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缓控释和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期刊论文、专利、新药和博硕士论文的分析和归纳,对近10年来中药缓控释和靶向给药系统领域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提出了当前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作者
刘陶世
蔡宝昌
黄耀洲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
缓释
控释
靶向
给药系统研究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37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19
1
宫曙光,周全,孙其荣.
桂甘控释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J]
.中国药业,1996,5(9):34-34.
被引量:8
2
黄园,侯世祥,林江宇.
草乌肝靶向白蛋白微球的制剂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2):731-733.
被引量:40
3
李国栋,周全,赵长文,高申,马光大,钟延强.
青蒿素缓释固体分散物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0,16(1):15-17.
被引量:29
4
丁广斌,徐惠南,沈腾.
磷酸川芎嗪缓释片的研制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3):178-180.
被引量:26
5
朱海云,刘振堂,李兴华.
土贝母皂甙微囊的特性及其用于肾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2):107-109.
被引量:27
6
郭建平,孙其荣,周全,姚康德.
葛根黄酮EC-PEG载药系统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0):598-601.
被引量:19
7
丁玉玲,马淑贤,卢秀荣,王海波,霍玉书.
人参皂甙脂质体(GSL)的研制[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7):414-417.
被引量:35
8
张景勍,张志荣.
紫杉醇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18(4):255-257.
被引量:8
9
潘琦,高明菊,朱红涛,何兰茜.
左金缓释胶囊的研制及测定分析[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1):6-8.
被引量:42
10
杨时成,朱家壁,梁秉文,杨昌正.
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9,34(2):146-150.
被引量:91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程宇慧,廖工铁,侯世祥,李栗,张明.
白蛋白微球作为肝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3,28(1):68-74.
被引量:20
2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年征订启事[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5):49-49.
被引量:6
3
王成,刘玉玲,谷士杰.
葛根素的溶解性及其络合助溶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3,28(5):294-296.
被引量:38
4
马润娣,于立坚,王永清,西野辅翼.
土贝母甙甲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1994,21(6):446-446.
被引量:20
5
王剑红,陆彬,胥佩菱,包定元,张自然.
肺靶向米托蒽醌明胶微球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5,30(7):549-555.
被引量:25
6
宫曙光,周全,孙其荣.
桂甘胶囊研制[J]
.药学实践杂志,1996,14(3):158-159.
被引量:1
7
曾凡彬,陆彬,杨红,邓希贤.
盐酸川芎嗪肺靶向微球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6,31(2):132-137.
被引量:50
8
阎家麒,童岩,王九一.
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1996,3(3):154-157.
被引量:40
9
沈旋坤 严克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蒿素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83,3(1):24-24.
10
王慕邹 李百龙 等.乌头中主要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药学学报,1983,18(9):689-689.
共引文献
337
1
曹献英,刘静霆,尹美珍,李世普.
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3(5):32-34.
被引量:1
2
许汉林,张念,程光明,郭妮.
姜黄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1):36-39.
被引量:5
3
朱明星,朱宏.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中的应用[J]
.江苏化工,2006,25(18):13-15.
被引量:1
4
李东芬,尹蓉莉.
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概况[J]
.中药与临床,2011,2(1):61-63.
被引量:1
5
王延军.
中药新剂型概况[J]
.北方药学,2010,7(1):47-48.
被引量:2
6
宫曙光,戴新民,卞如濂,夏强,陆源,沈岳良.
桂甘流浸膏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J]
.解放军药学学报,1998,14(1):24-26.
被引量:8
7
刘文兴.
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1):217-218.
被引量:1
8
郭海燕,莫穗林.
脂质体物理稳定性和包封率的影响因素[J]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6):498-501.
被引量:37
9
钱亚琴,刘汉清,庄炜,孙玉雯.
中药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78-81.
被引量:13
10
林海燕,罗学刚.
纤维素溶液的流变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4,12(3):54-6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0
1
丁悦,卢国元.
肾脏靶向给药策略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学,2022,50(9):1209-1213.
