃氰化物处理中的应用[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6):21-22. 被引量:6
4 乔勇,李正山,徐明杰,王向东.高效降氰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J] .四川环境,2006,25(4):35-38. 被引量:8
5 薛勇,聂伟琴,朱玉峰.含氰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24(4):52-55. 被引量:6
6 胡红旗,聂伟琴,朱玉峰.含氰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4):46-49. 被引量:5
7 周云听,董新姣,徐正褆.降氰菌的分离及培养条件初探[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6):103-105. 被引量:2
8 张俊,张益霞,董川.乙醇的微生物传感体系研究[J] .科技导报,2009,27(23):86-91.
9 艾克拜尔.阿西木.渣油气化污水中微量有害物质的生成及对策[J] .大氮肥,1998,21(6):398-399.
10 王翠红,徐建红,辛晓芸,马建运,史军致,郭翠花.降解氰化物微生物的筛选[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3):278-28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73
1 蔺岩,王丹.用氰电极测定酒中氰化物[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131-132. 被引量:6
2 张文德,张光仲,郭忠,孙仕萍,强力新.酒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3):232-235. 被引量:21
3 罗若荣,张红宇,邓辉萍.间隔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测定水中酚的实验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3):450-451. 被引量:12
4 吕清,葛明,秦宏兵,赵凌宇.间隔流动分析仪测定水和废水中的总氰化物[J] .污染防治技术,2004,17(2):50-53. 被引量:1
5 郭忠,张文德,孙仕萍,胡志芬,尹璐.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氰化物的方法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2005,21(1):109-110. 被引量:10
6 符展明,朱永芳.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氰化物[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3,27(3):173-175. 被引量:4
7 朱云洁.间隔流动化学分析测定水中挥发酚类的分析方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5):554-555. 被引量:3
8 汪明礼,许真树.水中氰化物的间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J]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5(2):34-35. 被引量:5
9 周庆龙,王绍杰,张文德.高档名酒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8):950-950. 被引量:6
10 郭虹.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酒中氰化物[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2):1452-145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9
1 李源栋,樊林,钱海燕,叶力,古君平,夏向伟,魏万之.酒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酿酒,2009,36(6):16-19. 被引量:16
2 李美兰.白酒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1,8(2):29-29. 被引量:5
3 王晖,梁柱,蔡烨,蒋宝南,谭丽春.间隔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394-395. 被引量:1
4 赵宇明.碘量法快速测定白酒中的氰化物[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6):85-86. 被引量:4
5 向双全,张志刚.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白酒中的氰化物[J] .酿酒科技,2015(3):127-129. 被引量:9
6 姜汉硕,赵婉婧,蒋莹.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4):476-479. 被引量:10
7 李悦,李彦懿,肖得力.氰化物定量检测方法应用研究进展[J] .药物分析杂志,2016,36(12):2075-2083. 被引量:14
8 张强,李冰川,唐昆,江文兵.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方法研究[J] .酿酒科技,2018(10):85-89. 被引量:7
9 米智,刘荔贞,朱勇,徐水,武晓红,董雪.三种白酒中氰化物和甲醇含量的测定[J] .酿酒,2019,46(5):70-74.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65
1 吴小松,曹玉发,姜雪,苏媛媛.白酒中氰化物含量测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J] .中国酿造,2013,32(5):82-85. 被引量:2
2 平付军,包伟华.异烟酸-吡唑酮法测酒中氰化物的改进[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3):453-453. 被引量:1
3 胡明燕,车明秀,刘睿,郑芳燕,霍胜男.白酒中氰化物含量定性检测方法的研究[J] .酿酒科技,2014(10):105-107. 被引量:6
4 周韩玲,练顺才,李杨华,王芳,张倩,王小琴.白酒中微量氰化物检测方法的比对与探讨[J] .酿酒科技,2015(3):90-92. 被引量:2
5 崔战友,钟其顶,李国辉,高红波,肖冬光.酒醅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研究[J] .酿酒科技,2015(5):101-103. 被引量:9
6 王海涛,颜世昕,刘奉申,魏金宝.顶空进样法测定白酒中的氰化物[J] .山东工业技术,2015(20):20-20.
7 叶梅,吴文林,郭靓,肖全伟,梁恒兴,万渝平.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快速测定配制酒中的氰化物[J] .食品科学,2016,37(8):192-195. 被引量:14
8 姜汉硕,赵婉婧,蒋莹.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4):476-479. 被引量:10
9 刘诗宇,吴幼茹,付跃,李连威,江伟,王德良,陈彬,黄时海,栾春光.顶空气相色谱法筛选低含量氰化物酿酒原料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16,35(10):157-161. 被引量:3
10 杜利君,刘晓林,高媛惠,郭丽华,刘海峰,李菲菲.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酒中氰化物含量[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11):131-133. 被引量:11
1 李振林,吴贤芬.间隔流动分析仪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J] .净水技术,2002,21(3):41-42. 被引量:3
2 谌贤星,黄福旺.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操作误差的剖析[J] .福建建材,1995(1):42-43.
3 陈少陶,林玉芝.快速流动式自动化学分析仪器的设计与操作原理[J] .国外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1990(1):30-40. 被引量:1
4 胥家瑞.化工模拟系统[J] .天津化工,2002,16(4):42-42. 被引量:4
5 阳极氧化工艺消除人为误差[J] .国际表面处理,2000(2):54-56.
6 魏东炜,李复生,殷金柱.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双酚A纯度[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3,36(5):639-641. 被引量:1
7 方青松,林建清,张晓萍,杨志景,林锦美.水样中NO_2^--N的间隔流动分析法[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80-83. 被引量:2
8 张明海,李香玲.操作误差对水筛法水泥细度试验结果的影响[J] .四川水泥,2006(4):51-53.
9 吕金环,肖婓,郭蕾.混凝土外加剂有关化学分析检验工作质量的管理[J] .山东化工,2014,43(12):185-186. 被引量:7
10 彭忠瑛,时红莲,林志伟.体积压力板仪试验操作误差分析[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5):119-12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