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对我国数量多、影响力大的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这两类开发区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共同问题,认为这两类开发区都必须进行发展思路的转换,展望了这两类开发区有三种发展趋势,即独立并行发展、整合发展和向多功能综合新城区发展。
作者
张克俊
机构地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2006年第3期22-26,共5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高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比较研究
分类号
F127.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7
参考文献
1
1
黄宁燕,梁战平.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聚类分析评价研究[J]
.科学学研究,1999,17(2):79-88.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陈益升,欧阳资力,陆容安.
国家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
.科研管理,1996,17(6):1-7.
被引量:27
2
包昌火.情报研究方法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3
华宏明 郑绍濂.高新技术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4
胡良平,现代统计学与SAS应用,1996年
5
华宏明,高新技术管理,1995年
6
包昌火,情报研究方法论,1991年
7
李燕琛,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PC,1991年
8
赵文彦,新兴产业的摇蓝.高技术开发区研究,1990年
9
方开泰,实用多元分析,1989年
10
方开泰,聚类分析,1982年
共引文献
23
1
聂巧平,朱明君.
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化状况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2):1-5.
2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
开发区发展对我国城市位序结构的影响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1(4):55-58.
被引量:8
3
韩伯棠,李强,朱美光,张彩波.
基于熵理论的高新区发展不均衡度评价[J]
.科学学研究,2005,23(3):342-346.
被引量:17
4
郑国,王慧.
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J]
.城市规划,2005,29(8):51-58.
被引量:45
5
张克俊.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J]
.科技与经济,2006,19(1):40-42.
被引量:1
6
吕政,张克俊.
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J]
.中国工业经济,2006(2):5-12.
被引量:75
7
吴玉鸣.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集聚分类的SOM模型及应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2):98-102.
被引量:5
8
李俊莉,王慧,郑国.
开发区建设对中国城市发展影响作用的聚类分析评价[J]
.人文地理,2006,21(4):39-43.
被引量:22
9
邵学清.
关于我国高新区评价指标与方法的若干问题[J]
.中国科技论坛,2007(5):54-58.
被引量:19
10
邵学清,卢博文.
对我国高新区评价的现状与要解决的问题[J]
.科学学研究,2007,25(4):671-67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6
1
朱华友.
开发区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以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宿州师专学报,2003,18(4):74-76.
被引量:2
2
刘新同.
河南省高新区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高新区,2002,0(12):39-40.
被引量:1
3
朱华晟.
世界三大高科技园区最新发展态势及启示[J]
.中国高新区,2004(9):68-72.
被引量:2
4
马海敏,武克华,张召堂.
新时期我国开发区的宏观政策选择[J]
.经济前沿,2004(10):35-38.
被引量:1
5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
开发区发展对我国城市位序结构的影响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1(4):55-58.
被引量:8
6
韩小改,曾旗.
高新区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评价[J]
.价值工程,2005,24(5):15-17.
被引量:3
7
张克俊.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J]
.科技与经济,2006,19(1):40-42.
被引量:1
8
吕政,张克俊.
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J]
.中国工业经济,2006(2):5-12.
被引量:75
9
卢霞,蔡齐祥.
广东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与建议[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3):27-29.
被引量:4
10
李俊莉,王慧,郑国.
开发区建设对中国城市发展影响作用的聚类分析评价[J]
.人文地理,2006,21(4):39-43.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7
1
韩伯棠,方伟,王栋.
高新区与经开区的趋同趋势及两区合一的管理模式研究[J]
.特区经济,2007(4):29-31.
被引量:6
2
叶春阳,刘璠.
基于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平台构建路径研究[J]
.特区经济,2007(8):214-216.
被引量:4
3
刘现伟.
开发区数量与地方经济增长之实证分析[J]
.兰州学刊,2008(1):60-62.
被引量:2
4
刘瑾,耿谦,王艳.
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
.规划师,2012,28(4):58-64.
被引量:143
5
苟尤钊.
论国家高新区与经开区的构建——基于科技创新链视角[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1-3.
被引量:2
6
余小枫.
高新区发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以孝感高新区为例[J]
.现代营销(上),2018(11):51-51.
被引量:1
7
刘雅琦,赵立新,赵宇.
我国特殊功能经济区的历史演进及改革发展研究[J]
.今日科苑,2019,0(12):5-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
陈任艳.
漳平市构建“产城人”融合发展体系的对策建议[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0):207-208.
被引量:1
2
李帅,彭震伟.
特色小城镇产镇融合的影响要素与实施路径——以丁蜀特色小城镇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23(1):111-118.
被引量:3
3
王勇,杨崇圣,陈美瑛.
我国园区经济的形态演进与政府作用变迁[J]
.创新与创业管理,2020(1):122-135.
被引量:1
4
任峰,郭凯,李政来,郭大奇.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J]
.规划师,2020(S01):47-52.
被引量:3
5
李文彬,陈浩.
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
.城市规划学刊,2012(S1):99-103.
被引量:261
6
刘畅,李新阳,杭小强.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
.城市规划学刊,2012(S1):104-109.
被引量:131
7
吕萍萍,李永实.
浅析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以漳州市区为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3):103-106.
被引量:2
8
安宁,王宏起.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研究热点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250-252.
被引量:6
9
何静,王萌萌.
对加快长三角地区异地共建开发区的几点思考[J]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1):22-26.
10
樊薇.
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文献综述[J]
.科技创业月刊,2012,25(8):33-34.
1
张敏,熊圩清.
基于SWOT分析的新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J]
.西部财会,2010(9):74-77.
被引量:1
2
韩煜,刁静.
南阳市新城区发展策略研究[J]
.绿色科技,2013,15(2):250-251.
3
周亚明,肖国军,母发荣,郭芳,蒋玉.
珠三角产业为何青睐这里 郴州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调查[J]
.新湘评论,2013(15):50-52.
4
潘如丹.
品牌是张江文化的内涵[J]
.质量与标准化,2012(12):5-8.
现代经济探讨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