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对16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60个杂交组合的13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得出,各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的遗传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穗重、百粒重、穗粗、穗长、株高、穗三叶面积、秃尖长、穗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而通径分析得出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单株穗重、出籽率、穗长、穗粗、穗三叶面积、株高、穗行数、秃尖长、百粒重、穗位、行粒数。
作者
王爱琴
黄世全
戴保威
机构地区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玉米研究所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Seed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不完全双列杂交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Q348 [生物学—遗传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2
1
彭忠华,顾金春,杨晓容,冯修纪.
特用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分析[J]
.种子,2002,21(6):31-33.
被引量:9
2
何代元,吴广成.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杂粮作物,2003,23(2):63-6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尹燕枰,王振林.
玉米株型、果穗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J]
.玉米科学,1995,3(4):8-11.
被引量:28
2
刘纪麟.玉米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3
马育华.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4
岳焕荣,杨忠.
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7,25(4):29-31.
被引量:3
5
楚爱香,张富厚,王林生,楚现周,吴爱玲.
玉米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1,30(1):12-13.
被引量:13
6
梁晓玲,阿布来提,冯国俊,李进,李铭东,李维鼎,高慧慧.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2001,9(1):16-20.
被引量:140
7
广成,薛雁,苟升学,何代元.
玉米10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1,10(1):96-99.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22
1
张颖珍.
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05,36(4):9-11.
被引量:2
2
周化如,吕晓刚,郝海荣,木斯尔.那扎尔汉.
不同数据变换方法对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的影响[J]
.种子科技,2005,23(5):280-283.
被引量:10
3
张京社,杨玉东,王志忠,赵俊彪.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1):23-25.
被引量:25
4
戴惠学,熊元忠,牛海建.
甜玉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07(10):28-31.
被引量:32
5
戴惠学.
甜玉米的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法探讨[J]
.长江蔬菜,2007(11):40-41.
被引量:5
6
张大鹏,李帅,于洪喜,刘铁明,张树光.
黑龙江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潜势分析[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2):18-22.
被引量:1
7
付家锋,李玉玲,李学慧,王延召,刘艳阳,陈欢庆,张中伟,崔庆新,杨美丽.
8622×GY220F_(2∶3)家系植株性状的分离特征及相关分析[J]
.玉米科学,2008,16(1):33-35.
被引量:1
8
何文铸,刘永红,杨勤,张鸿,汤永禄,荣廷昭.
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关键指标的筛选及其遗传研究[J]
.玉米科学,2009,17(2):29-33.
被引量:36
9
李月英,刘全喜,张文英,柳斌辉,李新,谢莉莉,马敬民,李爱国,栗雨勤.
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与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8,23(B10):329-333.
被引量:21
10
高明波,孙艳杰,金益,董玲,于天江.
含CIMMYT种质的改良系的改良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331-3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3
1
张向群.
关于不完全双列杂交法估算配合力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2,10(z1):10-13.
被引量:10
2
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北方早熟春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4):1-6.
被引量:14
3
关玉萍,沈枫.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6-11.
被引量:75
4
兰红玲,樊治成,高兆波,李建友,王秀峰.
西葫芦杂种一代产量性状优势表现及相关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4):504-508.
被引量:11
5
张天伦,崔艳超,徐恒玉.
通径分析在EXCEL上的实现[J]
.农业网络信息,2004(8):36-37.
被引量:23
6
姜敏,刘静.
玉米穗部性状配合力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4):12-15.
被引量:14
7
李晓亮,王常芸.
我国专用玉米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玉米科学,2004,12(4):106-109.
被引量:26
8
何琼.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试验示范报告[J]
.云南农业,2005(2):24-25.
被引量:7
9
邓小华,陈冬林,陈晖,刘善臣.
湘南丘陵山区玉米引种稻田春播栽培[J]
.种子,2005,24(3):68-69.
被引量:8
10
关世武.
黑龙江省“八五”、“九五”期间育成水稻品种的对比分析[J]
.作物杂志,2005(2):59-6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0
1
叶雨盛,曾桂萍,李哲,戴保威,王灏.