被引量:1
2
唐海,刘宏飞,聂淑芳,潘卫三.
国内靶向制剂的研究状况[J]
.药品评价,2004,1(4):302-305.
被引量:3
3
杨希琴,陈东,荀哲,李轶群,刘兰,丁平田.
可溶性淀粉交联微球的制备及性质考察[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9(3):161-170.
被引量:6
4
曹纯洁.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05,23(1):1-3.
被引量:22
5
董泽民.
复方山绿茶缓释袋泡剂的研究[J]
.中成药,1993,15(12):7-9.
被引量:11
6
郑国华,王桂红.
中药剂型改革探讨[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3):39-41.
被引量:6
7
钟长平.
中药口服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5,36(3):473-475.
被引量:3
8
沈岚,林晓,徐德生,冯怡.
口服固体速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89-92.
被引量:17
9
雷卫平.
更年灵分散片的研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4):55-56.
被引量:1
10
张雪梅.
中药靶向制剂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3):49-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叶建斌,曹雅琴.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药业,2009,18(14):15-16.
被引量:4
2
谷福根,岳文,李海燕,吴春芝.
蒙药剂型改革及制剂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
.中医学报,2015,30(2):255-259.
被引量:7
3
张宁,张华.
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218-221.
被引量:11
4
冯英泉,钟立煌,杨春苗,王思邈,魏子涵,张欢,滕国生.
蟾蜍抗菌肽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菌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2):246-251.
被引量:4
5
郭晓霏,刘春峰,王扬阳.
靶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21):2052-2056.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赵刚.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与发展应用[J]
.首都医药,2011,18(6):52-55.
2
严国俊,潘金火,陈军,蔡宝昌.
中药复方缓释制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1,33(12):2137-2140.
被引量:6
3
张弘,窦金金,管庆霞.
心肌炎康骨架缓释片对心肌炎心电变化的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2,40(4):110-111.
4
杨岩涛,吴春英,唐宇,刘文龙,石继连,廖琼,贺红,贺福元.
中药多成分控缓释制剂研究方向探索[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8):1-5.
被引量:5
5
宝斯琴塔娜.
蒙药产业化发展探[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6,0(2):9-12.
6
李莹,刘盼盼,余孟杰,阿子阿越,刘圆.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6):41-43.
被引量:1
7
韦晓瑜,吴娜,龙继红.
试析民族药品种上市后的再研究[J]
.中国药事,2017,31(1):27-31.
被引量:4
8
金粟,王秀丽,李耿.
甘草次酸衍生物18-GA-Gly介导肝主动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相关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1):4120-4126.
被引量:5
9
程岚,肖瑶,王鑫,宋晓黎,刘爽,李学涛.
WGA修饰柔红霉素和粉防己碱脂质体中主药含量的测定[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4):791-794.
被引量:2
10
招凤彩.
岭南药源组方“小儿止泻脐贴”新制剂研发思路探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9):53-54.
1
姚锦英,吕燊,王如伟.
缓控释及靶向给药新剂型在心血管类中药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14,45(12):1809-1812.
被引量:7
2
张景勍,张志荣.
紫杉醇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18(4):255-257.
被引量:8
3
李凤前,胡晋红.
抗肝纤维化中药制剂的研究概况[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3):230-233.
被引量:2
4
赵新慧,段金廒,刘陶世.
中药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8,40(1):88-90.
被引量:3
5
付昆,王兴.
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现状[J]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2):118-119.
被引量:7
6
张璐,刘建云,刘海霞.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4):75-75.
7
金永梅,苏永华.
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用药规律的文献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16,22(1):6-9.
被引量:11
8
徐懋琳,许雅妮,叶琳,孙晓译.
冬凌草甲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8):1031-1036.
被引量:1
9
吴伟康,奉建芳.
中药缓释制剂研究之管见[J]
.中成药,2001,23(6):459-462.
被引量:18
10
廖华.
靶向给药系统概述[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7):33-34.
被引量:2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