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B09):86-89.
被引量:16
2
李红,李哲,崔秀珍,王业智.
抗虫棉杂交种杂种优势及亲子相关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1):13-15.
被引量:2
3
陈玉君,邓小华,肖守斌,潘九林,伍纯六.
稻田春播杂交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9):8950-8952.
被引量:13
4
苏义臣,苏桂华,柳迎春,金明华,万力波,王秀芬.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6):18-20.
5
苏盈盈,赵仁贵,张大瑜,张国立.
鲜食糯玉米穗部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2(8):73-76.
被引量:2
6
钟琼.
初探超级杂交水稻抗倒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2,32(10):20-21.
7
张荣斌,王潭刚.
对13个杂交棉品种的产量与性状间逐步回归分析[J]
.棉花科学,2014,36(2):19-22.
被引量:6
8
李成,王瑞莲,王学敏,王艺瑄,王兆娟,许有光,康洪彪,杨毅成.
玉米雌穗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特性分析[J]
.作物研究,2018,32(1):12-14.
被引量:1
9
李依依,田汉钊,朱良佳,刘美,赵永锋.
玉米粒重杂交当代杂种优势分析[J]
.种子,2020,39(4):22-28.
被引量:6
10
史庆玲,张静雯,张鑫悦,霍冰,董永彬.
玉米植株性状的分离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5,41(1):8-12.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马利,徐景梅,贾德涛.
CIMMYT玉米种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8(6):127-129.
2
周小辉,岳尧海,赵万庆,金明华.
温热种质改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杂粮作物,2009,29(5):299-302.
被引量:2
3
邵红雨,韩登旭,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李铭东.
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54-58.
被引量:10
4
李恒岭,栾化泉,张万志,高伟政,唐红丽.
几个自选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10(1):26-28.
被引量:5
5
谢戎,杨正林,刘成元,李永洪,桑贤春,何光华.
RITSD Analysis of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Somaclonal in Ric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1):36-41.
被引量:6
6
孙君灵,霍曙明,周忠丽,贾银华,潘兆娥,庞保印,杜雄明.
棉纤维颜色与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关系研究[J]
.棉花学报,2010,22(3):267-272.
被引量:5
7
潘九林,王霈,秦宣才,王文华,卢朝军.
六个超甜玉米品种在永州丘陵区试栽表现[J]
.湖南农业科学,2010(3):27-29.
被引量:2
8
韩登旭,邵红雨,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李铭东,杨杰.
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8):1541-1545.
被引量:4
9
付玉芹,隋光磊,关淑艳,江源,孙靖然,李鲁华,王丕武.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Dominant Middle-late Mature Maize Varieties in Jilin Provinc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7):33-37.
被引量:3
10
郭米娟,余成群,钟华平,姜炎彬,仓木拉,班洁,张玉雷,邵小明.
Effects of Film Mulching on the Growth of Silage Maize and Weed[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7):66-68.
被引量:7
1
徐宝树,殷潮州.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wa L.)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1989,5(4):61-67.
2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J]
.江西棉花,2007,29(4):13-15.
被引量:6
3
包和平,张君,赵力之,于延申,窦茂海.
春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通径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1):16-18.
被引量:9
4
李国民,王复文.
湘西晒红烟品种产量潜力的遗传分析和新品种选育[J]
.吉首大学学报,1993,14(6):22-25.
5
周小丽,王通强.
双低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种子,2005,24(1):70-72.
被引量:7
6
王大春.
不同产量水平下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2):40-41.
被引量:18
7
李小红.
秋大豆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J]
.作物研究,1991,5(2):24-27.
被引量:1
8
广成,薛雁,苟升学,何代元.
玉米10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1,10(1):96-99.
被引量:25
9
卢华兵,吕桂华,徐秀红,陈一波,郭国锦.
鲜食糯玉米去苞产量与优化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2011,52(3):569-571.
被引量:4
10
何代元,吴广成.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杂粮作物,2003,23(2):63-66.
被引量:15
种子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